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石磊 《群众》2012,(12):22-23
十八大报告强调“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大学生村官身处基层一线,与基层群众联系最直接、最紧密。我们将更加坚定信念、扎根基层,探索服务群众的方法和路径,赢得广大村民的真心认可,巩固好党的基层组织。  相似文献   

2.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村官的作用举足轻重。村官是生活在中国农村最基层的一个“官员”群体,村官甚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但他们手中的权力却不容忽视。近年来,屡屡爆出很多农村“两委”干部制造的几十万、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的贪污大案,令社会震惊。村官的腐败行为发生在群众身边,不仅直接伤害群众的感情,而且大大降低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成为破坏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大因素,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桢的 《创造》2002,(11)
近来,中办、国办发出通知,进一步做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全国大部分地区正按中央的要求积极筹备村委换届工作。笔者在基层工作,曾参加过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众多村委会成员任期已进入倒计时阶段。应该说,大多数村官在任期内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为广大人民群众做了许多好事实事。但是一些村官认为即将届满,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乘机捞一把;有的村组织甚至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对这种“届末忧”现象,群众极为不满,应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分析“届末忧”有种种表现,主要有四种。一是贪。该出手就出手,去日无多…  相似文献   

4.
钟伟  俞丰  刘钊林 《今日浙江》2008,(10):33-33
最近,绍兴县村级党组织换届工作顺利结束,有50名大学生“村官”,高票当选村、社区(居委会)党组织委员,成为此次换届工作的一大亮点。 从大学生到“村官”的演变,一方面体现了农村和社区对大学生“村官”的认可,另一方面也让他们在基层舞台施展才华有了更大的天地和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敖成卓 《创造》2001,(7):47
“村官”处在农村工作的最基层,战斗在农村第一线,属官“末”民“首”,“上有千条线、村官一针穿”,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既要维护一方稳定,又要致富当地百姓,形成了“牌子响、责任大、权力小、办事难”的格局。因此,笔者就怎样当好“村官”谈几点看法。一是“望”。就是眼要锐。在农村工作中,“村官”充当着农民“引路人”的角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要脱贫致富,农村要稳定发展,要求“村官”要有战略眼光,通过深入农村实际观察,了解农民意愿,全面把握农民的思想动态。首先要能适应农村形势发展的需要,具备一定的政策…  相似文献   

6.
对于经过换届选举走上村级领导岗位的“村官”,群众的反映如何?调查发现,总体上群众是满意的,但却存在着“十个担心’:一是担心“新官”进入角色慢。“新官”的年龄结构、文化层次比过去有较大的改善,这是优势。但是,他们面临着一个主持全村村务工作的新课题。由普通农民变为“村官”,位置不同了,角色变了,怎样开展工作,群众甚为担心。二是担心“新官”配合意识差。一些同志自认为是群众选上来的,是合法的,把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其他成员搁置一边,不善于合作,形成“两套马车’。三是担心“新官”工作武断。少数同志认为自己是…  相似文献   

7.
民选“村官”上任后,绝大多数不负众望,勤政廉洁,团结和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但是也有极少数民选“村官”上任后,思想作风开始变化。有的认为,自己是村民依法投票、直接选举的,是大家公认的最有能力的人,有绝对的权力,因而重大问题不经集体讨论,不征求群众意见,独断专行。有的村委会干部把党的领导和群众的利益对立起来,甚至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带领村民拒交或不足额完成“三提五统”以及有关税费任务。还有的认为,村民自治,就是自己想怎么办就怎么办,不需要党的领导,把村党支部视为虚设,甚至连乡镇政府对村委会工…  相似文献   

8.
直选的“村官”本是群众公认的民意体现,缘何难当?我们通过对部分直选的村官和村民代表调查,发现影响直选“村官”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是:村支部的抵制,离任村官的干扰,宗族势力的操纵,集体经济的制约,各种矛盾的影响,自身素质的缺陷。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直选“村官”的作用怎样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我认为,要按照标本兼治的原则,采取以下措施: 找准位置──清除工作中的疑点。上级组织要及时帮助直选“村官”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在法律、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管理本村属于村民集体…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茂名市积极创新基层宣讲工作,建立“一村(居)一宣讲员”工作制度,组织全市1889名挂任村(居)党组织“第一书记”和400多名大学生村官担任宣讲员,与群众面对面接触,零距离宣讲,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送到群众心间。截至目前,全市“第一书记”和大学生村官共开展进村人户宣讲2000多次,印发各类宣传资料38000多份,听众达6万多人次。  相似文献   

10.
王海波 《当代广西》2008,(15):40-41
过去,提起村官,不少百姓明言,他们都是上级派来管我们的;如今,谈到村干部,许多群众都说,他们是大家“挑选”出来服务大伙的。从“事不关己”的无奈到肩负起选举带头人的责任,中国农民对村官选举的态度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而中国的村官,也在基层民主改革进程中进行着转身换型。  相似文献   

11.
《时代潮》2003,(19)
江苏省射阳县红头文件年收入达10万才能当村官 江苏省射阳县为选拔村干部制定标准——没有10万元年收入,别想当村官。 “村官”有一个响亮的官衔名称:“双强干部”。“双强”村干部的入围有明确的量化指标:一是自己致富能力强,本人至少有一两项致富项目,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并以此为基数每年增幅达到8%;二是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在任期内群众人均纯收入每年增幅在8%以上,每年集体积累新增1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2.
互动平台     
不如送“村官”上大学编辑同志:你好。近年来,大学生当“村官”成为一热。确实,新农村建设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知识型“村官”,但大学生“村官”目前的现状却并不乐观。此前,曾有媒体报道,江苏省阜宁64名大学生回乡当“村官”。结果,几年后就有33人离职。为留住大学生“村官”,遇到同样情况的太原市委组织部可谓良心用苦。10月16日。山西太原市委组织部等八部门联合下发的一份文件,给正在农村任职的大学生们一个“定心丸”,他们只要好好工作,以后的工作问题组织上会妥善安排。然而,在笔者看来,与其如此费尽苦心,倒不如送“村官”上大学。  相似文献   

13.
基层干部的腐败是最具离心力的腐败。“村官”虽小,权力有限,然而一旦发生蜕变,其危害很大。全国村级组织有84万之多,“村官”队伍非常庞大,对他们加强教育和管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政》2009,(9):61-62
江苏省沭阳县刘集镇出台“五个一”.加大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力度。“五个一”即:每个人要有一个自己的创业实体.带领本村群众发家致富:每天写一篇民情日记.记录当天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情况;每周写一篇学习心得.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工作能力:每一个月撰写一篇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15.
张磊 《重庆行政》2013,(4):104-105
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和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座谈时,问村官杨代显“情商重要还是智商重要?”杨代显回答“都重要”。习近平说,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更多需要的是做群众工作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就是适应社会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村官,"官"虽不大,却是维系党群、干群关系的纽带,这部分人的廉洁与否,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农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遗憾的是,眼下有不少地方的村官们并没有真正从心底确立以廉为本、造福一方的从政意识,而是随波逐流地加入到不廉洁的行列。村官不廉洁现象,已成为当前部分农村基层组织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村官,怎一个"浑"字了得?!如果一定要找一个字来形容村官不廉洁这种反常现象的话,那么,一个"浑"字倒是显得十分贴切。纵观那些忘记了自己所肩负责任的村官们的不廉洁行径,其表现确实令人气恼:——财务"浑",糊涂账上多"白条"。村级财务管理混乱可谓是村官不廉洁现象最突出的表现。在一些地方的农村,村级多年不建账,或者是建了账也不规范;有的常年不搞民主理财,不向群众公布账目,或是象征性地选几个知己做做样子看看所谓账本了事;有  相似文献   

17.
金时奇 《浙江人事》2008,(12):16-17
自2006年全省实施“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以来,台州市黄岩区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已公开招聘94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目前在岗89人。这些大学生村官大部分都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热心服务基层群众,在农村广阔天地中增长了才干,受到了基层群众的欢迎。通过两年实践,大学生村官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8.
黄伟  郭佳瑜 《浙江人事》2009,(12):36-37
2006年开始,温岭市连续四年选聘了403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社区)工作,随着“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村官”工程的逐步推进,该市大学生“村官”人数已越来越多,如何加强管理。正确引导,使大学生“村官”“用得上、干得好、有奔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中,我们要和群众面对面,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入手,从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做起,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真心实意、竭尽所能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以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20.
关于晋城市选聘大学生“村官”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建平 《前进》2008,(4):54-55
2006年以来,晋城市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决策,全面开展了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总数达1325名,使全市65%的行政村有了大学生“村官”。在此基础上,加强引导和管理,积极探索发挥大学生“村官”优势和作用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