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体:古巴的国体为无产阶级专政,其他中美洲和加勒比国家的国体均为资产阶级专政。政体:古巴的政体是人民政权代表大会制;中美洲6国(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以及加勒比海的海地和多米尼加的政体为总统制共和制;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巴多斯、巴哈马、伯利兹、格林纳达、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和牙买加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政体,以英国女王为国家元首,由总督代表,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及多米尼克则为议会制共和制国家。摘自《中美洲和加勒比研究资…  相似文献   

2.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的经济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的经济逐步从 1 998~ 1 999年的衰退中恢复并取得了较为迅速的增长 ,全地区 GDP平均增长率为 4%。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全年通货膨胀率平均低于 1 0 % ,与 1 997~ 1 999年的水平大致相当。许多国家的劳动市场状况也有了一定的改善。宏观经济政策趋于务实 ,货币和汇率政策更为灵活 ,财政政策则基于中长期目标发挥着稳定作用。拉美经济有可能正在进入一个新的稳定增长时期。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3月出版/98.00元一个国家的象征标志,既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体现了国家的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也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缩影。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介绍21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象征标志的百科全书式手册,提供了有关国家历史、地理、文化、语言、体育、饮食、宗教、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展现  相似文献   

4.
国家和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中国8 .4%香港5 .4%印度6 .6%印度尼西亚6 .9%韩国7 .7%马来西亚8 .2%菲律宾5 .8%新加坡7 .1%台湾6 .7%泰国7 .9%1996年亚洲十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预测@黎夫  相似文献   

5.
自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治领袖一直关注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致力于创造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和平发展、有利于建立新的多极世界秩序的国际环境,追求世界和平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极端不平等和战争。为了实现这些战略目标,中国政治领袖致力于发展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长期经济和政治合作。  相似文献   

6.
温大琳 《拉丁美洲研究》2012,34(2):33-37,80
2011年年末,经过3年的准备,第一个代表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利益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宣布成立,这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国际事件。将美国和加拿大排除在外的共同体是全体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努力的结果,继承了玻利瓦尔衣钵,致力于建成类似欧盟的区域性组织,谋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协调一致、共同发展,表达了日益强大的区域自主意识,是对美国霸权的一次巨大挑战。但由于共同体成员国在各自执政模式、经济水平、外交重心、战略预期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以及美国因素的掣肘,共同体未来的发展将充满挑战。  相似文献   

7.
当前,世界形势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深化,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加快演变.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作为一支快速崛起的新兴力量,继续保持和平、稳定、发展、团结态势,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事务,成为世界最具增长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更加重视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国家加强友好交往与互利合作.  相似文献   

8.
前言使亚洲太平洋经济成为一个“经济圈”的政治和经济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呢?这个问题很少有人加以论述。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亚洲太平洋经济圈的设想依然没有使人感到它的真实存在。但是,在围绕太平洋的各个地区当中,包含有日本、中国、亚洲中进国家、东盟各国、美国西海岸、墨西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充满经济活力与经济发展潜力的国家。而且这些国家确实正在通过比较自由的国际贸易加强相互之间的市场结合。  相似文献   

9.
一、要求的模式转变战后的世界经济是在以发展中国家经济开发问题为中心的南北问题与以和平问题为中心的东西问题的错综复杂、互相交错的关系之中发展下来的。世界市场被分割为自由市场经济圈和社会主义市场圈,两者之间被挂上了一层铁幕;但在紧张与缓和的相互交替过程中东西方贸易仍在缓慢地向前发展。只要东西方的对立局面未消除,西方就会力图把到目前为止世界经济发展的西高东低的局面维持下去。  相似文献   

10.
正《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发展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组织编写,对拉美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对外关系领域的年度新形势做综合性回顾与展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年度报告是第20份报告。"总报告"和"分报告"分别从综合视角和分领域考察了2020年以来拉美地区在疫情影响下的政治、经济、社会、对外关系形势;"专题报告"以美国对拉美政策为考察对象,讨论了拜登政府对拉美政策趋向、"美洲增长倡议"的战略意图和发展动向以及美巴关系;"国别和地区报告"  相似文献   

11.
加勒比地区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小的地区,却是全球面临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威胁最大的地区之一。气候变化不仅阻碍了该地区国家的经济发展,更威胁到这些国家及其人民的生存。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加勒比国家一直积极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一是为了寻求国际支持,推动进程向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二是为了提高地区气候治理能力。加勒比国家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的主要策略包括积极参加国际气候谈判,最大限度地争取话语权和主动权;以及积极争取国际援助进行地区气候治理。加勒比地区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关于气候问题的主张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提高了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并提升了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中国应加强与加勒比国家在气候问题上的合作,通过巩固双方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合作、增强在地区气候治理方面的合作和实施综合立体的合作模式等路径维护双方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的权益,并促进双方关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旅游业在加勒比地区①经济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事实上该地区是全球旅游业渗透度最高的地区。独立后,该地区经济结构发生调整,从传统的农业为主向服务业和制造业为主转型,旅游业成为经济活动的主导正是这一调整的结果。面对传统经  相似文献   

13.
“新兴工业化国家”一词看来已是目前的一个流行术语。七十年代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报告书》一谈到“新兴工业化国家”,这一术语就立即获得普遍承认。再者,在使用“新兴工业化国家一地区群”一词的同时,中进国家、准工业化国家、上位中等收入国家等名称也随之而生,且在研究人员之间普遍流行  相似文献   

14.
南亚国家的经济改革开放和地区合作华碧云SouthAsia:EconomicReformandRegionalCooperation¥A b s t r a c t :Duetothelong-timedevelopmentofadomestic-orientede?..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经常收支赤字是否会持续下去?对这一课题的议论由来已久,但美国的经常收支赤字自2004年第4季度以后,达到了对GDP比6%以上的水平。1991年美国的经常收支曾一时转为顺差,其后赤字便趋于扩大,2004年外债余额对GDP比达到了21%。在国际收支中,经常收支是国内外商品及服务的交易、收入的分配等种种相互经济活动的结果,与资本收支、外汇储备、误差遗漏的合计相一致。从其他角度来看,经常收支显示了国家的储蓄剩余或不足、即投资和储蓄的平衡。假如出现美国的经常收支赤字调整,将意味着不仅美国,与美国的经常收支赤字相关的其他国家的国际…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 2 0 0 3年1 0月2 7~31日,拉丁美洲社会科学理事会第2 1次大会暨第3次拉美和加勒比社会科学研讨会在哈瓦那举行。来自拉美、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的36个国家的30 0多名社会科学工作者及拉美社会运动的领导人和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应理事会执行秘书阿·波隆的邀请,社科院拉美所研究员徐世澄参加了会议。第2 1次大会总结了第2 0次大会以来理事会的工作和活动,选举了新的理事会领导成员,阿·波隆再次当选为执行秘书。第3次拉美和加勒比社会科学研讨会讨论的主题是:“世界新霸权:变革的抉择和社会运动”。研讨会专门邀请5位著名…  相似文献   

17.
国家作用的变化 一、国家在各部门作用的变化 1.农业 1971年的旱灾以及那种使印度尼西亚成为世界最大大米进口国的大米进口日益增长,充分说明了以下道理:粮食供应是一个重要的目标;有必要实行政府干预,以便对投入物和粮食增产计划进行补贴。因此,印度尼西亚农业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推动大米的自给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东南亚的腐败对其投资、经济增长、金融体制及收入分配的影响,试图揭示东南亚国家的腐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我十分荣幸能够应邀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的拉美问题国际学术论坛,和大家一起共同研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形势及中国同这一重要地区的关系。下面,我愿就过去一年来的拉美和加勒比形势及中拉关系8谈几点看法。一2006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形势特点(一)政局总体保持稳定,左翼力量不断上升。12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举行了大选,虽在选举和政权更迭过程中个别国家小有涟漪,但总体上波澜不惊,表明地区民主政治体制日臻巩固和成熟。纵观地区大选形势,社会运动蓬勃发展,各种思潮风起云涌,新兴政治力量和人物脱颖而出。左翼力量明显壮大,在许多国家大选中…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