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苏联居民收入逐年增加,因此生活水平也相应有较大的提高。现仅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吃苏联居民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年消费量为:肉和肉制品由1950年的26公斤上升到1984年的60公斤,至1990年计划达到70公厅;鱼和制鱼由1960品年的9.9公斤上升到  相似文献   

2.
2003年7月2日,韩国统计厅公布了含有关于韩国女性的家庭地位、社会地位、经济活动等状况统计结果的《2003女性生活统计》报告。韩国育龄女性所生子女平均为1.3人,与30年前相比不足三分之一。并且,2002年女性初婚平均年龄为27岁,比1985年的23.4岁大3.6岁。男性也从1985年的26.4岁增加到29.8岁,增加了3.4岁。与同龄男性结婚的女性比例为14.3%。而与年龄小于自己的男性结婚的女性的比例为11.6%。据该报告,韩国育龄女性所生子女减少,将给社会经济所有领域带来劳动力不足等不小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4.
《苏共中央通报》1989年第2期公布了关于苏联共产党员的统计数字。资料说明在苏共27大召开以后,苏共党员队伍的人数的增长较前几年的增长少了一倍。在苏共27大召开以后三年内,党员人数增加了483000人,现有党员数19487822人。在1986—1988年间党的队伍平均增长0.8%,而在26大和27大间年均增长为1.7%。如果说在1985年有609927人入党,那末在1988年有522884人加入了党,入党人数量显著减少了。由于废除了入党通知单,党的组成成分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工人所占的百分数从59.4%(在26—27大之间)下降至56.4%(在1986—1988年)。而工程技术人员、农艺师、科学研究员、医生和其他专家在同期内入党的比例相应地从26.1%增至28.5%。  相似文献   

5.
捷克斯洛伐克生产的工业产品占世界工业产品的1.5%,而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0.4%。捷克斯洛伐克90%以上的工业产品是人民政权期间所建成的企业生产出来的。四十年来,捷克斯洛伐克从根本上改建  相似文献   

6.
美国《当代历史》1982年10月号刊登了福尔克·多夫林教授题为“苏联的农业新计划带来老结果”的文章,兹将其中一节摘译如下:苏联大型“农场”的农业组织,是建立在  相似文献   

7.
匈牙利面积为93,000平方公里。至1985年年初,匈牙利人口为1065.8万人,其中男性占48.4%,女性占51.6%。城市人口为全国人口总数的56%,分布在109个城市,而农村人口为44%,分布在2,957个村庄。首都布达佩斯人口为210万人。1983年末,匈牙利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115人。人口平均寿命为70岁(1982年)。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经济经过四年的下滑后,去年终于出现了稳定的趋向,可好景不长,紧接着MMM公司风波之后,又出现了卢布暴跌的严重事件,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俄罗斯经济之船又驶进了风口浪尖之上,使得一些本来持乐观看法的人也对俄罗斯的经济前景产生了疑虑。本文从原苏联的政治经济状况和解体的原因入手,对俄罗斯经济改革的前景作一些分析和预  相似文献   

9.
苏联和东欧国家以前都是以国家投资建房为主,从七十年代开始,这些国家先后建立属于国家、企业、集体和个人的多层次住宅所有制结构,并制订了专门的政策、法令以及多种经济措施,保护和鼓励集体和私人投资建房,买房,发展私有住宅。在苏联,国家所有的住宅占大多数。当前,合作社和私人建造的住宅比重在增加。八十年代前半期这种住宅比重为整个住宅数的20%。国家正试行向合作社出售由国家投资建设的住宅。整个八十年代私有住宅的比重已接近24%。  相似文献   

10.
苏联解体了,但作为苏联主要继承者的俄罗斯仍然是世界军事两强之一和世界政治五强之一,对世界局势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它的发展前景一直受到世人的关注。 从理论上说,只要俄罗斯消除了导致苏联衰退和崩溃的原因,它就会重新崛起。因为俄  相似文献   

11.
当今,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进行了改革。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已成为世界一大潮流。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中,苏联东欧的改革已引起世界人民的瞩目。尽管把苏联东欧改革放在一起讨论是不适宜的,因为各国国情不同,改革的具体道路、方法也就不同,改革起步先后不一,如南斯拉夫、匈牙利改革较早,苏联改革先从政治体制改革着手,但是它们的改革揭示了一些共同的普遍性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一些规律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苏联当局对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比较重视。除了有计划地培养师资力量、加强科研工作,改进物质技术装备以及规定各项有关提高学生质量的措施之外,还注意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1966年,苏联部长会议作出了关于改善住宿学生的住房居住条件的决议,规定宿舍必须按照新的标准方案设计,除了住房之外,宿舍内还要有供自学、进行文化教育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苏联在“要把人民的福利提高到崭新的水平”、“要使社会所有成员获得充分的福利”这一纲领性目标的指引下,在致力于加速发展国民经济和不断提高国民收入的前提下,公民的物质条件正在不断得到改善。实际收入的增加工资是劳动者收入的主要部分。在物价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苏联劳动者的工资不断有所增长。从以下两个表格可以看出近20年来苏联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增长情况。  相似文献   

14.
苏联的居民迁徙在开发新的地区、发展某些地区的生产力与经济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其迁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联合成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各民族由于受以前的活动历史制约曾处于不同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水平。正如俄共(布)第5次代表大会指出的,俄罗斯民族达到了最高的发展水平,而6500万非大俄罗斯族居民中只有乌克兰、自俄罗斯、阿塞拜疆一部分和  相似文献   

15.
九十年代以来,人们一直试图从对历史的探究中寻找苏联解体的原因.近年来,许多西方学者纷纷把目光转向了苏联现代化过程中的民族主义的因素上来,把苏联的解体归结为在苏联体制与民族主义的对峙中民族主义的胜利,并进而认为民族主义因素将对新独立国家的民主建设和现代化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初级教育:在幼儿园和十年制学校的头三年中没有专门的政治课。但却在这些年中打下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根基。这种政治教育的方式主要通过讲述有关列宁及其一家,他的童年和学校生活的故事,或通过赞颂列宁的美术和音乐来教育孩子。使孩子们懂得,列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他的政治生涯和完美无缺的形象。从而教育孩子要向列宁学习,尊重别人,干一切事情要善始善终,节约时间、守纪律和严要求,教育他们今天的一切是苏联人民英勇奋斗的结果,要求他们努力仿效崇高的前辈。此外,还向孩子们灌输党的慈爱和它的政策的基本方针。让他们与党联系起来,使孩子们明白,党关心孩子和全体苏联人民,为他们提供住房、医疗保健,使他们的祖国日益昌盛,并保证世界和苏联人民不再受战争的蹂躏。通过这些教育,期望学生在三年级结束时具有共产主义世界观的萌芽,为祖国而自豪以及在感情上与党的政策一致。  相似文献   

17.
1944年苏军进入罗马尼亚后,对其战后初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1955年罗马尼亚首次要求苏联撤军,结果遭到赫鲁晓夫的强硬拒绝。经过不懈努力,1958年苏联终于同意罗方要求。苏联之所以同意撤军,主要是出于和平攻势的需要,也考虑到罗马尼亚处在一个不容易受西方国家攻击的地理位置,同时也是对罗马尼亚忠诚的"奖赏"。苏军的撤出为罗马尼亚以后独立自主政策的实施大开了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18.
左凤荣 《俄罗斯研究》2003,(2):64-69,83
长期以来,苏联把对外战略建立在不切实际的基础上,并使国内发展战略为对外战略服务,造成了国家战略目标的错位。发展军备、搞军备竞赛、暴力输出革命、争霸世界,是苏联的对外战略目标同时也成了国家的发展目标。这一目标选择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目标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直接背离的,这是导致苏联走向衰落与解体不可忽视的一个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的改革已进行了五年多,但却看不出在哪些方面有什么进展,更谈不上取得什么实际的效果。在改革过程中犯了许多错误,政策极不稳定,一会儿左得可爱,一会儿又右得出奇,即使发现了问题也找不到症结所在,在复杂的情况下把握不住正确的方向,当然也就谈不上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得不使我们考虑到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主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的那些领导改革事业  相似文献   

20.
苏联改革的两面性:从改革走向崩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苏联突然解体了。苏共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把苏联带入了一场典型的革命性进程之中。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非常谨慎,随后逐步扩大到政治层面,并升级为激进的政治诉求和改革,进而持续升温成为一场革命性的大动荡。旨在恢复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稳定的苏联版"热月政变"由此出现。实际上,前苏联的这场改革并不像当下一些政客抑或是戈尔巴乔夫本人所讲述的那样,是一场有计划的、有组织性的,旨在实现民主化、西方式的民主社会类型和市场经济的改革。苏联的解体也并非因为灾难性的经济危机,事实上,苏联的经济早已是一潭死水。苏联之所以会走向解体,主要在于其一系列旨在解决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的改革准备既不充分,信息也不全面。历史上不乏各种经意和不经意的结果,这场改革将苏联整个社会推入了政治经济不断沉沦的漩涡,引起权贵阶层尤其是苏联加盟共和国中执政者的不安。这反过来又催生了一股压力,要求迅速纠正这些意料之外的结果。从本质上说,苏联解体是这场自上而下改革的结果,这场改革的开始是由于部分苏联精英利用了苏联上层社会对激进改革以及加盟共和国的民族主义的诉求,然而却以整个社会体系的改变而告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