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马克思实践观的“历史性”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实践观的“历史性”变革,使历史成为实践的内涵和本性,实践概念承载的是历史性思维,即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超越了本体论的哲学思维,是哲学思维的重大变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  相似文献   

3.
大历史观立足唯物史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具体时空场域,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全球背景场域,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为奋斗目标场域.大历史观突出了"整体性"的意涵,从历史视野、科学方法、价值指向三个层面内蕴了立体框架下的"大逻辑".立时代之基,答时代之问,新时代唯有树立大历史观,才能直面和解答...  相似文献   

4.
5.
习近平大历史观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创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唯物史观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内含着深刻的历史哲学意蕴与独特的创新品格。习近平从融通中华传统历史观、扬弃西方历史观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三重维度构建了科学性、创新性的大历史观话语体系。这一大历史观话语体系立足于中国大地、扎根于中国土壤,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思维为理论底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中国化时代化的生动阐释和创新性发展。同时,习近平大历史观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内在逻辑基础上揭露了西方历史叙事上的弊端,纠正了西方历史观的各种误导,实现了对西方历史观的超越,在历史本体论、历史主体论和历史辩证法中全景式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革新品质。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风险意识,推进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制度建设,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式,推动意识形态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确立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任务与要求;明确了党在宣传思想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方针政策;意识形态领域阵地建设、制度建设取得重大成果;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7.
8.
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在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的时代图景中,认识时代主题,把握时代脉搏,应对时代之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安排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大历史观。这一历史观无处不闪烁着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光辉:在理论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形成时间“大”跨度、空间“大”视野、整体“大”思维、深层“大”逻辑的科学内涵,这是区别于西方大历史观的理论自觉;在实践中,大历史观贯穿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奋斗史、发展史、改革史,这是区别于西方现代化进程的实践自觉。通过纵观中国共产党大历史观的演进脉络,能更好掌握历史发展规律,增强历史自信,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发展和人类社会文明持续进步。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历史观变革既是“改变世界”的哲学革命与人类解放的社会理想相统一的革命宣言,也是哲学批判与生活现实批判内在一致的“新世界观”。为了避免偏离马克思思想内核而导致无根的理论僭越,应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本身,以“在历史中”而非“超历史”的观点来思考人的历史及其发展,注重马克思历史研究的问题意识、思维逻辑、价值诉求和理论成就的整体性,自觉体认马克思历史观现代变革的思想真义。  相似文献   

10.
从大国到强国,中国综合实力正发生历史性变革;从大党到强党,中国共产党形象正发生历史性变革;从跟跑到领跑,中国国际地位正发生历史性变革。  相似文献   

11.
12.
13.
《观察与思考》2018,(2):20-2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性变革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论断,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演进,成功把中国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逻辑演进,成功实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演进和“三步走”发展的逻辑演进,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性变革产生了重要的具有世界性意义的逻辑影响,打破了西方世界所谓的“普世价值”的神话,冲破了发达国家对发展道路的话语权的垄断,展示了社会主义的真理性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坚持大历史观,强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认同,巩固中国式现代化是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政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知,增强中国式现代化必然全面胜利实现的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提升世代依次更替是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路径的行动自觉。新时代中国青年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重合同频,青年应自觉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先锋力量,形成理性的未来预期,强化斗争意识、增强斗争本领,全面提升以健康和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劳动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次深情的相聚,更是一个新的起点;这是一次薪火的传承,更是一次新的起航。1990年2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宣告成立。  相似文献   

16.
从大历史观视野看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我们提供了自觉认识和把握人类文明形态的叙事理路,表明了对现存世界文明状况的基本态度,体现出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彼此融合的演进逻辑。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了中华文明的赓续和创新,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形态,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呈现的必将是不同文明形态相互借鉴、共同融合的文明图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基础上开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它的生成有着多元的历史缘起。中华民族悠久文明历史、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运动、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以及社会主义发展史都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正是在多维历史透视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8.
乔晓阳 《中国人大》2014,(22):12-1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我们党高度重视法治建设。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治,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取得历史性成就。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政》2012,(10):4-5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持把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放在优先位置,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优抚对象的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我国基本民生保障取得了许多重大的历史性成就。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