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欧盟与俄罗斯围绕乌克兰"东-西"取向所展开的博弈和各方互动机理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旨在探寻欧俄关系急剧恶化的原因。文章选取了四种分析路径:第一,剖析欧盟与俄罗斯所持有的两种一体化模式的理念分殊,阐释观念性的对立对于当前这场纷争所产生的效应;第二,解析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和俄罗斯争取乌克兰加入欧亚经济联盟这两个对冲型区域一体化的历史进程,分析路径依赖因素在其中产生的影响;第三,考察欧俄关系演变期间的关键性多边框架——欧、俄、乌三边关系的新态势,透视这一重要外部环境的制约性缺失所引起的后果;第四,通过把握这一多边进程中的两个重要角色德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变化来研判俄欧关系的演进趋势。  相似文献   

2.
土库曼斯坦是欧俄能源战略争夺的焦点.土一直在寻求出口天然气管道的多元化,按照世界价格出售天然气,冲破俄罗斯对土天然气运输的垄断.俄罗斯、中国、欧盟和伊朗因素的综合作用将影响未来土库曼出口决策的走向.  相似文献   

3.
10月 1日 俄罗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四个独联体国家内务部长会晤并签署了关于共同采取措施稳定北高加索局势的议定书。 2日 普京邀请两位南联盟总统候选人赴俄,并声明说:“作为南真正的友邦,俄不能在关键时刻袖手旁观”。 同日,欧盟主席发言人乔纳森·福尔称,欧盟主席普罗迪建议欧俄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同日,俄安全会议秘书谢尔盖·伊万诺夫称,俄反对外国干涉南联盟大选。 3日 俄印(度)首脑在新德里缔结战略伙伴关系。 同日,南联盟总统候选人科什图尼察称,在得到普京正式邀请的前提下,愿意访问莫斯科。 4日 国家杜马一致通过“关于南联盟大选”声明,指出此次选举“总的来说符合南联盟的法律与公认的国际法准则”。  相似文献   

4.
孙彦红 《德国研究》2022,(4):4-27+124
近几年,政府与市场关系再次成为欧盟及西欧主要国家的讨论热点,而如何处理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关系也成为当前欧盟经济界关注的前沿性问题。本文较为系统地梳理了欧盟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由来与演变,着重剖析了近年来这两项政策的新进展以及两者关系的新发展趋势。总体而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是欧盟经济政策调整的重要分水岭,此后受到欧债危机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欧盟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都经历了深刻变化,两者关系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与特点,由“主从”框架下客观上的功能互补逐步转变为围绕欧盟整体发展战略的主动的密切协调,两项政策共同致力于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兼顾维护内部市场竞争秩序与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这两大目标,而这也是欧盟推进“开放性战略自主”的关键所在。作为这两项政策密切协调的集中体现,带有“大项目”特征的“欧洲共同利益重要项目”的落实也值得跟踪研究。  相似文献   

5.
融入欧洲:欧盟东扩与俄罗斯的欧洲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盟东扩是西欧根据自身的规范和标准整合欧洲大陆的一次历史性机遇。欧盟东扩将在地缘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对俄罗斯产生重大影响 ,甚至直接影响到它的未来战略走向。与反对北约东扩的立场完全不同 ,俄罗斯默许并赞同欧盟东扩。在“双东扩”已成定局的形势下 ,俄罗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欧洲战略 ,其要旨是全面融入欧洲的制度体系和价值体系 ,真正与欧洲融为一体。从长远看 ,俄罗斯融入欧洲几乎是历史的必然 ,从近期看 ,俄欧关系将有一个较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营造"安全与稳定"的东部环境、降低对俄罗斯能源依赖度和保障能源供给安全,同时出于进一步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的考虑,2009年5月7日,欧盟布拉格峰会正式启动了"东方伙伴关系"计划,并得到了相关六国的积极响应;虽然欧盟的"东方伙伴关系"计划有着强烈的内外驱动力,但由于俄罗斯因素的影响、欧盟自身的局限以及六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差距",未来欧盟"东方伙伴关系"计划的实施不会一帆风顺,其发展仍然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7.
连波 《德国研究》2022,(5):25-47+113-114
冷战后,欧盟试图在其边缘建立包括能源生产国、过境国和消费国在内的能源大市场,实现“区域能源自给”。欧盟将俄罗斯视为“待帮助的改革对象”,致力于能源治理“规范性权力”的东扩。其间,欧盟对俄能源战略面临着安全化启动困境(安全化或非安全化),但非安全化占据上风。随着“规范性权力”东扩受阻,欧盟将俄罗斯确认为“存在性威胁”。在互动中,欧盟对俄能源战略出现明显的安全化互动困境(精英与大众、施动者与指涉对象),2022年俄乌冲突则加剧了这种困境。欧盟为此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对俄能源替代甚至脱钩战略,对俄能源战略安全化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欧盟对俄能源安全的实现,欧盟仍面临安全化的结果困境(安全的常态化或不安全的常态化)。  相似文献   

8.
<正>走出欧债危机泥沼的欧盟并未得到喘气的机会。一方面,欧债危机最严重的阶段已经过去,但经济低迷不振将可能成为新常态。另一方面,随着乌克兰危机的爆发及其引发的欧俄对立,以及中东"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兴起,欧盟安全环境趋于严峻复杂。本文将主要讨论欧俄交恶对欧盟及其成员国提出了何种挑战,以及欧盟应如何进行回应。欧盟对乌克兰危机的担忧集中于安全方面。尽管28个成员国的感受不尽相同,但在如下几个问题上看法一致:一是"俄吞并克里米亚"、"重划欧洲版图",损害了二  相似文献   

9.
曾向红 《欧洲研究》2020,(2):34-60,M0002,M0003
作为“规范性力量”的欧盟,一直在中亚地区实施民主推进计划,以扩散西方自由、民主、人权、善治和法治等价值观念。为了评估欧盟在中亚地区推进规范议程的效果,本文构建了一个涵盖欧盟“自我”和中亚地区相关“他者”的分析框架。对于欧盟“自我”,本文着重考察了其规范绩效状况;对于中亚地区的相关“他者”,则着重分析了俄罗斯对欧盟形成的规范竞争,以及中亚国家对欧盟规范议程产生的规范共鸣现象。就欧盟在中亚地区推进自由民主模式产生的规范绩效、规范竞争与规范共鸣而言,其表现均不尽人意,且难以在短期内扭转。面对上述困境,欧盟意识到应着眼于中亚地区更长远的发展态势,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各国通过渐进的方式走上西方式发展道路。2019年6月,欧盟新出台的中亚战略正是反映了这一思路。  相似文献   

10.
出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安全方面的考虑,欧俄双方十分重视共同近邻地区。在激烈竞争的同时,也开展了一些双边和多边合作,并出台了一些新政策和举措,其中最重要的是"东欧伙伴关系"和"跨境合作项目"。从总体上看,欧俄关系目前处于较稳定和正常的状态,合作是双方关系的主流。欧俄关系的未来发展与共同近邻地区国家的稳定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自1993年日本召开首届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特别是在2016年第六届峰会首次走进非洲以来,日本逐渐加大了在“印太战略”视域下对非洲的战略重视。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中断了日本原有对非洲合作议程的同时也为日本开展对非洲抗疫外交提供了重要契机。2021年以来,日本作为世界卫生医疗及对外援助大国,先后举办“全球疫苗峰会”以及“东京营养峰会”,聚焦非洲在营养健康以及新冠疫苗等领域所面临的非传统安全挑战,在双多边层面积极对非洲实施援助,大力开展对非洲“卫生健康外交”,既着眼实现自身在非洲战略意图,也为将于2022年召开的第八届日非峰会搭桥铺路。基于非传统安全视角,从日本对非抗疫外交切入,以“东京营养峰会”和新冠疫苗援助为线索,重点整理了日本对非营养健康与疫苗外交的主要动向,试析其战略考量并研判发展形势。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拥有世界最大的天然气储量,这是普京政府新世纪能源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欧盟作为俄罗斯天然气最大的传统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俄政策的牵制,今年初俄乌的“断气事件”令欧盟一度紧张就是典型事例。本文试从俄天然气产销战略及其产生背景,欧盟能源外交对俄的挑战,以及俄欧天然气合作前景等方面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20 0 3年11月2 7-2 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和德国阿登纳基金会共同主办的“新欧洲与中欧关系的未来”大型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相关研究机构的10 0多名中国学者与欧盟专家就欧盟制宪、欧盟扩大、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中欧伙伴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一)欧盟制宪欧洲议会议员、“外交、人权、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委员会”委员加勒尔(MichaelGahler)做了题为“欧洲未来的新形象:欧盟宪法制定的基本方针”的主题报告,介绍了欧盟制宪的过程、内容和意义。他在报告中指出,欧盟制宪是在联盟扩大的背景下进行的;制宪既是欧…  相似文献   

14.
冷战结束以后,欧盟就如何与西巴尔干地区这个巴尔干半岛的次级区域国家建立联系一度没有清晰的战略。1999年科索沃战争爆发后,出于维护欧洲大陆安全和稳定的考虑,欧盟启动了与西巴尔干国家的稳定与联系进程,决心以共同价值理念、经济援助和提供入盟前景等手段,将西巴尔干地区作为一个整体纳入欧洲一体化进程。阿尔巴尼亚地处西巴尔干地区,自冷战结束以来,阿尔巴尼亚一直以“回归欧洲”、加入欧盟为目标,在民主化转型之路上不断实现现代化国家的构建。阿尔巴尼亚从2009年开始申请加入欧盟,但在满足欧盟设定的“条件性”要求上还存在诸多障碍。尽管阿尔巴尼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与以哥本哈根标准为主的一系列欧盟条件性原则仍相距甚远,始终徘徊在欧盟的边缘。阿尔巴尼亚最终何时入盟不仅取决于欧盟自身扩大和吸纳的能力,还在于阿尔巴尼亚自身的“达标”程度。  相似文献   

15.
美国“新欧洲”战略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伊拉克危机引发了舆论界和学术界有关美国“新欧洲”战略的议论。本文对该战略进行了初步探讨。文中指出 ,“新欧洲”战略根本上是冷战后美国对欧战略调整的产物 ,其出现带有某种必然性 ;近年来美欧矛盾的激化加快了美国对欧战略调整的步伐 ;中东欧国家主动靠拢美国为“新欧洲”战略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新欧洲”战略的实质是分化和削弱欧洲 ,即美国试图通过北约扩大在欧洲内部建立一个亲美阵营 ,利用中东欧“新欧洲”来牵制德法“老欧洲” ,以此限制欧盟的强大。“新欧洲”战略将对美欧关系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作者从伊朗核危机、缅甸问题西方与俄罗斯的关系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欧美外交政策的巨大差异。文章强调,欧盟是随时准备将制裁转变为合作的“软强权”,而美国则是以施加压力作为其主导战略的“硬军事强权”。同时,对于欧盟来说,大棒与胡萝卜常常以一种较为平衡的方式使用;而在美国政策中,惩罚和强硬姿态是常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欧盟共同防务的当代定位及其基本发展逻辑。《里斯本条约》奠定了共同防务的法理基础,其防务条款规定了欧盟共同防务的基本规则与议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共同防务的物质基础造成冲击,但也为欧盟机构推动共同防务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机遇。欧盟成员国近年来在共同防务立场上的分歧较之前更为明显,但并未放弃积极的防务协调,当前日益普遍的区域性防务合作也对欧盟共同防务产生了正面作用。欧洲理事会通过峰会决议的形式为共同防务提供政治指导,这将有助于政治动力借助技术性决定的新方式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其实用主义色彩也日益鲜明。  相似文献   

18.
曹玮 《当代亚太》2021,(5):39-74
随着中美战略竞争的加剧,战略第三方对中美关系和中国外部战略环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探究中美战略竞争和美国对战略第三方政策会如何影响战略第三方的对华政策,文章运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模型,揭示了中国、美国和三个战略第三方——印度、俄罗斯和欧盟——自2008年以来的动态互动规律.研究发现,随着美国对中国的遏压加剧,印度和俄罗斯对华政策中的冲突性因素可能增加,而欧盟则可能改善对华关系.美国改善与欧盟关系将导致欧盟采取对华疏远的政策,美国对印度的持续示好和拉拢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印度加强对中国的敌对政策,俄罗斯对华政策则不受美国对俄罗斯政策的影响.根据上述发现,如果中美战略竞争持续和加剧,中俄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可能显现,甚至可能出现印俄两国同时对中国构成挑战的被动局面,欧盟则可能成为缓解中国外部战略压力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刘军  张品 《俄罗斯研究》2007,50(6):65-70
冷战后随着欧洲政治安全格局的变化,欧盟、北约对俄罗斯的战略也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变.通过对比分析欧盟、北约对俄罗斯的政治认同战略、伙伴关系战略、延伸稳定战略,可以发现两者对俄战略的一般规律,即都通过政治对话提升伙伴关系,通过吸收新成员国实施空间上的扩张,通过参与欧洲周边地区及国际重大事务来提升其国际影响力.从差异来看,欧盟表现为强经济,弱防务;而北约则表现为强防务,弱经济.  相似文献   

20.
波兰制度转轨后,对外政策追求“回归欧洲”,最主要的目标是参加北约和欧盟。波兰1999年3月12日同捷克、匈牙利一起加入北约后,加入欧盟便成了开足马力进行的工作。 一、“回归欧洲”口号下要求入盟 出于政治经济利益的考虑,波兰在“回归欧洲”的口号下要求参加欧盟。事实上,波兰虽在制度剧变前已同欧共体建立了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