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这么一句法谚: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判决其恶果甚于十次犯罪,因为犯罪只是弄脏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判决却是弄脏了水源。细细咂摸,这话确实玄妙无比。南京的某个法官曾将  相似文献   

2.
正公正司法是法治建设的着力点。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10次犯罪。因为犯罪虽然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极少数冤假错案的产生,严重影响着司法公信力近年来,我国的司法抵抗力明显弱化,基于社会人情、权力干扰等负面的影响及压力,具体案件有时未能得到及时公正的处理,司法的天平剧烈震荡。在极个别前后颠覆的案件中,"司法公平"在公  相似文献   

3.
培根说过,“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是毁坏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近年来,由于政法队伍中出现了少数害群之马,玷污了共和国神圣的国徽,损害了人民群众心目中政法机关的光辉形...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备受关注的湖北省京山县佘祥林“杀妻”案,由于“被害”妻子的突然“复活”而真相大白于天下,蒙冤入狱十一载,饱受戕害的佘祥林终于沉冤昭雪、重见天日。一起视法律法规如儿戏、视人民群众生命如草芥,严重亵渎法律尊严、草菅人命的司法腐败案惊曝天下。执法者的冷酷、草率以及非要“把错案办成铁案”的一诣孤行,大大损害了司法机关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公正形象,司法腐败又一次成了舆论的焦点和人们关注的热点。法律借助公正降临尘世,司法被认为是代表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没有公正就没有人间天堂。然而综观近几年司法系统暴露出的…  相似文献   

5.
在民主测评中,经常出现参评人员对填写民主测评表不负责任、不反映真实情况、不客观公正的现象。采取一个格次一“√”到底的作法,把民主测评当成了儿戏。 这种现象的出现,客观上是由于参评人员的意见在干部选拔任用时受重视的程度不够,没有真正把参评人员的意见上升到“群众公认”来看待,致使参评人员在心里产生一种“怨气”;主观上是参评人员以敷衍了事的态度去对待测评,严重地影响了民主测评的公正性。 一“√”到底,从表面上看是参评人员图省事、怕得罪人的表现,但作认真的分析就不仅于此。 一“√”到底,是一种对党组织不负…  相似文献   

6.
“必须让每一个证据都开口说话” 邱波喜欢读庄子笔下“庖丁解牛”的寓言。他说,法官判案就像庖丁解牛,案情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必须了然于胸,审理过程才能游刃有余,判决结果才能公正精当。他常告诫自己,“刑事案件事关被告人的自由和生命,证据一旦‘哑巴’,定罪和量刑必然失当。要办‘铁案’,必须让每一个证据都开口说话。”  相似文献   

7.
下属工作失败,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或是办事的人主观不够努力,或是办事者经验不足,再或者是由于某些客观条件不够成熟,甚至可能是由于巧合,偶然地失败了。在这些原因中,除了主观不够努力尚可指责外,其他都不能简单地归罪于失败者。如果领导不分青红皂白,一听到或看到下属失败就肆意指责的话,下属是肯定不会心服的。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很多成功都是在经历了失败之后才取得的。换句话说,要有人去失败,才会有人成功。如果一失败就会遭到劈头盖脸的指责的话,人们就会过分害怕失败,  相似文献   

8.
“钓鱼执法”最早出现在刑事侦查中,名为诱惑侦查。所谓诱惑侦查,就是指侦查机关以实施对嫌疑人而言有利可图的行为为诱饵,暗示或诱使其实施犯罪,待犯罪行为实施后将其抓捕。诱惑侦查也叫“警察圈套”或“侦查圈套”,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特殊手段。由于我国刑事侦查的不可诉性,它对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还没有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当代》2014,(12):55-55
正在四中全会上,习近平说英国哲学家培根有一句名言是"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败坏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那么培根究竟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了这样的呼声呢?张丽、陈品在10月29日的《法制晚报》上介绍道:培根生活于15世纪末至16世纪,当时包括英国在内的西欧诸国都处在道德沦丧的边缘,宦海混沌,行贿几乎成为当时的惯  相似文献   

10.
“三讲”教育要着眼于解决问题。这是中央就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三讲”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导思想。着眼于解决问题就必须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文章从领导干部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作了层层分析,认为在“三讲”背后有一个世界观问题。进一步看,是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问题,即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问题。同时,“三讲”教育又是一次“认识自己,不被自己打败”的教育。而正确认识自己,正是领导干部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内容。从而,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就一定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高荣伟 《廉政瞭望》2023,(21):54-55
11月3日,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的外交顾问——65岁的塔洛辞职,原因在于“没拦住恶作剧电话”,而在此之前,梅洛尼在电话中,对恶作剧博主“沃万和勒克萨斯”表达出了“对援乌感到疲惫”的意思。梅洛尼表示,她起初对这通电话“有疑问”,并告知了外交顾问办公室,但由于“程序上的不严谨”,“电话被处理得很草率”才导致了这一结果。梅洛尼称塔洛辞职表现出“一种承担重大责任的姿态”。  相似文献   

12.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公正审判”这个法律术语第一次出现,司法公正还被确认为司法改革的首要目标。要实现公正审判就必须树立程序公正优于实体公正的观念;“宁可不判,也不错判”的观念;无罪推定的观念;司法独立的观念。  相似文献   

13.
“无望”心理,指某些领导干部到了一定的年龄段,或在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下,感到已经没有升迁的可能,产生了一种仕途已走到尽头的末日心态。据调查,这种不健康的消极心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无望”心理的生成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虽然客观方面的因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笔者认为,主观方面的原因仍然是最主要的。这里仅对主观方面的因素作一初步剖析。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这是一。产生“无望”心理的同志往往对自己有着过高的期望值、他们总认为自己目前的职务与自己的能力还不相称,认为自己还应该有更大的…  相似文献   

14.
孙铖  曾娟 《求实》2012,(Z1):97-99
一、我国引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背景及本土化进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学者研究的热点。随着佘祥林案、聂树斌案、赵作海案等一系列冤假错案的相继出现,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证行为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亟待消除。学界认为应当尽快在我国构建非法证据排除制度,  相似文献   

15.
平反冤假错案是中国共产党开拓历史新局面的一项意义极为重大的政治工程。邓小平是这项政治工程的坚定领导者。他自始至终支持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作出有关的批示和发表讲话不下数十次,并亲自过问有关冤案的平反,亲自参加有关人员的追悼会。在邓小平有力的支持和领导下,胡耀邦等同志在第一线具体组织实施,突破了“左”的思想桎梏和“两个凡是”的政治禁区,圆满地完成了彻底平反冤假错案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6.
公贿现象产生和蔓延的原因(一)公贿现象产生和蔓延的经济原因“公贿”作为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出现的一种突出的经济犯罪现象和腐败现象,其产生、发展和蔓延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原因。其中,经济原因是最深层次和最根本的原因。由于公贿的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因此产生公贿的具体经济原因也各不相同,择其要者,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1、企业利益的明晰化和强化以及法律制约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的不健全,使一些地方、部门、单位为了谋求自己的正当利益和不正当利益去行贿。改革开放以来,企业经历  相似文献   

17.
论诉讼证明的证明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志海 《探索》2000,(5):90-94
本文评析了我国诉讼法学理论界近期出现的否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各种理论观点。作者将诉讼证明标准划分为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认为诉讼证明活动不应以证明主体主观判断作为是否证明的标准。我国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以及诉讼的各个不同阶段,都应以“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这一客观证明标准判断待证对象是否已经证明。  相似文献   

18.
值此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进入实质性阶段,社会冤假错案依旧频发。本文从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存在的“疑罪从有”和“刑讯逼供”的流行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冤假错案频发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以期减少错案发生。  相似文献   

19.
李晓斌 《先锋队》2013,(11):29-30
案件审理谈话在同被调查人核对事实的过程中听取被调查人的申辩,为其提供充分的辩解机会,让审理人员站在更高的层面客观公正地审查证据,审核调查组对被调查人认定的违纪事实。它是对违纪事实的一次全面的监督检验,特别是让被调查人充分表明自己的意见,对于防止出现冤假错案作用很大。因此,审理谈话最能体现纪检监察机关的政治清明,应该从维护纪检监察机关政治清明的高度做到三认真、三结合,杜绝四切忌,做好审理谈话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一)“失业”与“待业”有何异同有的同志认为:不同点:第一,产生的根源不同。失业是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所有权分离的恶果,是资本积累规律的产物。“待业”是主观指导上违反客观规律形成劳动力与生产资料暂时分离的表现。它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本身没有必然的联系;第二,严重程度和表现形式不同。资本主义制度下,失业具有普遍性、经常性和绝对性,失业人数表现为周期性增减,其主体是从原来就业岗位上排挤出来的职工;“待业”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没有普遍性和绝对性,也没有周期性,待业主体是城镇青年,是新成长的劳动力;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