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国共产党遭受自建党以来最大的一次损失.而就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前夕,中共领袖陈独秀与国民党领袖汪精卫在上海联合发表了<汪陈宣言>,宣称国共两党的合作决无分裂的问题.陈独秀究竟为何签发<汪陈宣言>呢?  相似文献   

2.
潘琦 《党史博览》2014,(5):10-13
正"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广东区委迁至香港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5日,国民党在广东发动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笼罩广东全省。4月17日,中共广东区委秘书长赖玉润(赖先声)召集在广州的区委成员穆青、杨殷、冯  相似文献   

3.
宋燕辉 《党史文苑》2008,(11):21-23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大革命由胜利到失败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的退让政策,帝国主义采取分化瓦解手段破坏革命,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背叛革命,是导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北京支部生活》2012,(9):31-32
历史背景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遭到大肆屠杀。与此同时,北方奉系军阀张作霖也在北京逮捕了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者,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蒋介石于4月18日在南京另行成立"国民政府",国内局势迅速逆转。全国由此形成了三个政权,即原来的北洋军阀政府,上海、南京的蒋介石反革命政权和武汉国民政府。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尖锐激烈的斗争,需要中国共产党对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果断行动,才能挽救革命。党的五大就是在这种非常状态下召开的。  相似文献   

5.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大革命由胜利到失败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的退让政策,帝国主义采取分化瓦解手段破坏革命,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背叛革命,是导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湘潮》2016,(7)
正三谏陈独秀1927年4月,蒋介石集团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4月27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任弼时当选为中央委员。他在会上,与毛泽东、蔡和森、恽代英等发言,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5月,长沙发生了马日事变,许克祥血腥屠杀工农。在共产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总书记陈独秀一筹莫展地说:"革命现阶段的问题,既不是退却也不是进攻……"他的犹豫不决,思想混乱,使得党中央  相似文献   

7.
自1921年至1927年,陈独秀一直是党中央的主要负责人。1927年,国民党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陈独秀面对危机领导无方,在党内群起反对之下被迫辞职,1930年被开除出他一手创建的中国共产党。此后,陈独秀便以中国的托派自居,成为“中国共产党左派的反对派”。  相似文献   

8.
正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有陈独秀、瞿秋白、蔡和森、李维汉、毛泽东、张国焘、李立三等82人,代表全国57967名党员。党的五大是在蒋介石集团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半个月,武汉汪精卫集团日趋反动,中国革命处于危机关头召开的。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等9个重要文件。这些文件对党内右倾错误进行了比较明确和坚决的批判,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要努力争取才能获得;制定了农民土地政纲,第一次提出"土地革命"的口号;  相似文献   

9.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革命形势迅速高涨,但在统一战线内部却出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争夺革命领导权的斗争。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8月,国民党右派在广州暗杀了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此后,国民党内新老右派的活动更加猖狂起来。国民党二大后,蒋介石利用已经窃取的重要权力,加紧了篡夺革命领导权的活动,先后发动了“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武器,捕杀工人和共产党员。随后,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也相继发生反革命大屠杀。同时,奉系军阀也在北京捕杀共产党  相似文献   

10.
<正>上海号称"十里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1921年、1922年、1925年中国共产党第一、第二、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都曾在上海召开。1926年初,党中央虽建立过从上海到北京、上海到广州、上海到汉口3条秘密交通线,但由于当时国共合作,党中央和各省党组织之间都没有形成健全的党内交通网。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全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相似文献   

11.
正1927年4月,蒋介石集团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共产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总书记陈独秀一筹莫展地说“:革命现阶段的问题,既不是退却也不是进攻……”他的犹豫不决、思想混乱,使得党中央无法决策。这期间,以任弼时为首的团中央,旗帜鲜明地与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作斗争。任弼时和团中央其他同志  相似文献   

12.
张鹃 《党史文苑》2011,(22):6-7
1927年,伴随着"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然而,在革命困难时期,中共从1927年11月开始,接连发生三次"左"倾错误,本文研究的是中共这三次"左"倾错误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正背景介绍1934年4月,《红星画报》第5期刊登漫画《国民党屠杀工农的惨状》,揭露国民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革命群众的罪行。漫画旁边配有短文,全文如下:血的"四一二",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是国民党背叛革命,投降帝国主义,开刀屠杀工农群众及共产党员的日子。数年来在国民党屠杀下,被杀的革命群众及共产党员不下数十万  相似文献   

14.
重点转移1927年4月底,自中共闽南特委紧急会议以来,罗明已在闽西、闽南奔波了一个多月。厦门"四九"反革命事变,特别是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福建反动派的气焰更加嚣张.  相似文献   

15.
金一南 《党的建设》2011,(11):63-63
共产党人的队伍曾经出现过两次大的动摇与叛变。一次发生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后,一次发生在1934年红军长征前后。  相似文献   

16.
1924年4月5日发表的<汪陈宣言>是导致中国大革命失败的重要历史事件之一.签署宣言的陈独秀自然应该受到历史的谴责,反革命两面派汪精卫也应该给以严厉批判.但是,联共(布)、共产国际及其主要领导人斯大林等却是这个历史事件最主要、最重要的承担者,是他们在1924年1~4月下达20余次指示,强力推行必须维持国共合作,必须与蒋介石妥协共处、盲目宠信汪精卫并企图实现"以汪制蒋"政策的必然结果.必须恢复这个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17.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共产党人遭到残酷屠杀,党的革命活动陷入低潮。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对国民党统治区内的文化战线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18.
正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市武昌区都府堤二十号召开。中共五大是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革命面临重大危机的非常状态下召开的。会议通过了《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议决案》《土地问题议决案》等,并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  相似文献   

19.
李芳 《湘潮》2011,(4):38-41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后,中共派遣到国民革命军中的各级党代表和政治部主任分别转入地下斗争或派赴苏联学习。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党代表的罗汉被派赴苏联学习。留苏期间,他不同程度地卷入斯大林与托洛茨基的联共(布)党内派别斗争漩涡之中,回国后脱离了党组织,先后成为陈独秀“托派”组织一员和党外民主人士……  相似文献   

20.
1927年4月,广东国民党反动当局与蒋介石集团在上海制造反革命政变相呼应,在广州发动了惨绝人寰的"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大批共产党人、革命工农群众和青年学生被抓捕杀害。共产党人、广州青年运动领袖毕磊也在被杀害之列。当时,鲁迅正在广州,执教于中山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