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民族要强盛,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没有担当不行。十八大报告强调“全党必须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习近平同志讲:“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习总书记在《扎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一文中强调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这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强化担当意识,以实际行动解决好以下四个问题,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重任。  相似文献   

3.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十分关键的转型时期,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迫切需要领导干部要有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精神,这不仅是形势与实践的需要,更是对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考验。  相似文献   

4.
干部任用     
《党课》2012,(7):4-4
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要在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中大力倡导担当精神,努力形成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用人导向。  相似文献   

5.
担当是接受并负起责任。它是领导干部的一种态度,一种实践行动。同时,也是领导干部一种高尚从政的道德品质,一种不懈奋斗的精神,一种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力量。古人云: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当前,我国正处在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矛盾、风险、考验和挑战,党和国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应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相似文献   

6.
正担当,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使命。勇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鲜明品格和时代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领导干部要有担当精神,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要求将有没有担当精神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标准。领导干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捍卫者和示范者,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作为  相似文献   

7.
《世纪桥》2016,(1)
习近平十分重视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领导干部是否具有担当精神大到关系着历史的转折、世事的危难和民族的兴衰,小到关系着行业的发展、单位的荣誉、个人的成败。领导干部能否担当,往往取决于自身的修养、能力和学识,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智慧、魄力、胆识方方面面的鲜明体现。因此,领导干部担当精神的自我塑造从加强修养、加强实践、加强学习三个层次来实现领导干部的自觉担当、勇于担当和睿智担当。  相似文献   

8.
宛诗平 《党课》2014,(14):72-73
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是领导干部的时代责任。面对繁重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领导干部必须有为党尽责、为国奉献、为民分忧的担当精神。中央领导多次在各种场合强调“担当”二字,绝非出于偶然,而是用意深远。  相似文献   

9.
文之 《前线》2011,(9):33-34
近来,“敢于担当、敢于碰硬、敢于创新”的“三敢”’精神成了全市上下,特别是领导干部之间热烈议论的重要话题。在这场广泛的议论中,有一种追问振聋发聩:我们为什么不敢担当、不敢碰硬、不敢创新?在现实生活中,“三不敢”的理由多种多样,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观上不想“三敢”,另一类是客观因素使人“三不敢”。  相似文献   

10.
牛正田 《学习月刊》2014,(13):18-1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敢于担当,勇于负责,体现着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浩然正气、昂扬锐气,反映着领导干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党员领导干部对党的事业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是最深刻的为政之德、最根本的党性修养、最伟大的奉献精神。能否勇于担当,对党员干部来讲,也是一种严峻考验,它检验着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党性信仰的强弱。"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奋勇之前",才是党员干部的风格。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职、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担当精神,是党员干部一种高尚的政治品格,一种必备的履职能力,一种过硬的工作作风,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具有勇于担当的觉悟、善于担当的水平和敢于担当的能力。"勇于担当"是一种境界,它来自党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14,(8)
<正>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责任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并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这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强化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强化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的意识。愿担当,就是能自愿担责,有所作为。在现实工作中,有的领导干部秉持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在其位不谋其政。有的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最好是不做事。有的甚至借口深  相似文献   

13.
正"顺境逆境看襟度,大事小事看担当"。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敢于担当是一种高尚的政治品格,一种必备的履职能力,一种过硬的工作作风,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领导干部一定要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领导干部认为只有在遇到大事、难事的时候挺身而出,才算体现担当精神,而忽视了平凡工作中的付出和努力也是一种担当,这  相似文献   

14.
管剑  饶水林 《学习月刊》2012,(20):60-61
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领导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温家宝总理曾告诫领导干部要"事不避难,敢于担当,奋勇向前"。去年,习近平同志在与中央党校学员座谈时强调,坚持原则,敢于负责,勇于担当,体现着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浩然正气、昂扬锐气,反映着领导干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今年春季在中央党校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领导干部肩负的任务更加艰巨,承担的责任更加重大,尤其需要具有担当精神。那么,领导干  相似文献   

16.
2014年9月19日,太原市委党校第六轮第四期市管十部轮训班和第三十五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举行,市委副书记、市委党校校长荣彤出席并讲话。 市委副书记、市委党校校长荣彤在讲话中指出:领导干部通过学习要认清形势,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精神上来,始终做到思想上的清醒,理论上的坚定;要善始善终,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党校教育结合起来,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改进工作作风;要做好本职工作,把理论学习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联系起来,大力营造勇于担当、干事创业的“新常态”工作氛围。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群众路线,就应该为群众勇于担当,对群众敢于负责。敢于担当是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是领导干部的时代责任。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中,面对繁重艰巨的历史任务,面对群众对改革发展的强烈期盼,领导干部更应讲担当,勇敢担当起跨越发展的历史使命,担当起深化改革的时代重任,担当起促进和谐的政治责任,始终把担当精神贯穿到顺应群众呼声、凝聚群众智慧、维护群众利益的群众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18.
高晓兵 《理论学刊》2012,(3):4-8,127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领导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敢于担当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属性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先进、优秀的重要体现和重要保证,是领导干部必备的政治品格,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步伐的现实需要和建设一支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的客观要求.领导干部敢于担当主要体现为摸实情、讲真话,勇于攻坚克难,勇于和不正之风作斗争.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敢于担当的勇气,要提高敢于担当的能力,要有敢于担当的胸怀,要有敢于担当的底气,勇敢地担负起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1,(5):127-128
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官吏队伍中,不光有像韩愈那样“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敢于直面朝弊、勇于谏言的谏官,有像林则徐那样,“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勇于担当、  相似文献   

20.
##正##中央明确提出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员领导干部要聚焦"忠诚、干净、担当",其中担当对于基层领导干部尤为重要。践行"三严三实",自觉勇于担当,理应成为每一名领导干部的从政追求。"五个面对":坚守担当的首要原则中央对领导干部提出"五个面对"的要求,指明了在什么情况下要勇于担当,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每一名领导干部都应认真领会、自觉践行。具体对我们而言,千方百计、义无反顾地去落实执行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就是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