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调查离婚对孩子的伤害 据《青年参考》报道,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在绝大多数案例中,离婚并没有对孩子构成伤害——此项研究结果和很多近期研究得出的结论相反。 该研究由美国资深心理学家梅维斯·赫瑟林顿主持完成。这位弗吉尼亚大学教授被美国心理学界公认为现代家庭问题研究的先驱之一。新研究涉及1400多个家庭,结果发现,美国75-80%父母离异的孩子完全能够“应付”父母的婚变,而且其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相当正常。与来自“完整”家庭的孩子相比,另外20-25%来自离异家庭的孩子出现了多种问题,具体表现为心烦、沮丧、好冲动、不负…  相似文献   

2.
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家庭关系的稳固与否直接影响社会大局。离婚不仅给家庭成员带来无法弥补的情感伤害,还会带来一系列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今年4月,笔者对信阳市新县法院2005年以来审结的离婚案件进行了深入调查。  相似文献   

3.
《民主与法制》2011,(26):66-66
编辑同志: 马某与杨某经人介绍相识,并于次年登记结婚。婚后双方感情较好,并育有一女。此后,双方常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致使夫妻感情受到影响,马某提出离婚。杨某同意离婚,并签订了离婚协议。协议约定,两人共同所有的住房归马某所有,孩子随马某生活,但在孩子读大学之前马某不准与他人结婚或同居,若被发现,则共同所有的住房归杨某所有。  相似文献   

4.
马玉顺 《半月谈》2005,(9):70-71
我是去年离婚的,女儿当时12岁,上初中一年级,由前妻抚养。离婚的时候,我最担心的就是女儿能否健康成长。籽了让孩子尽快适应单亲生活,我没要任何财产,并和前妻约定,我每周至少3次探视孩子,每周陪孩子半天以上。只要有空闲时间,我就到学校看望女儿,给她带去喜欢的图书、文具、和女儿一起吃饭,  相似文献   

5.
王淑合 《人民公安》2008,(23):58-59
民警来信:我是一名刑警.已人到中年。我和前妻是经自由恋爱后结的婚.前几年我们感情很好.生活比较和睦。自打她到私企上班后,原本单纯的她开始学坏了.经不起诱惑.与公司的一位领导有了不正当的关系.并向我提出了离婚、离婚后不久,她就与那位领导结了婚,这件事严重伤害了我和我的家庭.我非常痛苦.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马某与杨某经人介绍相识,并于次年登记结婚。婚后双方感情较好,并育有一女。此后,双方常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致使夫妻感情受到影响,马某提出离婚。杨某同意离婚,并签订了离婚协议。协议约定,两人共同所有的住房归马某所有,孩子随马某生活,但在孩子读大学之前马某不准与他人结  相似文献   

7.
外媒     
正《New Scientist》中文翻译:《新科学家》出刊时间:2017年12月2日网址:https://www.newscientist.com/近日,科学团队对同性家庭和异性家庭的孩子发展情况,特别是对于他们心理发展进行了研究,而令人惊奇的是同性家庭与异性家庭的孩子之间差异不大,反而一些同性家庭在分配家庭任务给孩子们时能更加平等,孩子的情绪也更加稳定。自从离婚被合法化并普及化后,产生了一种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歧视,甚至于同性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前年我因和妻子感情不合,诉讼到法院要求离婚。法院经调解无效,即判决我们离婚,同时判决我们婚生的两岁男孩随其母亲生活,确定由我每月付150元的抚养费。两年来,我一直履行抚养义务,每月给她送孩子的抚养费150元。最近,当得知孩子改随母姓。我很气愤。要前妻把孩子的姓改过来,但她执意不从。请问:孩子改随崔轩昂  相似文献   

9.
《民主与法制》2013,(28):63-63
潘某与陈某登记结婚,婚后不久生下一子小然,一家人相处融洽。可自从潘某下岗后,两人便因家庭经济问题经常争吵。后来潘某搬离出租房,独自生活.自此,也就不再管陈某和小然母子俩的生活。陈某靠做小工挣钱维持生活,可随着小然的长大,实在无力抚养。因此,陈某起诉要求潘某每月支付小孩的抚养费请问,陈某能否在不离婚的情况下单独起诉要求支付孩子的抚养费?  相似文献   

10.
【案情】邹女士和马先生于2012年4月6日协议离婚,并在连城县民政局办理了离婚登记,在离婚协议书中,双方约定邹女士抚养婚生子,马先生每月25日支付抚养费1300元,从2013年1月起每年每月递增100元,直至孩子大学毕业,孩子的教育费、医疗费等其他费用由双方各承担50%。双方离婚后,婚生子随邹女士在厦门湖里区生活。因马先生未依协议约定支付抚养费,邹女士多次要求马先生支付均遭拒绝,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富足,但同时也使中西文化发生了交汇和碰撞,使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发生了剧变。目前,中国的离婚率正以相当高的速度迅猛增长,光是2004年,民政部门就办理了161.3万件离婚登记手续,平均每天有4000多对夫妻宣告婚姻破裂,一些正常家庭的格局被打破,学校里也因此多了些特殊的“离异家庭学生”群体。一、亟待关注的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在前不久的一次家长会上,我听一位离异母亲这样说;“我跟丈夫是在儿子13岁时离婚的,孩子判给了我。我和他爸离婚后,他说话更少了,没事就在房子里玩电脑、上网。后来上了…  相似文献   

12.
修全 《民主与法制》2011,(10):52-53
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是当今父母的头等大事。孩子的教育费,会因选择的教育机构不同而不等,且悬殊很大。一对“80后”小夫妻离婚时,约定儿子的教育费由双方各半承担,儿子随母亲生活。离婚后,为了使儿子能接受到最好的教育,母亲将儿子送进早教贵族学校。并以儿子的名义将父亲告上法院。要求承担儿子一半的教育费。  相似文献   

13.
同居作为年轻男女开始住在一起的经验,正在取代着婚姻的神圣誓盟。美国90年代最终走上红地毯去举行婚姻庆典的新娘,有一半已经与男朋友同居过了。在美国“离婚爆炸”年代(70年代)里出生的孩子,今天已到达结婚年龄。他们认为,同居是一种好办法,它既可提供婚姻的某些好处,又可避免离婚的危险。然而,仔细考察社会科学的研究资料便可发现,同居并不是婚前准备和避免离婚的好办法。而且,同居者的增多不是一种积极的家庭趋势。同居关系削弱了婚姻制度,给妇女和儿童带来明显的和现实的危险。研究表明婚前同居增加了婚后离异的危险,…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发展很快,人民群众都在努力迈向小康,五保老人的保金也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因此我感到,应像上大堰镇那样,根据情况,适当调整,让五保老人在飞跃发展的经济生活中有福同享。近几年来,离婚率逐年提高。如果夫妻感情确实破裂,不能再共同生活下去,离婚当然不是坏事。然而有的小夫妻,虽有矛盾,但可解决,感情虽然有些伤害,并非不可弥补缝合,这种情况,还是以不离为好。这就要求办理离婚问题要慎之又慎。我在办理离婚问题时,注意做好三点:一是先做调查,弄清要求离婚的真实原因,弄清夫妻矛盾发展到何种地步;二是给以明理…  相似文献   

15.
一些父母的溺爱形成孩子的唯我独尊和‘生活就是这么简单”的无竞争心理。以致家庭生活突变或进入社会后便束手无策。因此,在教育中,不妨给孩子一点忧患意识。忧患意识可使孩子思想日趋成熟,养成善于思索的好习惯,增加知识面,增强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父母在言行中,有意识地表露一些担忧,或者有限度地为孩子造成一些生活困难,可以促发其忧患意识。这种忧患的涉及范围应尽可能广一些,杜会、经济、天文、地理、家庭以及孩子自身,皆可作为忧患的由头。比如,世界人口已超过50亿,将来我在何处立足?犯罪分子突进家门,是拚搏还是智斗…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赣榆县民政局对前来办理离婚登记的当事人积极推行“人性化”服务,在办理协议离婚的过程中,坚持以“调解家庭矛盾,创建和谐社会”为宗旨,针对近年来离婚登记率直线上升的趋势,总结工作经验,专门设立离婚调解室,为当事人提供冷静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同时根据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加以调解。具体做法是:一是倾听当事人对婚姻的不满之处,给他们一个倾诉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我和丈夫于1985年结婚。由于婚前缺乏了解,婚后感情一直不太好。1987年,儿子出生后,丈夫对我和孩子不管不问。1990年,丈夫停薪留职“下海”经商,几年来不仅没往家里交过~分钱,还经常借口业务繁忙有家不归。孩子从出生到现在,基本上是随我公婆生活。因我工资低,仅能维持自己日常生活开支,因此孩子上学的费用也是公婆帮助支付的。现在孩子大了,我打算和丈夫结束这名存实亡的婚姻。可丈夫说,如果离婚,他不要孩子,也不付抚养费。可是离婚后,我既没房子,也没有抚养孩子的经济能力。我的公婆均已退休,且无任何经济负担,况且孩子…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我国家庭暴力数量呈上升趋势,因家庭暴力导致离婚和人身伤害的事件日益增多。来自司法部门的数据显示,我国家庭暴力案件约占离婚案件的三成,每年有约10万个家庭因为家庭暴力解体。法学专家呼吁,应制定全国性家庭暴力防治法。  相似文献   

19.
女性当自强     
王莲的故事让人感喟不已。少女时代就爱着刘浩的王莲,在与其共同生活的二十年婚姻中,养儿育女、含辛茹苦,把一个女人所有的爱和青春都奉献给了家庭。却由于第三者的插足,王莲遭到家庭的遗弃,受尽磨难与羞辱。在身患癌症的时候,丈夫不给一分钱医药费;在最需要亲人关怀的时候,女儿不仅不认她,反而对她百般刁难,恨不得置之死地而后快。丈夫的背叛、女儿的反目、病榻上的无助、家庭生活中的冷漠,让这个可怜的女人肝肠寸断,终日以泪洗面。但让我们设想一下,在最初的伤害袭来时,王莲既已认清丈夫的嘴脸,就应该抽刀断水,义无反顾地提出离婚。如果当…  相似文献   

20.
父母请注意儿童意外伤害艾藜现代家庭以独生子女为多。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一般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身体状况、吃穿以及上哪个幼儿园上,很少注意儿童的意外伤害。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儿童意外伤害的事例也有增多的趋势。最常见的有以下诸多方面。一、气管异物伤害。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