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哲学表现为两种理论形态,即作为文化学元理论的文化哲学和作为以"文化本身"的追问为本体的文化哲学.前者作为各种"在场"文化理论的哲学反思,能够给出关于文化的各种定义和理论,但对"文化本身"的追问却无能为力.对"文化本身"的追问表现了对文化反思的现象学理论态度,实现了文化哲学研究的"现象学转身"和范式转换.文化哲学的"现象学转身"要求我们摆脱各种在场文化理论和概念的束缚,让"文化本身"这一"现象学原点"通过"现象学还原"凸显出来,让文化本身作为存在本身的发生之域、存在真理的发生之域、存在历史的发生之域、存在的现身之域.文化哲学的"现象学转身"通过"现象学还原"实现了面向文化本身的范式转换,通过"文化本身"的追问来理解存在的现象学发生.  相似文献   

2.
关于都市“萌文化”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萌文化"是当前流行的一种都市亚文化形态.它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行为主体的精神状态、思想观念和生存状况.因此,认真厘清"萌文化"的产生源起,积极探索"萌文化"的流行原因,科学判断"萌文化"的发展趋势,对于正确引导都市"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闻杰 《创造》2004,(7):7-9
应当承认,"文化"与"产业"本属于两种不同的概念.它们都各自有着自己特有的本质表述.而把"文化"与"产业"相提并论,则是人的主观作为的结果.人当然不会凭空作为.正是社会生活中的人们的精神需求打开了文化消费的涌流,从而使文化的表述具有了经济学意义.于是,人们发现了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尝试着用经济眼光来看待历史文化积淀,并参照现代文化消费心理予以加工与包装,直到洞开了另一方文化产销两旺的天地,因而文化消费、文化贸易、文化企业、文化产业的出现亦是必然.  相似文献   

4.
和谐文化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这一文化精神的实现以"和而不同"为价值原则,以"知行合一"为实践路径,以"礼"、"义"之用为实践规范.三者的有机结合构成这一文化精神实现的核心机理.  相似文献   

5.
生存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相对隔绝的彝族具有相对独立封闭的传统文化.其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在祭司"腊摩"手中延续、散布和流传至今.但在经济全球化冲击下,彝族传统文化渐失,祭司"腊摩"呈现后继无人的局面.通过分析祭司"腊摩"在彝族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希望引起广大学者对彝族传统文化的关注,意识到祭司"腊摩"在彝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直接过渡"与基诺族的文化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化人类学视野中, "直接过渡"是他者文化主导下有计划整体性的文化突变.由于文化变迁连续性的中断,原有"生存方式"的解体或坍塌,人们所熟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被迫改变,传统文化的消失不可避免.文化突变意味着文化冲突的极其强烈,种种现实问题的出现有其必然性.文化冲突的不对称性导致了人们对他者文化的认同和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失忆"乃至"选择性排除".民族文化的新生根本在于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样要置于"三个代表"统领之下.只有按"三个代表"要求来培育和创建企业文化,才能使企业文化与时代接轨,才能与时俱进站在当今时代潮流的前头,才可以称得上是先进的优秀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8.
洪浩 《创造》2007,(5):9-9
最近一期的《人民论坛》刊文指出,如今,正悄然出现一股庸俗、消极、颓废的文化暗流,侵蚀着干部队伍的风气.诸如庸俗下流的"段子"文化、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敷衍塞责的"号子"文化、奢侈糜烂的"杯子"文化等等,这些现象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9.
建设"文化中国"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文化中国"的独特魅力、广泛指涉和博大包容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积极的提升作用.建设"文化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全面认识中华文化传统、提高建设"文化中国"的文化自觉,大力继承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10.
当下中国主要有两种类型的文化复兴,一是"道德取向"的文化回归,二是"市场取向"的文化创造.后者在当下乡村社会的社会文化意义如何,是文章讨论的焦点.由于这种类型的文化创造脱离了传统文化的本真性,从而得不到社区民众的认可,"灵"的观念是民众进行判断的标准.在民众文化批评背后,实际上反映了民众对外来政治经济力量的回应.文章以此为契机,反思了泰勒的"承认的政治"学说,强调了弱者的主体性位置.  相似文献   

11.
诠释传统文化,既可以"文化"为视角归纳其"实体性"特征,也可以"传统"为视角归纳其"过程性"特征.当传统文化以"实体性"内化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时,便构成三位一体的社会文明,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当传统文化以"过程性"贯穿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时,三位一体的社会文明又呈现出文明时代的古今演变,即古代文明、近代文明、现代文明.本文着眼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旨在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实体性"和"过程性"中寻求现代和谐社会的"根基"和"命脉".  相似文献   

12.
文化适应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移民在迁入地必然要经历的阶段.以新中国成立后迁入宁夏的汉族移民来看.移民文化适应可以分为"物质文化适应"和"非物质文化适应"、"深层文化适应"与"表层文化适应"、"顺适应"和"逆适应"等类型;同时根据移民在不同适应阶段表现出的独特心理状态可以将移民文化适应的过程分为茫然和矛盾阶段、瘙痒与不适阶段、调适接纳阶段以及常态回归阶段.  相似文献   

13.
托洛茨基不是无产阶级文化派.他在文化问题上是比较开明的,认定精神创造需要自由,主张按照文艺自身的规律行事.他不以作家的出身来划分作家的阵营,需要的只是区分革命和反革命.在创作方法上无需强求一律,需给以充分自由.反对莱一团体垄断文化的领导权,主张作家用作品进行竞争.他提出"同路人"的概念,保护了一批遭排斥打击的作家.他既不排斥传统文化,也不排斥西方文化的成就.他所主张的文化政策,今天看来也还有可取之处.他否定"无产阶级文化"的理由,未必能够成立,但无论如何,他不是"无产阶级文化"的支持者.  相似文献   

14.
文化相对主义是在全球化语境下每个民族处理"民族文化"与"全球文化"关系的理论话语之一,是与文化哲学传统的创造相伴而生的、在批判文化进化论的过程中展开、在批判西方以经济为核心的发展理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文化相对主义是对"西方文化中心论"的某种校正与纠偏,是发展中国家对抗"文化帝国主义"话语霸权的重要武器.  相似文献   

15.
对外战略文化是指国家在对外交往中为增进国家利益、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而选择的相对稳定的战略思维、行为方式和文化价值取向.建国以来,中国对外战略文化大体上经历了"革命的国际主义"、"和平共处中的反对霸权主义"、"超越意识形态的现实主义"以及"和平发展"几个阶段.在这几个阶段,基于中国战略文化传统的"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反对霸权主义"等一直是中国对外战略文化的基本立足点.进入新世纪,中国对外战略文化更加突显其根植于自身文化传统的核心思维和价值取向--"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共同繁荣"、"和平发展".从"和平共处"到"和平发展"是中国对外战略文化的演变趋势,它更适合于中国树立新形象、担负起世界大国的责任、实现构建和谐世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试论民族文化认同的"软实力"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则平 《思想战线》2008,34(3):87-91
"文化软实力"这一新名词首次出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引起人们特别关注.正确认识民族文化认同的价值,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特殊功能,积极实施民族文化认同战略,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内容.要正确理解三个代表思想,深刻领会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科学内涵,必须牢固树立先进"文化生产力"思想.  相似文献   

18.
杨华山 《理论月刊》2005,(11):119-121
在全球一体化的冲击之下,中华文化不仅正在焕发新的青春与活力,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文化他觉"北和"文化互觉"的意识在不断增强,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也方兴未艾.<沧桑与瑰丽鄂西北历史文化论纲>正是中国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园地中的一支新开的奇葩.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目标.还第一次提出了"打造文化软实力"的理念,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从当前的发展局势来看,文化建设(包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从经营理念到管理方式、消费服务等方面,无不渗透着文化的影响。因此,在深入调查研究中深深感觉到.殷都区必须以先进文化为向导,发挥历史文化底蕴雄厚的优势.把文化品牌意识贯彻到"城乡一体化"整体规划建设中去,确立经济、文化并驾齐驱的思路,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努力建设一个有  相似文献   

20.
张贞 《理论月刊》2008,(2):104-107
中国逐渐进入"以消费促进生产"的社会形态,"日常生活"的地位和重要性随之提高,成为当代文化建设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影响因素.具体来说,当代中国的文化生态格局主要由精英文化、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组成.这三种文化形态的本质内涵和相互关系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精英文化认为日常生活是应该被否定、被超越的对象;主流文化出于政治目的总是倾向于在意识形态层面对日常生活进行隐秘性的组合拼贴:大众文化则充分肯定日常生活的本体性地位和意义.从"日常生活"角度分析、评价并建设三种文化形态,是构建当代中国和谐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