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境网络赌球是一种参与人数众多、影响范围极广、涉案金额巨大的赌博行为,其组织结构严密、参与途径便捷、犯罪手段隐秘、涉案资金庞大,严重威胁着我国网络信息、经济金融的安全及足球产业和竞赛的公平健康发展。以目前热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足球博彩为切入点,概括跨境网络赌球犯罪的现实危害和特征,分析现阶段公安机关和体育监管部门在犯罪防控中存在的线索发现难、电子数据取证难、涉案资金追踪难、组织结构突破难、跨境执法协作难等问题。针对跨境网络赌球犯罪的特征及防控难点,应建立跨境网络赌球黑灰产监管、预测预警、宣传防范、技术对抗等系列防控机制,加强对跨境网络赌球的有效打击和综合防范治理。  相似文献   

2.
金融诈骗类犯罪的智能防控路径,是人工智能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对金融犯罪中银行防控贷款诈骗风险的数据进行数学建模分析、评估,是运用数据挖掘模型探索有效防控贷款诈骗风险的重要路径。朴素贝叶斯模型、马尔可夫覆盖结构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均可用于贷款诈骗风险防控,且在风险预测中具有较好效果,可用于未来的建模预测。目前人工智能建模预测贷款诈骗风险还需要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如黑箱模型的解释问题等。金融诈骗类犯罪的人工智能防控将是未来犯罪防控的一种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作为金融的重要业态之一,互联网金融在蓬勃发展出现多种模式的同时也滋生了经济犯罪等诸多问题,这对公安机关打击防控经济犯罪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互联网金融兼具互联网时代和传统金融的特征,互联网金融犯罪在触犯传统经济犯罪罪名的同时亦衍生了专业化、智能化等自身特点,加之专业技术、情报信息基础等方面的短板,互联网金融犯罪的侦查防范存在诸多现实困难。因此需要以情报技术为主导,通过对情报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助力已发案件的侦查,梳理人员、资金流向。同时也要建立情报导防、部门协作、风险防控、集群战役等专业工作机制,从源头上防范互联网金融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作为金融的重要业态之一,互联网金融在蓬勃发展出现多种模式的同时也滋生了经济犯罪等诸多问题,这对公安机关打击防控经济犯罪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互联网金融兼具互联网时代和传统金融的特征,互联网金融犯罪在触犯传统经济犯罪罪名的同时亦衍生了专业化、智能化等自身特点,加之专业技术、情报信息基础等方面的短板,互联网金融犯罪的侦查防范存在诸多现实困难。因此需要以情报技术为主导,通过对情报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助力已发案件的侦查,梳理人员、资金流向。同时也要建立情报导防、部门协作、风险防控、集群战役等专业工作机制,从源头上防范互联网金融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时代,多发性侵财犯罪的发案率居高不下,且衍生出了时空跨度大、作案地缘化、手段更新快的新特点,传统的侦防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对此类犯罪的打防需求。在大数据广泛应用的新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的相关性和预测性使得其在侦查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在大数据的驱动下,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应该建立"情指一体化"的作战框架,并利用大数据识别犯罪模式以实现精准打击。在防控方面,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人员、车辆、赃物的控制,并构建大数据犯罪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6.
网络犯罪是一种犯罪的新形态,网络犯罪的预防和控制机制是一项综合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文中从建立网络警察队伍、建立网络犯罪的防范机制、防控网络犯罪的对策、网络犯罪的防范技术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重点阐述了网络犯罪的防范技术。  相似文献   

7.
众筹是依赖互联网的金融经济模式,面向不特定的大众,有其自身特点,但运营模式存在许多风险。众筹犯罪具有涉众广、资金多、危害大、网络吸金快、证据难固定、隐蔽性强、犯罪者高智商、受害人高层次的特点,其侦查可从互联网、相关人员(发起人、平台、网民)、电子证据入手,把握好可靠原则和规范原则;其防控需要加快众筹犯罪的刑法立法,专门预防与技术预防相结合,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相结合,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建立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8.
盗抢犯罪是最为常见的侵财犯罪,也是对人民群众人身及财产安全影响最广泛的犯罪。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为我们防控盗抢犯罪提供了新的视野和路径,有助于提升盗抢犯罪防控的效率。然而当前运用大数据技术防控盗抢等犯罪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提升大数据技术在盗抢犯罪防控中的作用,既是大数据时代犯罪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犯罪防控的主力军——公安机关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解冻资产骗局由来已久,但随着互联网和支付方式的发展,由于立法不足,现有打击不力,合作不到位,群防群控能力弱,以"XX资产"为由进行的诈骗犯罪又有所抬头,呈现出了新的特点。防控"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的对策有四个方面:完善立法,依法打击;加强公安机关内部合作、警企合作、国际执法合作,落实职能部门监管责任;推广计算机中文切词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网络电子证据取证技术,完善技术防控;加强防骗宣传,提高群防群控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犯罪持续高发,有效遏制其高发势头刻不容缓。互联网金融犯罪的特点决定其侦查与防范难度较大,认真探索其犯罪特点、产生原因及侦查防范势在必行。文章以大数据为背景,通过对涉案犯罪情报信息研判,分析和研究情报信息研判在互联网金融犯罪侦查中的应用难点研究解决对策,提出了情报信息研判为视角建立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1.
打击网络传销犯罪,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是公安机关经侦部门的重要职责。从"GBC"案件看,网络传销犯罪呈现出依托网络、扩散速度快;层级严密、规避风险;传销模式易被复制;审讯抵触、反侦查意识强;证据隐蔽、电子数据成关键等新特点。公安机关在打击防范网络传销犯罪时,需要运用数据思维,从犯罪公司入手,建立"主动侦查、情报导侦、合成作战"的办案机制,强化"电子数据""司法审计"的法定证据作用,加强"平台"和"类罪模型"建设,注重事前防控,精准有效打击网络传销犯罪。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暴恐犯罪发案率呈上升趋势,其社会危害性极大,需对其严加防控。风险社会理论强调,刑法规范只是防控犯罪的一种方式,还可借助对风险的管理和分配来防控犯罪,多管齐下。故,一方面要加强对暴恐犯罪的刑法应对,如完善相关罪名,严密刑事法网,加大对暴恐犯罪处罚的力度;另一方面,也要重视瓦解暴恐犯罪的社会基础,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阻断其传播途径,构建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3.
网络赌博作为集网络犯罪和赌博犯罪于一体的新型犯罪,具有隐蔽性强、时空跨度大、监控困难、危害极其严重等特点。作为一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应从法律防控、网络警务、社会治理三方面综合防范网络赌博,为打击、防控网络赌博犯罪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4.
当前国外大数据技术在金融犯罪方面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相关理论、分类、通用框架、诈骗犯罪类型及侦查方法等热点问题.相关研究表明,金融犯罪侦防面临的监管改革、世界各地监管机构处理类似问题的不同规则、跨多种设备的即时电子支付系统的发展和金融全球化的影响、新型网络犯罪难以监控和发现或预防,以及现有机构设置或部门无法有效应对越...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犯罪的定义开始泛化,逐渐脱离犯罪学范畴,更多地作为一种社会学概念出现在公共视野中,其本身所承载的社会道德评价机能的弱化,使得网络犯罪的刑法打击面临深层次危机。在这个意义上,网络犯罪防控的关键应在于如何将网络犯罪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视域下,从国家、行业、个人三个层面采用法律防控、技术防控、道德防控等多种防控手段进行网络犯罪的综合性治理,将网络犯罪行为控制在罪前阶段。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领域犯罪防控体系的重要性日益明显,金融领域的犯罪破坏金融秩序,威胁我国金融安全,危害性极大,必须认真分析金融领域犯罪原因,从强化司法控制、联合预警机制、加强监管信息网络和金融机构内控机制建设等环节构建金融领域犯罪的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7.
风险社会将颠覆我们对犯罪的传统认知,亟待寻找更为有效的犯罪防控策略。传统的犯罪威慑策略无助于减少犯罪,更不可能防控风险,政府控制策略代价昂贵且收效甚微。基于数据分析的犯罪情境预防策略则能够实现防患于未然,其运行包括数据收集、犯罪预测分析、基于犯罪情境预防采取干预行动、刑事响应四个运行环节。我国落实基于数据分析的犯罪情境预防策略,应着重从"制定全国计划,实现从事后反应向事前预防的战略转变;突出政府在犯罪预防方面的牵头作用;加强大数据分析,推行数据驱动型警务改革;推行犯罪防控战略或战术协作机制;实施‘综合社区战略’,培育犯罪情境预防的社会功能"等五个方面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18.
由于互联网本身所具有的虚拟社会性和身份匿名性特点,加上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不对称,蕴藏在互联网金融内的经济犯罪风险不可忽视。防范风险的对策主要有:在国家层面出台相应的行业监管细则,明确互联网金融监管主体;加强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并针对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建立惩罚机制;强化互联网金融风险前端管控,并有效提升执法部门间协作能力;进一步推动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组织建设,同时加强互联网金融投资者风险教育等。  相似文献   

19.
犯罪生成模式是犯罪原因的另一种表达,该模式以“犯罪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现出来。从网络黑灰产犯罪生成机理来看,影响网络黑灰产犯罪生成的因素具有多元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网络黑灰产犯罪治理应采用多元机制,即协同治理机制、技术防控机制和法律预防机制。协同治理机制强调多个社会主体之间的合作共治;技术防控机制强调建立识别与预防、监测与预警、回应与决策为一体的网络黑灰产犯罪现代治理科学技术体系;法律预防机制重视刑法与其他部门法之间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20.
P2P(Peer to Peer),指的是个体和个体之间以互联网为中介平台直接进行借贷活动。P2P网络借贷因走进大众生活而备受关注,在其运营过程中带来的风险甚至是犯罪问题也开始进入研究的视野。通过对P2P网络借贷这一热点进行研究,用数据揭示近年来P2P发展的状况,对重点地区进行详尽的统计分析,指出了P2P网络借贷存在的两大问题:合法性问题和安全性问题并进行了具体分析,发掘了P2P网络借贷本身可能存在的法律漏洞及犯罪风险,指出P2P可能涉及的经济犯罪问题,并从社会、政府、投资者及公安机关四个方面提出了防控P2P网络借贷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