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校党建工作是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途径,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笔者通过阐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意义、剖析当前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从而指出在新形势、新时期加强党建工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谈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党组织自身建设的需要,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拓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关系着党的事业发展和高校育人工作的成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当今社会的急剧变化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本文对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一些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论加强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从高校学生干部现状入手,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着重从对学生干部的指导、鼓励、培训和管理等方面提出加强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系列举措.  相似文献   

5.
加强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搞好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需要.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谈了加强高效学生干部培养的举措.  相似文献   

6.
高校党建工作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和"龙头"。充分发挥高校党建工作的战略意义,切实加强和改善学生党建工作,势必影响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全局。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党支部承担着向党组织选拔、培养优秀党员的特殊使命。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表现出入党动机多元化、功利化等趋势;高校学生党支部传统的"重发展轻培养"、"重成绩轻政治素养"、"重干部轻普通学生"、"重数量轻质量"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党建工作的要求。完善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工作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关于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教育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新的问题与形势,我们应当拓宽思路,迎接挑战,与时俱进,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党革命和执政的主要经验,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是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的决定因素,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前提和要求。因此,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  相似文献   

10.
对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开创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也启动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阐述了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指出了现阶段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在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从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视角来看决策公开,决策公开和公众参与之间存在良性互动的关系。前者是后者有效实施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民主动力。决策公开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有效性,鉴于此,决策公开不完全等同于政府信息公开,决策公开具有动态性、过程性和系统性。因此,除了应遵守信息公开的通行原则外,决策公开还应遵守其特殊的原则。同样,也应从公众参与行政决策流程的视角来确定决策公开的范围及例外。  相似文献   

12.
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制度在保障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正当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存在着巨大价值。中外立法根据经验及实践制定了多种公众参与的形式和类型。然而在实践中,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并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实施。针对这一问题,应当根据行政决策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形式的公众参与制度,以提高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是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民主化程度的重要标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的公民参与存在一些限制性因素,与公众高涨的参与热情相冲突。应该在充分肯定公民参与价值的基础上,区分政策类型、寻找灵活的参与方式,满足公民参与的要求。从多方面努力,建立起有序的、常态的公民参与体制。  相似文献   

14.
行政决策听证在我国应用越来越广,这一制度能够促进协商民主,使行政决策更加理性和科学,从而增强行政决策的透明度,保障公民权利。但是我国现行的行政决策听证存在很大的缺陷和不足,应当通过理论检讨和制度创新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学者们主要从程序法治的角度切入,寻求行政决策法治化的解决方案。这样的研究进路有其深刻的理论、社会和历史背景。行政决策法治化的程序进路对理论研究、立法实践、公众舆论以及普通人的思维和行动都有很大影响。程序进路虽然能够有效地回应理论上的质疑,但对于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实践难题却未能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因为这些问题不是单纯靠引入先进的程序制度和理论所能解决的,我们需要的是能够表达自己真实生活感受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将专家咨询论证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文章从专家咨询论证程序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入手,分析了近年来贵州省专家咨询论证程序的制度化状况,并对未来专家论证程序的制度构建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近十年关于行政决策成本文献的梳理,分析了行政决策成本的内容、过高的原因和影响行政决策成本的因素,指出了优化行政决策成本的途径。与此同时,提出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理清了行政决策成本与政府行政成本的关系,指出了行政决策成本不仅是政府行政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也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影响着政府行政成本。  相似文献   

18.
行政相对人作为行政法律关系的一方主体,在行政法律活动中处于弱势、被动地位。为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利益和实体权利,必须充分尊重并保障其程序参与的权利。同时,行政相对人行使程序参与权也是民主与法治良性运行的必然要求。鉴于当前我国在行政相对人的程序参与权保障方面的现状,亟须建立一套具体的、可操作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行政法视野下的公众参与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与民主理论的发展,催生参与式行政的兴起,使之逐渐成为各国所普遍接受和采用的现代行政管理模式。参与式行政将公众纳入行政过程,促进行政的民主化、理性化、科学化。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参与式行政是一项逐渐发展中的系统工程。通过分析公众参与的行政法价值,探讨构建公众参与制度的关键,为行政领域公众参与的法治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公共决策体制下,各种形式的专家论证实践如火如荼地展开,关于专家论证的各类规范性文件也相继出台。然而繁华场景的背后却隐藏着危机。所谓的“专家失灵”问题日益突出,一种新型的垄断性结构产生并得到巩固——“知识和权力”的垄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