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一、回顾与思考近几年,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结构性失调,由于各类经济组织的行为偏差,国民经济产生了较大的波动。而后来强化宏观控制又引起国民经济增长格局的扭曲,使得某些方面的改革处于相持状态,甚至有所退缩。对此经济理论界议论颇多。有一种观点对于经济改革持否定态度,认为当前出现的问题根源于改革;还有的同志认为固定资产投资膨胀和消费基金失控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在前一时期实行了实际上的通货膨胀政策;另外,也有的同志把原因归咎于国家宏观控制的弱化。这几种观点虽然都有各自的论据,  相似文献   

2.
在伟大的改革事业中,行政体制改革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无论经济体制改革,还是政治体制改革都涉及到它。那么,什么是行政体制,行政体制为什么要改革,怎样改革?笔者拟就有关问题略陈管见,以求教于大家。一十年改革,基本上是经济体制的改革。当然,经济体制改革也涉及到改革政府对经济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如实行政企分开,采取经济手段以宏观控制为主的管理方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如何加强和改善宏观控制,已成为当前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围绕这个专题,与会者主要讨论了如下问题:1、对宏观控制的理论认识一些同志认为,就一国经济而言,作为一个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存在着自身系统运行的总体平衡要求,实现这种总体平衡正是国家经济职能的具体内容,即宏观控制。为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就要求国家加强宏观控制。但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宏观控制的目标只能是为企业创造合理的竞争环境,以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包括完善财政、税收、信贷、利率、汇率和积累基金、消费基金的总  相似文献   

4.
赵紫阳同志在《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国家对企业的管理逐步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制度”。这说明宏观控制模式的转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能使有计划商品经济得以充分发展的、适合国情的新的社会主义宏观控制模式。根据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内在要求,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新的宏观控制模式应主要表现为国家通过市场、利用市场机制对企业实行间接地调控。它是计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铺开,已经有了八个年头。改革逐步摒弃了传统的产品经济模式的管理方法。与此同时,商品经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土壤得到培养,围绕搞活企业,赋予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改造、自我发展和自我控制”的权力,要求国家加强宏观控制,为企业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变事无巨细对企业实行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无疑这种间接控制的宏观经济管理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加强和改善宏观控制问题成了当前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国民经济汁划实际上表现为一个以各种宏观经济变量反映经济发展趋势的数量体系,仅仅是一种参数计划,因而不可能直接通过财政调节手段、金融调节手段等宏观控制机制的具体作用形式导入市场机制。国民经济计划只有在分解为宏观经济政策后,才能通过财政调节手段、金融调节手段等宏观控制机制的具体作用形式对市场机制发生调节作  相似文献   

7.
儒家伦理与企业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伦理与企业道德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儒家学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现在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问题。有人认为儒家无益于经济的发展,是现代的阻力;也有人认为儒家有益于经济的发展,是现代的助力。研究这个问题,应深入考察中国和东亚地区曾受儒学...  相似文献   

8.
经济转轨时期的社会关系和政府职能──访吴敬琏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敬琏教授曾参与了中国不少经济改革的理论探讨、方案论证、组织实施和政策评估,亲历了20年的巨变。作为一个学者,他也运用比较制度分析的方法,观察了20年来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过程。日前,他接受了本刊特约记者的独家采访。记者:有人认为,转轨时期是一个...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运行的宏观控制曹颖经济运行的宏观控制,是国家通过一定的经济政策、财政全融手段、乃至行政措施等,对国民经济实行科学管理,以实现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实际增况是:1.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为了在本世纪末使我国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国的农村经济改革已经步入第十个年头。当前农村经济形势出现了新的特点和新的矛盾,农村改革与农村发展已成为各方面所关注的焦点。人们对当前农村经济的新形势也作出了各自不同的判断,有人认为这是农业由超常规增长转向常规增长的开始,也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农业发展迟滞所致,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农村经济改革进行了颇有意义的探索。本文无意评述这些观点,只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与农民关系的变革中,探讨深化农村经济改革,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正> 全国第二届财经院校研究生经济理论讨论会于5月6~10日在中南财经大学召开。会上,代表们就目前我国经济理论界比较关注的财政金融、企业改革、市场机制和经济发展战略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将这次讨论会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财政金融体制改革问题大家认为:1987年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年度,搞好金融宏观控制是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我国目前来讲,金融体制改革应在取得与整个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人们对劳动竞赛的认识也开始不尽相同了,有人认为劳动竞赛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市场经济下已经不适用了;有人认为目前经济普遍不景气,开展劳动竞赛效果不大,是形式主义;有人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企业管理主要依靠经济杠杆,经济增长主要靠科技含量,只要实行了经营责任制,再加上好的激励措施,不搞竞赛也照样完成经营目标。有的甚至把企业实行的“承包制”、“股份改造”等改革措施与劳动竞赛相对立。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关系体制的改革,一是经济运行体制的改革。这篇文章只谈经济运行体制改革问题。 经济运行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什么?有人认为,目标就是“由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商品市场经济过渡”。我认为,把目标模式确定为商品市场经济,是找歪了方向,此路不通。  相似文献   

14.
’96:宏观经济环境相对宽松财政部综合司1996年是我国"九五"计划执行的第一年,也是为"九五"计划顺利实施打好基础的一年。1996年国民经济能否保持稳定增长,能否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经济环境,是分析1996年经济走势的最大问题,也是影响经济发展与改革...  相似文献   

15.
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宏观控制,不仅需要国家进行统一的计划和管理,而且需要合理的企业行为与之相适应。前一时期,我国在宏观控制方面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微观运行的不配套和反应迟钝,使宏观的调节信号和控制措施无法得到灵敏的反应,这已经成为有效进行宏观控制的一大障碍。因此,为宏观控制建立必要的微观基础,就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宏观调节体系,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宏观控制的微观层次  相似文献   

16.
为了搞活国有经济,我们已经就如何改革企业讨论很多年了。其实,国有经济,不仅是一个企业的微观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本文试图转换一个视角,侧重从宏观方面对这一问题作出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刘尚希撰文认为,改革成效要以国民的"消费状态"来衡量。他分析说,消费不只是一个宏观经济变量,也不  相似文献   

18.
《时代潮》2001,(10)
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取消了粮食定购任务,一时,对于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中的机遇与挑战问题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放开粮食生产和经营是大势所趋,有利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也有人认为,农田的弃耕抛荒及税费征收难度加大等问题也相应会浮出水面。本文从5个方面提出了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9.
经济体制改革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是要变对经济的直接调控为间接调控。金融体制朝着这个航标作了重大改革,建立了中央银行体制。规定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是金融管理机关,负责宏观金融的管理和监督,负责宏观金融政策和综合信贷计划的制定。为此,中央银行选择了综合信贷计划、存款准备金和利率作为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相对于过去的大一统银行体制来说,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无疑取得了根本性进步,而且这是变金融直接调控为间接调控的唯一正确的道路.但是,横在我们面前侦难题是:在现行的金融体制下,中央银行宏观控制“一耸就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中国的改革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至今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这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中国真正的改革是从政治开始的。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年。不少人认为,改革开放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中国创造了近30年来世界最大的经济奇迹;但在政治领域,改革步伐显得滞后,导致贫富分化,腐败蔓延,特殊利益集团坐大,客观上又给改革制造了更大的阻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