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政 《前沿》2003,(7):7-10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实现这一目标的重点、难点都在农村 ,没有农村的小康 ,就没有整个中国的小康。因此 ,在明确农村小康社会的内涵、目标、要求及影响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因素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途径和措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林业建设任重道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林业完全可以大有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胡锦涛同志在年初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讲:“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我们说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差距也主要在农村。”为此,中央反复强调,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全党必须自觉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诚然,农村奔小康的道路很多,但勿庸置疑,林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从我国的国情来看,农村的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但农村相对于城镇仍然比较落后。从内蒙古的区情来看,农村牧区人口仍然占全区总人口的多数,而且发展很  相似文献   

4.
乔贵平  吕建明 《前沿》2004,3(5):87-90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 ,最关键、最艰巨的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 ,繁荣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  相似文献   

5.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乡镇“两校”吴玉坤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绝人多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同样可以说,没有八亿农...  相似文献   

6.
我国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业、数量最多的农民和历史最悠久的农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十一五”时期,我们要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  相似文献   

7.
韦胜福 《桂海论丛》2005,(Z1):35-36
三农问题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公平进步和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首要问题;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只有解决三农问题,才能推动中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只有解决三农问题,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政通人和,社会安定团结;只有解决三农问题,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8.
12亿多人口,近9亿在农村,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稳住农村这个大头,就有了把握全局的主动权。 农民问题历来是我们国家一  相似文献   

9.
对农民增收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稳住农村这个大头,就有了把握全局的主动权。“三农”问...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民过上小康生活,在我国具有划时代意义。各地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承受能力,扎扎实实地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小康的概念一经提出,就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决定》明确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小康生活已成为现代化中心的一个特定概念。我们可以给小康概念下这样一个定义:小康是指人民生活处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一个阶段性标志,即温饱有余而富裕不足。从国际社会状…  相似文献   

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着力提高农民收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利民 《桂海论丛》2003,19(3):30-32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但是农民收入低下已成为制约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障碍 ,这有其表面上的原因 ,也有其深层次的制度方面的原因。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着力提高农民收入 ,而要提高农民收入就必须解放农民 ,减少农民 ,加大农业投入,教育农民 ,引导农民  相似文献   

12.
施汉飞 《桂海论丛》2005,21(1):81-84
加强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宾阳县近年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黄义超 《桂海论丛》2003,19(3):11-13
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步时 ,我们要正确认识艰苦奋斗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统一性 ;充分认识艰苦奋斗建设小康的重要性 ;丰富艰苦奋斗新内涵 ,从而把党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4.
蓝常周  周超 《桂海论丛》2004,20(1):30-33
引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对于每一个领导者来说 ,是一个创新的系统工程。它要求领导者通过一定的途径 ,自觉地进行思维方式的变革 ,建立起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系统思维方式、超前思维方式、创新思维方式、全球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 :民族精神培育的精神力是小康社会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精神的内化整合功能是凝聚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力保证 ;民族精神的能动实践效用是推动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力量源泉 ;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真正腾飞的精神条件。  相似文献   

16.
化国宇 《青年论坛》2011,(4):96-100
科学发展观是新的历史时期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实施依法治国之间,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这种必然联系不仅表现在二者在具体内涵和价值取向上的契合性,也表现在二者之间有着强大互动作用。对这种必然联系的正确认识,这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更有利于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7.
许进品 《桂海论丛》2005,21(1):36-38
政治文明建设是西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对西部政治文明建设有着巨大的影响,应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建构作用,促进西部政治文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8.
以民为本,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富民,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民富,是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先由民富,再到国富,走民富国强的良性循环之路.  相似文献   

19.
李光炎 《桂海论丛》2004,20(2):53-56
中央一号文件继承、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三农"问题的光辉思想,这即是针对当前"三农"形势提出的战略措施,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突破建设小康社会难点的务实对策.其主题是促进农民增收,它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以人为本"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新的"重农"思想.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如何建立引导私营企业主做合格“建设者”的有效机制进行了探索,提出建立私营企业主责任区制度、结对互帮制度、发挥党员私营企业主的示范作用。努力提高激励水平,制定明确私营企业主社会属性和社会责任的制度、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从而调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