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目前哲学界最关注的一个问题。其中有一种主张是用“实践本体论”来取代物质本体论。何谓“实践本体论”呢?从主张这一观点的文章来看,所谓“实践本体论”不仅指实践概念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而且还指“实践本体是存在的本质”,“存在只是实践中的存在,本体只是实践的本体”,认为唯物主义所主张的“物质本体”是一种脱离人的实践存在而存在的抽象本体,只是一种“虚无”。持这种观点的同志声称,“实践本体论”、“哲学主体论”是马克思的原意。对此,笔者不能苟同。本文专就“实践本体论”问题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请大家指教。  相似文献   

2.
哲学界在讨论或解释认识论的基本问题时,有的同志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所谓“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把本体论规定为“是指研究思维以外的客体的学说,即研究客观世界,包括自然与社会的运动规律的学说”,我觉得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本体论是哲学研究中与认识论不同的一种关于世界(存在)的本质(本原)的理论,有它确定的含义。人们称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中论述关于存在的本原的学说叫做本体论,或叫做本体论的宇宙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在哲学上的不同体系中,可以区分为本体论的唯物论或本体论的唯心论,或本体论的心、物二元论。那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谓“本体论”有没有它的地位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是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呢?  相似文献   

3.
张载将易学中的“神化”范畴置于“气”论哲学体系中,使其拥有“气”这一本体依托。他认为“神化”都并非指向现实具体物。而是“气”这个终极存在的本性。“神”是“气”变化的动力因,“化”是“气”的活动形式,而且“神”与“化”有着内在的体用关系。这个本体论的改造,规定了“神化”范畴的形上特质,深化了其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体论是关于存在本性的学说,其核心内容是世界的本原问题。近代以后,哲学家们摒弃了以往把本原看作是产生世界万物的基质或构成世界的元素的观点,转为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上去理解本原,把本原理解为这种关系中第一性的东西。哲学发展的史实证明,无论何种哲学都是以对物质与精神关系这一本体论问题的回答为基点形成和发展的。所有唯物主义都用不同的方式坚持物质本体论,所有唯心主义也都用不同的方式来坚持精神本体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新唯物主义坚持的仍然是物质本体论。与旧唯物主义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的观点引入物质本体论,使物质本体论成为一种科学的和彻底的物质本体论,实现了对旧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的变革。认为物质本体论只是旧唯物主义范畴的观点,以及认为物质本体论不是马克思的思想,而是恩格斯、列宁的思想,进而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的观点,都是难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5.
张耀南 《新视野》2003,1(2):63-65
在本体论与知识论之关系方面,中国现代哲学家主要持两种见解:一种见解是主张以本体论迁就知识论,可称为“知识论居先”之立场;一种见解是主张以知识论迁就本体论,可称为“本体论居先”之立场。前一种立场以张东荪等人为代表,后一种立场以金岳霖等人为代表。文章认为“知识论居先”的立场更合乎现代哲学的精神,更有利于中国哲学的“知识论转向”之完成。  相似文献   

6.
所谓“哲学大全”,并非哲学发展最高成就的大全,而是指“哲学一般”的完美整体。“哲学一般”的完美整体,是由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构成的一个内在统一体,并为逻辑学共相所贯通、所制约。本文作为“哲学大全”的导论,实质上就是高度简化了的“哲学现象学”。本文所体现的哲学精神显然与西方现代哲学精神相异,是值得深思的。  相似文献   

7.
李慧娟 《新长征》2006,(2):56-57
本体论作为哲学基本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自然本体论、物质本体论、理性本体论之后,在当代遭遇了不同的命运。一方面,在一片“拒斥形而上学”声中,本体论被当作最应当从哲学中清理出去的东西;另一方面,一些人也意识到了“本体论”挥之不去的人性根据,出现了“本体论复兴”的趋势。在中国哲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中,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问题的认识分歧也很大。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8.
张木荣 《求实》2000,(4):25-27
在现代西方浪漫哲学和浪漫美学中 ,“在”(Sein)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本体论概念。通过这个概念 ,浪漫哲学和浪漫美学不仅对人类存在的终极状况作了现代性、根本性的反思 ,而且这种反思始终充满浪漫超然的诗学精神。“在”的本体论关注人的存在困境 ,重视人的诗性生命 ,积极探讨人的审美生存的可能性 ,因而 ,它是诗的本体论 ,也是本体论的诗。它虽然最终指向的是审美超验和乌托邦 ,但却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一、“在”的本体论规定本体论是一种抽象的形而上学理论。所谓本体 ,指的是“终极的存在”。① 讨论本体问题 ,也就是对“终极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哲学是实践本体论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娟 《理论学刊》2006,(11):47-48
马克思哲学是不是实践本体论,又在何种意义上是实践本体论,这类问题涉及对马克思哲学实质的领会。我们组织了这组笔谈,就此展开新探讨,以期引起学界关注。这组笔谈的主要观点有:①表面看来,马克思不属于主观叙述的哲学家,他在哲学上对自己的私人化的经验不抱信任态度,但却通过确立实践范畴的本体论地位,肯定了人的存在的原初性。这一方面为解除个人生存经验的意识形态之薮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也为个人的拯救找到了迂回之路。就此而言,对人的个体生存的“忽略”,不是马克思哲学的缺点,而是其优点。②从语义的角度分析“实践本体论”的构成,可以发现实践本体论不能在一般的哲学本体论意义上成立,它不过是一种强调实践在属人世界(人化自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观点。在这个问题上,除了依榜哲学史的知识和马克思的文本之外,我们别无凭借。③对于实践本体论,以往的论者大都立足于马克思哲学家语境之外来讨论。由于马克思的哲学观、思维方式、立足点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只有回到马克思的语境中才能使实践本体论得到澄明。④长期以来,本体论是哲学上一个聚讼纷纭的问题。近代以来,西方哲学在本体论问题上陷入了困境,其症结在于思维方式上的缺陷。实践本体论的建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所在,它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辩证地理解人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为走出这种本体论困境提供了可能。⑤任何一个完备的哲学体系都有其本体论基础,马克思的哲学也不例外。时下对于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最为流行的解释是所谓的实践本体论。马克思的实践学说固然体现了他的哲学不同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特征,但对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本体论解释却有其缺陷,它不能全面地反映出马克思哲学的精髓所在。其实,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思想应该是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的统一,是一种实践生成本体论,一种开放、动态、发展的本体论。  相似文献   

10.
褚文渐 《理论学刊》2006,(11):40-42
马克思哲学是不是实践本体论,又在何种意义上是实践本体论,这类问题涉及对马克思哲学实质的领会。我们组织了这组笔谈,就此展开新探讨,以期引起学界关注。这组笔谈的主要观点有:①表面看来,马克思不属于主观叙述的哲学家,他在哲学上对自己的私人化的经验不抱信任态度,但却通过确立实践范畴的本体论地位,肯定了人的存在的原初性。这一方面为解除个人生存经验的意识形态之薮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也为个人的拯救找到了迂回之路。就此而言,对人的个体生存的“忽略”,不是马克思哲学的缺点,而是其优点。②从语义的角度分析“实践本体论”的构成,可以发现实践本体论不能在一般的哲学本体论意义上成立,它不过是一种强调实践在属人世界(人化自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观点。在这个问题上,除了依榜哲学史的知识和马克思的文本之外,我们别无凭借。③对于实践本体论,以往的论者大都立足于马克思哲学家语境之外来讨论。由于马克思的哲学观、思维方式、立足点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只有回到马克思的语境中才能使实践本体论得到澄明。④长期以来,本体论是哲学上一个聚讼纷纭的问题。近代以来,西方哲学在本体论问题上陷入了困境,其症结在于思维方式上的缺陷。实践本体论的建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所在,它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辩证地理解人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为走出这种本体论困境提供了可能。⑤任何一个完备的哲学体系都有其本体论基础,马克思的哲学也不例外。时下对于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最为流行的解释是所谓的实践本体论。马克思的实践学说固然体现了他的哲学不同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特征,但对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本体论解释却有其缺陷,它不能全面地反映出马克思哲学的精髓所在。其实,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思想应该是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的统一,是一种实践生成本体论,一种开放、动态、发展的本体论。  相似文献   

11.
毛加兴 《理论学刊》2006,3(11):42-45
马克思哲学是不是实践本体论,又在何种意义上是实践本体论,这类问题涉及对马克思哲学实质的领会。我们组织了这组笔谈,就此展开新探讨,以期引起学界关注。这组笔谈的主要观点有:①表面看来,马克思不属于主观叙述的哲学家,他在哲学上对自己的私人化的经验不抱信任态度,但却通过确立实践范畴的本体论地位,肯定了人的存在的原初性。这一方面为解除个人生存经验的意识形态之薮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也为个人的拯救找到了迂回之路。就此而言,对人的个体生存的“忽略”,不是马克思哲学的缺点,而是其优点。②从语义的角度分析“实践本体论”的构成,可以发现实践本体论不能在一般的哲学本体论意义上成立,它不过是一种强调实践在属人世界(人化自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观点。在这个问题上,除了依榜哲学史的知识和马克思的文本之外,我们别无凭借。③对于实践本体论,以往的论者大都立足于马克思哲学家语境之外来讨论。由于马克思的哲学观、思维方式、立足点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只有回到马克思的语境中才能使实践本体论得到澄明。④长期以来,本体论是哲学上一个聚讼纷纭的问题。近代以来,西方哲学在本体论问题上陷入了困境,其症结在于思维方式上的缺陷。实践本体论的建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所在,它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辩证地理解人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为走出这种本体论困境提供了可能。⑤任何一个完备的哲学体系都有其本体论基础,马克思的哲学也不例外。时下对于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最为流行的解释是所谓的实践本体论。马克思的实践学说固然体现了他的哲学不同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特征,但对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本体论解释却有其缺陷,它不能全面地反映出马克思哲学的精髓所在。其实,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思想应该是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的统一,是一种实践生成本体论,一种开放、动态、发展的本体论。  相似文献   

12.
何中华 《理论学刊》2006,17(11):36-40
马克思哲学是不是实践本体论,又在何种意义上是实践本体论,这类问题涉及对马克思哲学实质的领会。我们组织了这组笔谈,就此展开新探讨,以期引起学界关注。这组笔谈的主要观点有:①表面看来,马克思不属于主观叙述的哲学家,他在哲学上对自己的私人化的经验不抱信任态度,但却通过确立实践范畴的本体论地位,肯定了人的存在的原初性。这一方面为解除个人生存经验的意识形态之薮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也为个人的拯救找到了迂回之路。就此而言,对人的个体生存的“忽略”,不是马克思哲学的缺点,而是其优点。②从语义的角度分析“实践本体论”的构成,可以发现实践本体论不能在一般的哲学本体论意义上成立,它不过是一种强调实践在属人世界(人化自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观点。在这个问题上,除了依榜哲学史的知识和马克思的文本之外,我们别无凭借。③对于实践本体论,以往的论者大都立足于马克思哲学家语境之外来讨论。由于马克思的哲学观、思维方式、立足点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只有回到马克思的语境中才能使实践本体论得到澄明。④长期以来,本体论是哲学上一个聚讼纷纭的问题。近代以来,西方哲学在本体论问题上陷入了困境,其症结在于思维方式上的缺陷。实践本体论的建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所在,它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辩证地理解人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为走出这种本体论困境提供了可能。⑤任何一个完备的哲学体系都有其本体论基础,马克思的哲学也不例外。时下对于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最为流行的解释是所谓的实践本体论。马克思的实践学说固然体现了他的哲学不同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特征,但对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本体论解释却有其缺陷,它不能全面地反映出马克思哲学的精髓所在。其实,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思想应该是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的统一,是一种实践生成本体论,一种开放、动态、发展的本体论。  相似文献   

13.
王小娟 《理论学刊》2006,1(11):45-47
马克思哲学是不是实践本体论,又在何种意义上是实践本体论,这类问题涉及对马克思哲学实质的领会。我们组织了这组笔谈,就此展开新探讨,以期引起学界关注。这组笔谈的主要观点有:①表面看来,马克思不属于主观叙述的哲学家,他在哲学上对自己的私人化的经验不抱信任态度,但却通过确立实践范畴的本体论地位,肯定了人的存在的原初性。这一方面为解除个人生存经验的意识形态之薮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也为个人的拯救找到了迂回之路。就此而言,对人的个体生存的“忽略”,不是马克思哲学的缺点,而是其优点。②从语义的角度分析“实践本体论”的构成,可以发现实践本体论不能在一般的哲学本体论意义上成立,它不过是一种强调实践在属人世界(人化自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观点。在这个问题上,除了依榜哲学史的知识和马克思的文本之外,我们别无凭借。③对于实践本体论,以往的论者大都立足于马克思哲学家语境之外来讨论。由于马克思的哲学观、思维方式、立足点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只有回到马克思的语境中才能使实践本体论得到澄明。④长期以来,本体论是哲学上一个聚讼纷纭的问题。近代以来,西方哲学在本体论问题上陷入了困境,其症结在于思维方式上的缺陷。实践本体论的建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所在,它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辩证地理解人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为走出这种本体论困境提供了可能。⑤任何一个完备的哲学体系都有其本体论基础,马克思的哲学也不例外。时下对于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最为流行的解释是所谓的实践本体论。马克思的实践学说固然体现了他的哲学不同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特征,但对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本体论解释却有其缺陷,它不能全面地反映出马克思哲学的精髓所在。其实,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思想应该是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的统一,是一种实践生成本体论,一种开放、动态、发展的本体论。  相似文献   

14.
论实践关系中的物质本体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栋华 《唯实》2001,4(8):14-19
本体论的本来意义是关于存在的学说,有关本体论的讨论必须立足于这个基点.主题的永恒性和表现的时代性是本体论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趋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有自己的本体论,所没有的只是古代与近代的旧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是实践关系中的物质本体论或者说是实践唯物主义的物质本体论.这种本体论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又反映了哲学的时代精神,与实践本体论毫无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15.
余栋华 《唯实》2001,(9):14-19
本体论的本来意义是关于存在的学说,有关本体论的讨论必须立足于这个基点.主题的永恒性和表现的时代性是本体论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趋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有自己的本体论,所没有的只是古代与近代的旧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是实践关系中的物质本体论或者说是实践唯物主义的物质本体论.这种本体论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又反映了哲学的时代精神,与实践本体论毫无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对“哲学”以及自己的理论与“哲学”的关系的看法有一个变化过程.在投身理论活动之初,他不仅推崇“哲学”,而且还努力突出“哲学”与“人”及其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突出哲学的现实内容和实践功能;马克思后来提出“终结哲学”之说,指的是终结那种脱离感性的人的现实生活的抽象哲学,那种从抽象精神原则出发以思辨的方式解释世界和人的历史的哲学,那种无法进入人的现实生活和历史发展进程的、没有实践意义的哲学.所有这些旧哲学的根本缺陷最集中地体现在黑格尔哲学之中.因此,消灭一切不具有实践性的哲学,主要是消灭黑格尔派哲学.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严整的科学体系。用系统科学来分析,可以构架成马克思主义系统哲学。马克思主义系统哲学要点可概述如下:一、本体论部分马克思主义系统哲学的本体论部分有如下的特点:(一)“系统”等概念经过改造可以成为哲学范畴。张卓民在他的《系统论的几个哲学问题》一文中,曾指出“系统”是个具有哲学意义的范畴,并且从三个方面做了论证,这三个方面是:1、系统概念作为事物系统属性的概括和反映,具有哲学范畴的普遍性和最大的一般性的特点。2、系统概念作为事物普遍具有整体规律性的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本体论是古代哲学的经典形态。本体论的出现,源于世界或存在的二重化与分裂,源于人的身心二元对立。近代哲学中的反本体论思潮,并未使本体论在哲学中消失,其实质是用自然科学形态的本体论取代经验形态的本体论。马克思对传统本体论的扬弃和超越主要体现在对世界概念的全新理解上。在当代,哲学的本性决定了本体论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9.
易简·变易·不易——《易》之三义哲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易》之大义——易简、变易、不易的性质、内涵及其关系 ,在哲学层面上来论证以下观点 :“变易”是就宇宙论层面上讲的 ,但汉、宋儒不同 ,汉儒是就宇宙生成论而言 ,关注的是形而下的变易本身 ,宋儒是就宇宙本体论而言 ,着眼于形而上的变之理。“不易”有两种性质 :一种是就宇宙论上讲的 ,指宇宙秩序的恒常性 ;另一种是在价值论上讲的 ,指道德价值的恒常性 ,后者更重要。就宇宙论而言 ,“不易”与“变易”一体两面 ,密不可分。“易简”是宇宙本体的性质。“易简”、“变易”、“不易”三者是互显关系  相似文献   

20.
林娅  王多吉 《新视野》2006,1(3):9-11
从时代问题与哲学反思的关系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一命题不仅成为一个哲学问题,而且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进程的前提性问题。对这一命题进行追问和反思,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前提,探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本质,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途径,有助于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