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试论BOT模式特许协议的法律制度和适用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OT模式中特许协议的法律制度涉及到特许协议的主体、项目公司的投融资渠道、项目公司的经营权、政府对BOT的支持、特许协议的法律性质等问题。在这些问题上,我国BOT项目实践与现行立法之间存在若干法律冲突,因此,建议制定一部有关BOT的专门法,以促进我国BOT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BOT模式中特许协议的法律制度涉及到特许协议的主体、项目公司的投融资渠道、项目公司的经营权、政府对BOT的支持、特许协议的法律性质等问题。在这些问题上,我国BOT项目实践现与现行立法之间存在若干法律冲突,因此,建议制定一部有关BOT的专门法,以促进我国BOT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BOT投资制度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OT投资方式在我国已经有近十年的历史,但其进展并没有达到人们期望的程度,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备是主要原因之一。理性地设计项目相关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是建立科学的BOT投资法律制度的前提。本文着墨于BOT项目的股债比例、汇兑管理、政府的商业性保证和政策性保证、项目资产抵押、项目主办人、特许权协议的性质和法律适用等主要法律问题的分析,希冀对BOT投资方式的制度设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污水处理产业化,就是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和运行管理的市场化。陕西水资源总量不足,水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已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制约。政府需要调整思路、转变职能,大力推进污水处理的产业化。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是治理水污染的根本途径,BOT模式是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营的有效方式,重点是解决好污水处理产业化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BOT投融资方式在我国的发展与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铖 《理论前沿》2005,(10):22-23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移交”的缩写,其典型模式为:项目所在地政府授予一家或者几家私人企业组成的项目公司特许权利——就某特定基础设施项目进行筹资建设,在约定的期限内经营管理,并通过项目经营收入偿还债务和获取投资回报,约定期满后,项目设施无偿移交给项目所在地政府。我国实施BOT投融资方式的实践是从地方省市开始的。1985年,深圳沙角电厂B厂,是我国第一次BOT方式的实践运用。上海、广州、海南、重庆、深圳、北京等地某些项目均采用BOT方式引进外资建设。1995年5月,国家计委批复广西来宾电厂二期工…  相似文献   

6.
BOT核心法律问题再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OT特许协议是BOT方式的核心所在。BOT特许协议的性质是一种国内的涉外经济合同。特许协议中政府保证的实质是政府以合同形式自行约束其自由裁量权,将其置于私营企业有权请求的救济程序之下,以形成其最后无偿取得BOT项目所有权的对价。政府保证的范围应包括可能因政府行使自由裁量权而引发的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  相似文献   

7.
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媒体的高度关注、老百姓的"担心吊胆"。食品安全问题归根结底是监管体制问题,但在政府部门监管资源不足、监管体制正处初建时期,鼓励公民通过合法途径积极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督中来,形成政府监管与公民监督相结合、政府引导、公民参与、各方协同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BOT投资方式中 ,特许权协议是国家或地方政府与作为签约一方当事人的外商投资企业所签订的授予该企业承担公共性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融资、建造、经营和维护的法律文件 ,规定了政府与投资者之间的权利义务 ,它是基础合同 ,是其他协议存在的前提 ,在整个BOT项目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媒体的高度关注、老百姓的“担心吊胆”。食品安全问题归根结底是监管体制问题,但在政府部门监管资源不足、监管体制正处初建时期,鼓励公民通过合法途径积极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督中来,形成政府监管与公民监督相结合、政府引导、公民参与、各方协同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计划经济体制沿袭下来的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存在着投资失误、违反基本建设程序、投资控制不力、财政风险加剧等诸多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不完善、投融资体系不健全、管理模式落后、监管水平不高。对此,应从决策机制、融资机制、管理模式以及绩效考评和后评价制度等方面完善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  相似文献   

11.
BOT具有项目参与主体多元性,法律关系的多样性,合同的组合性、主从性,特许期满时基础设施及其经营权的无偿移交性,项目债务的有限追索性,法律适用的复杂性等特征;其适用的法律框架体系由宪法、我国外商投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国际公约或协定等组成;BOT中私人企业与政府之间特许协议所涉及的特许经营者的一般条款、政府承诺和保障条款、定价条款、协议的变更和终止条款、项目风险的分担机制条款、争议解决机制条款等是其主要法律问题。BOT特许协议本质上属于可能具有涉外因素的国内私法契约,即具有强烈的民商事法律属性。  相似文献   

12.
理清BOT项目融资模式中合同当事人及其之间的法律关系,有益于发现目前BOT融资模式相关立法制度中和实践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以期能够在项目实践的改进和将来的立法、修法中,为我国BOT项目融资法律制度的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3.
根据投资的基本理念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在BOT方式中,应坚持谁投资谁所有,鼓励内外投资者,政府有限支持,质量干预,完整移交等几项原则,以求完善我国的BOT立法,并在实务中正确把握发展BOT投资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4.
完善我国政府采购监督制度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的政府采购监督制度有利于保障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预防和遏止违法行为,加强市场监管。但目前我国的政府采购监督制度存在立法形式散乱,主管机关赋予的监督权太少,确定的监督范围狭窄,监督法律体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需要通过采取结合型立法模式,构建政府采购监督法律体系,扩大主管机关的监督权和监督范围,规定监督标准和监督程序以及健全监督体制等措施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
我国政府采购监督制度之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政府采购监督制度无论是在立法上还是在实践中均存在诸多问题,而问题的根本在于我们对政府采购监督制度建构的法理基础缺乏应有的认识与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对政府采购监督制度建构法理基础的分析,提出了我国政府采购监督制度进一步完善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6.
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是维护人民民主的有效手段和建设法制国家的根本前提。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在实践中发展,对政府的监督制度不断完善,对政府的监督工作日益加强,监督权的行使收到了明显成效。然而,地方人大的监督工作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对政府监督的现状也不能完全达到建设法制国家的要求。其主要原因在于地方人大对政府工作监督的诸多关系不协调,对政府工作监督存在制度缺失,以及在这项工作中自身存在问题等。  相似文献   

17.
村民自治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方面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构筑村民自治之路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关注、支持和配合。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及经济法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通过大规模融资推动城市化建设,为中国应对危机和扩大内需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潜在的体制问题和操作风险。我国应提高投融资平台的透明度,完善平台公司治理结构;依法规定投融资平台的投资范围,推动平台融资项目管理规范化;规范贷款担保程序,完善还贷保障机制;完善投融资活动审查监管体系,健全地方政府投融资责任制度;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健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则,确保整体金融秩序的持续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9.
从世界范围看,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府应运而生。顺应此潮流,我国亦把政府上网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只有通过制度创新的途径才能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建设更为合乎理性的电子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