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气候系统正经历着人类活动导致的变暖过程。气候是人类维持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变化因此成为直接沟通环境与安全问题的联结点。本文探讨气候变化的安全含义,尝试对气候安全的概念进行界定。文章首先阐述了气候变化与安全研究源于环境安全研究,历经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两种不同的研究路径,囊括了气候安全化研究、安全纽带研究、现代风险社会中的气候安全等研究侧面:而后尝试用概念分析法,从安全主体、安全价值、威胁来源、指涉对象和维护方式五方面界定"气候安全",并指出气候安全具有安全威胁和风险二元一体、威胁和风险分配不平衡、安全主体多元并与责任者同一,以及成为联结安全问题的纽带等特征。最后文章总结并提出气候安全给安全政治带来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试论欧洲安全战略文化的差异与趋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迎红 《德国研究》2008,23(2):34-40
本文通过对欧洲传统安全战略的四种模式:中立模式、依附模式、力量模式和干预模式的分析,提出在这四种模式的影响下形成了欧洲传统的四种安全文化:中立文化、依附文化、力量文化和干预文化,分析了这四种文化对欧盟形成共同安全战略文化的影响,总结了欧盟安全战略文化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和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亚太地区安全对话于2 0 0 4年3月3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日本、美国、英国、荷兰、芬兰等国的数十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旨在分析亚太地区的安全结构、影响地区安全环境的国家因素和非国家因素及其对亚太地区安全的影响。关于亚太地区的安全情况。学者们认为,传统安全因素和非传统安全因素均对亚太地区安全构成一定的影响。在传统安全方面影响亚太安全的因素主要有:美…  相似文献   

4.
安全研究有两大主要分支——“美国主义”和“欧洲主义”。“欧洲主义”重视安全威胁的国内因素和社会学视角,其对社会安全问题的重视又被称作“国际政治社会学”,也由于其对“美国主义”的“背叛”而被统称为“批判安全研究”。“欧洲主义”主要有三大理论分支:威尔士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巴黎学派。“欧洲主义”的三大学派继承了欧洲的批判研究传统,汲取了欧洲社会学思想,在安全研究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实现了对美国主义的超越。它们基于传统安全研究的局限对主流的安全含义进行了深化、拓宽和延伸,然而三大学派关于安全的基本观点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差异,甚至是根本对立的。正是这种“对立”式的学术争鸣才使“欧洲主义”的影响越来越大,并与“美国主义”分庭抗礼。“欧洲主义”对中国的安全研究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是安全化理论受到了我国学者的青睐。“欧洲主义”安全研究的发展与成功给我国的本土化安全研究一个重要的启示,即学术研究要有敢于批判和辩论的学术环境,这样才能推动安全研究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5.
国家安全观的终结?——新安全观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以后 ,国际社会面临更为复杂的安全挑战 ,传统的以国家为本位的军事安全只是国际社会面临的众多安全问题之一 ,人们的安全观念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对此 ,国内外学者提出了新安全观等概念来解释这一现象。然而 ,对新安全观的强调却易使人们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发生误解和偏差 ,忽视或淡化国家安全和军事安全问题 ,甚至有贬低传统安全之虞。本文从国家安全的缘起、认识安全问题的不同视角及安全观形态的转变等方面入手 ,对安全问题展开了有针对性的论析 ,确认了国家安全观的核心地位 ,并依据冷战后安全问题的新发展 ,分析了新安全观的理论和现实困境 ,提醒人们警惕忽视传统国家安全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日本金融安全措施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进入了以和平发展为主流的时代,经济安全上升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金融安全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因此,防范金融风险,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政界要人、战略专家、经济巨头的关注.本文通过对中日金融安全问题的对比研究,探讨了我国金融业的现状及开放条件下国际市场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冲击,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论东亚地区的政治、安全结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倪峰 《美国研究》2001,15(3):7-26
本文试图对冷战后东亚地区的政治、安全结构作一个更具包容性的解释,并将这一地区政治、安全领域尤其是安全领域出现的各种现象抽象地概括为三种基本模式,即多极模式、霸权稳定模式和多边安全合作模式.本文认为,以上三种要素构成了世纪之交东亚地区政治、安全环境的单元性基本结构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对该地区的政治、安全形势进行宏观性解释和分析的框架.  相似文献   

8.
李燕 《俄罗斯学刊》2022,12(2):115-136
2021年版《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公布了当前俄罗斯安全战略的主要目标、国家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国家安全的未来规划。《2021年安全战略》与之前的2009年版、2015年版相比有较大改变,体现了俄罗斯政府对国内外新形势与国家安全风险和挑战的准确把握。该安全战略呈现出涵盖面广、“综合性”强、“战略内倾”突出、“去西方化”明显等特征。自俄罗斯独立后,中俄两国就开始了安全合作,双方在政治、军事与国防、经济和能源、文化信息与科技以及地区反恐和全球战略稳定等领域的安全合作不断深化,合作呈现出安全理念和安全战略理论上共通性强、在国家和地区及全球安全领域实践中配合默契、双方安全合作方式与途径差异明显、地区安全战略和全球安全理念存在国家利益差别等特征。今后双方将在理论创新、实践深化、区域与全球层面加强配合、推动全球安全秩序更合理及推动构建安全命运共同体方面继续深化合作。  相似文献   

9.
自2001年九一一事件至今,美国政府共发布了五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动向。2017年12月18日,特朗普政府首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出台,阐述了特朗普政府对美国国家安全环境的判断,提出了美国国家安全的四大支柱和六大地区战略。相比小布什和奥巴马政府,特朗普政府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在整体理念、地区战略、对华定位,以及新兴战略领域重视程度等方面都有了重大转变。整体理念变为"美国优先"和强调"大国战略竞争",地区战略尤其注重"印太地区"战略,对华定位转为"战略竞争对手",在新兴战略领域更加重视网络、太空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特朗普政府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在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领域都将对中国带来一定挑战。  相似文献   

10.
冷战后日澳安全合作逐渐增强,实现了由“间接盟国”到“准联盟”的转变。关于日澳安全合作的原因,学术界主要有美国推动说、日澳同质说、经济外溢说和防范中国说四种观点,还有必要从地区安全秩序的视角对日澳安全合作进行分析。日澳安全合作的自主性,源自双方对于地区安全秩序诉求和安全手段选择的诸多共识或契合。受此影响,日澳安全合作不断增强,体现在安全协议日益增加、军事交流与合作不断发展、地区安全事务协调增强等方面。这对日澳双边关系、亚太联盟体系和地区安全环境等存在多重影响,也面临美国因素、内部分歧等限制。对中国而言,要注意到其自主性,加强与日澳利益交融,降低其对华安全威胁认知,促进多元包容的地区安全秩序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