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两种制度竞赛结果的教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之间的铁幕落下,德国分裂成两个国家。西方占领区于1949年5月23日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苏占区则于1949年10月7日宣布建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两个德国分别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长期以来,民主德国坚持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并取得了在这种体制下所能取得的最大成就。民主德国98%以上的经济活动纳入国家计划之内,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在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最高。 民德把国民经济计划作为经济管理的核心,在不断完善以联合企业为中心环节的集中型计划管理体制的基础上,通过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一般认为,中央集权的计划体制只适用于经济粗放发展的阶段,而民主德国却  相似文献   

2.
李华 《德国研究》2005,20(3):24-29
1989~1990年,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德国统一问题上,经历了一个由反对、阻止到被迫赞成的心理变化过程.究其原因:一、民主德国经济政治危机不断加深;二、联邦德国大力推进两德统一;三、西方大国及东欧一些国家对德国统一表示理解和支持;四、前苏联国内经济政治形势恶化极大地限制了其对德国统一进程的制约力.  相似文献   

3.
(一)成就在70年代,曾被称为创造“红色奇迹”的民主德国的经济发展,如今的情况如何?根据最新得到的统计资料:1987年,民主德国国民收入增长4%,工业生产总产量增长3.75%,农业每公顷生产46公担谷物,取得了丰收。80年代以来,民主德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采取集约化措施,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从1980年到87年,劳动生产率提高60%,每年递增4.4%,原材料节约率也以每年4.1%的速度增长。近年来,每个联合企业对科技发展的拨款均有所增加,生产自动化的程度提高较快,现在全国已有一万多个工业生产项目使用电子计算机操作。集约化方针的成就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的数字上,而且体现在政府经济部门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4.
一、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现状与需求管理的瘫痪 (一)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增长状况 随着泡沫经济破灭,日本经济进入长期萧条时期,当年号称“世界第一”的日本在90年代沦为西方发达国家中经济实绩最差的国家之一。如下表所示,1991年以后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落后于1990年,1992年至1994年间日本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为0.63%,这  相似文献   

5.
民主德国联合企业的最主要的进展在于:它“成功地把生产同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这两者的联结建筑在经济基础上。这样,联合企业就日益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不断加速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及其成果在经济上的应用”。这里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通过严格的商品货币关系切实地形成科技和生产结合的经济基础。这个问题的解决决不是行政命令的结果,而是十多年细致而认真的工作成果。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毫不夸大地说,早在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民主德国已经开始进行扎实的经济体制改革了。如果有人以为,民主德国目前并不提出要进行根本性改革的说法,因而这个国家没有什么改革,那么这是极其肤浅的看法。有没有必要强调根本性改革的迫切性,这取决于这个或那个国家的历史条件和经济体制问题  相似文献   

6.
民主德国国务委员会主席昂纳克应邀于1987年9月对联邦德国进行正式访问,引起世界舆论的广泛注意,二千四百余名各国记者前去采访。尽管东西方舆论对这一事件作出了各自的评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认为民主德国最高领导人首次访问联邦德国,是两德关系史上一次历史性的突破。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分为二的,两国不仅社会制度不同,而且分属于欧洲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华沙条约组织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两国长达1,738公里的边界线是东西欧的  相似文献   

7.
民主德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少数几个坚持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之一,98%以上的经济活动包含在国家计划内。而且也是搞中央集权体制而取得比较明显效益的唯一国家。在当前苏东大多数国家陷入经济困境的情况下,民德的经济形势甚至可以说一枝独秀了。  相似文献   

8.
近三十年来,苏联经济有了相当大的发展。苏联社会产品总产值从1956到1975年二十年间翻了两番,每年增长速度为7.5%。从1951到1980年这三十年间工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也较快,大大超过美国:工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长速度苏、美分别为8.7%和4.0%,国民收入分别为7.4%和3.3%。但是,在经济高速度发展的同时,还存在很多严重的问题,效率低下就是最为突出的一个。据统计,在1979年,苏联每一单位国民收入所耗费的基金投资比美国要多50%,消耗的  相似文献   

9.
八十年代初,民主德国对外贸体制的改革主要是通过组建一大批联合企业而实现的。目前,民主德国共有157个直属中央的联合企业和66个属于地区管辖的联合企业。它们是国民经济管理方面的基本结构单位。工业联合企业多半是直属中央的(共计133个),占工业从业人数的99%,占工业产值的99%。(一)外贸组织结构的变革1980年7月,民主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和部长会议作出决定,改革了外贸管理的组织结构,使联合企业在出口方面获得了广泛的权利。自1981年1月起,民主德国改组了原来的外贸  相似文献   

10.
1983年是东欧各国经济趋于好转的一年。经过几年的调整,各国正在逐步适应已变化的国内外条件,虽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但与前几年相比,连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和停滞的恶化局面基本控制,并出现不同程度回升的趋势。保加利亚目前,保加利亚是东欧唯一实现本五年计划指标的国家,也是近3年(1981~1983年)东欧各国中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过去3年里,保加利亚的国民收入平均年增长率为4.6%,工业总产值为5.1%,农业为3.1%。机械制造和电子工业每年增长9%,化学和橡胶工业增长9.1%,电的生产增长6.6%。  相似文献   

11.
民德印象记     
民主德国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这是由于:1.它的领土不大,面积为10.8万平方公里,在东欧国家中仅大于匈牙利、阿尔巴尼亚;它的人口为1670万,仅及我国浙江省人口的半数稍多,但这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均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居首位;2.民主德国从本国国情出发,执行了与南、匈等社会主义国家不同的建设方针和路线,从七十年代以来,保持了长期稳定发展的局面,创造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建设经验;3.它与联邦德国历史上原属一国,目前与联邦德国仍有密切交往,面临着西方世界在  相似文献   

12.
教育民主德国实行免费教育。从1959年开始对所有儿童进行十年普及义务中等教育。民主德国的教育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1945/50~1962/63学年——建立民主德国社会主义学校(1958年进行综合技术训练,1959年把中学改造为十年制普通综合技术学  相似文献   

13.
最近十五年来,苏联经济增长速度不断下降。工业产品平均增长速度从1966—1967年的8.5%和1971—1975年的7.4%下降到1976—1980年的4.4%和1981年的3.4%。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相应从7.8%和5.7%下降到4.2%和3.3%。关于下降的原因及其发展预测国内外专家从自己不同的角度已作了大量分析。本文仅就其中突出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介绍苏联和其他国家专家们的一些论点并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被四国占领的复杂形势下逐渐形成的两个国家。它们在苏、美的影响下分别走上不同的道路。由于它们在战前原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战后社会政治制度迥异,所以,将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进行对比(简称东西德比较)便引起人们的兴趣。这种比较是多方面的,从经济、政治、军事到文化、艺术、科学和教育,而其中尤以经济比较最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5.
民主德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住宅建设,把它看作是改善人民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党的社会政策的核心内容。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民主德国就有130万套住宅化为灰尽,另有80多万套住宅受到重创,数百万人因之无家可归。然而,在二次大战后,新建立的民主德国百业待举,首先只能先解决吃饭问题,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重视发展农业,后来又发展工业。民主德国建国后,住宅建设才得到飞速发展。1951~1970年期间,民主德国先后共建造了110万套住宅。直到七十年代初,党和国家开始特别重视住宅建设问题。1973年,党和政府提出要在1990年前基本解决住宅问题,即让每家得到单独一套住宅,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8平方米。还在1971年,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就确定了发展经济与改善人民生活相统一的政策,而住宅建设是个核心问题。在以后党的第九次和第十次代表大  相似文献   

16.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西方资本主义各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生产停滞,经济衰退,为了保护国内市场,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世界贸易额出现下降。1982年,世界总贸易额下降了5%,据估计1983年继续有所下降。但是,与此同时,苏联和东欧六国的对外贸易却发展很快,特别是贸易量的增长速度尤其快。据统计,1983年上半年和上一年同期相比,苏联和东欧六国向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增长了16%,进口增长了11%。同期,苏联和东欧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顺差为27亿美元。1982年苏联和东欧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顺差为100亿美元,如果1983年下半年能保持上半年的增长速度,则1983年全年的贸易顺差估计可达13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1971年德国统一社会党八大制定,并通过了民主德国住房建设规划,十几年来民主德国通过新建,改建和扩建旧房来解决和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截止1985年底民主德国共有住房21万2222套,计720万7000平方,其中新建12万0728套,共耗资91亿9800万马克。1983年德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昂纳克在八大七中全会上宣布民主德国在1990年基本解决全国居民的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经历亚洲金融危机和"SARS"疫情之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带动下稳步回升,进入新一轮的经济周期上升阶段。2003年当GDP增长率为9.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达到27.7%时,关于我国经济是否过热的争论不绝于耳,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呼声此起彼伏。本文通过对中日经济在工业化中期的投资规模与投资结构进行比较分  相似文献   

19.
2001年东亚经济复苏面临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显著放缓和国际电子信息产品市场再度收缩,导致东亚经济体出口减少,经济增长速度随之下降.进入2001年后,这一趋势仍未好转,东亚地区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今年增长速度预计将大大低于2000年.  相似文献   

20.
民主德国与其它经互会国家在科学研究和生产方面签订了500多项协议和合作合同。应《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杂志编辑部之请,民主德国部长会议副主席、科学和技术部部长格尔别尔特·巴茨就科技合作答该刊记者问。现摘译如下:问:在发展与其它经互会成员国的科技合作方面,民主德国取得了哪些成就?最近几年,在民主德国与苏联以及民主德国同经互会其它国家间的科技相互关系方面,在质量上和数量上都发生了重要变化。更加紧密的科学研究潜在力量的相互作用,体现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