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绝对禁止与受损者合理补偿的法理之辩、投资者保护与公司自由兼顾之监管逻辑,为我国上市公司私有化监管提供理论基础。上市公司私有化监管从"实质审查"到"法定披露"之演变,体现了投资者保护与公司自由之间的利益平衡。通过考察中美上市公司私有化的实证数据,探索数据背后我国资本市场生态破坏、私有化需求不足深层次的原因是总量控制之证券发行制度。应借鉴域外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类型化证券监管与公平性司法审查并重之路径,确立公司退市自由与投资者利益合理补偿兼顾之理念,联动修改《证券法》和《公司法》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公司正在清理整顿过程中,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因而制定一部完善的公司法已势在必行。但公司法立法目的是什么?所要调整的主要对象是什么?此法与相邻诸法是什么关系?这都是立法工作者必须首先弄清楚的问题。当前清理整顿公司中发现的问题不应成为制定公司法的主旨。经过清理整顿公司暴露的问题比较集中,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清理整顿公司领导小组《关于清理整顿公司工作情况的汇报》中指出,目前公司的主要问题是:倒买倒卖重要生产资料和紧俏耐用消费品;买空卖空,投机诈骗;严重偷税漏税;倒卖  相似文献   

3.
现今,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公司。那么,当我们在谈论公司时,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公司的本质又是什么?《公司法》给出的答案是一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如果单纯这样理解的话,那就是还没有弄清楚公司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本文拟从西方国家私有化的背景,私有化的内容与步骤,以及私有化的法律调整问题等方面谈些情况。一、西方国家私有化的背景资本主义国家以私有制为立国基础,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它们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采取扩大或缩小国有经济规模的方针,把国家所有的一部分或大部分企业改为私有制,变成股份制公司。这不仅没有削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相反地能使国家集中力量开发与发展新兴部门和基础设施部门,从而加强了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因此,西方国  相似文献   

5.
话题背景 最近两年,在学术界和地方的官员中,呼吁农村土地私有化的声音很高.学者主张土地私有化主要是从土地的生产资料属性的角度讲的,因为土地私有化有利于土地的市场化配置;地方官员主张土地私有化主要是从土地资本化的角度上讲的,因为土地私有化有利于消化地方政府和村集体的债务.农村问题专家李昌平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在土地的功能多元、追求土地的高产出率依然是第一目标、农村的民主法制不完善的前提下,应该"慎言土地私有化".  相似文献   

6.
蒋大兴 《当代法学》2021,35(6):82-97
公司内部存在一种"冲突性的角色假定",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因为公司成立或聘任关系的形成而很快转化为竞争.公司法正是在此种竞争主义结构基础上构造出来的.由此,以竞争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为基础的三类代理问题成为公司法中的核心问题.可是,公司诸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如何直接转化为竞争关系的?这可能与商法受到达尔文主义的影响关系密切.达尔文揭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竞争主义逻辑,是西方近三百年来市场经济法制度的观念基础,也使得作为市场主体秩序基础的公司法养成一种竞争主义的结构.但人类是群体性动物,合作才是其存续的基础,公司组织更是以合作为前提而成立,"合作而非竞争"才是人类(包括公司)社会的主旋律.这是因为合作不仅可以节省交易成本、增加收益,还可包容创新.以合作主义为基础,公司法改革应实现以下转型:其一,公司治理应当从竞争性治理走向合作治理,淡化竞争性的公司治理结构;其二,节省强制,扩张公司内全员性激励性规范的开发空间,尤其是要认可熟人交易的合理性,缓和对关联交易的"不友好"规制立场;其三,节制诉权,公司法要改变"赋予诉权"解决纠纷的习惯,从"合则来不合则斗(诉)"转向"合则来不合则去(调)";其四,便利投资者退出,充分运用各类金融工具,引导形成多样化的主体退出机制,促进信托/理财融资方式退出机制的形成;其五,坚持整体性管理的观念,一体性解决营利性公司和非营利性公司的问题.一旦公司法的改革方向从竞争主义走向合作主义,我们就会看到另一种超越传统竞争逻辑的公司法景象.  相似文献   

7.
公司作为一个独立实体,在持续经营中经营规 模应不断扩大,业务不断发展。公司对资金的 需求也应不断增长。因此,保持并增加注册资金是公司经营的常态。减资只是公司经营中的例外情况。经营中公司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减资呢? 1.改善财务结构,增强融资能力 市场上常常有这样的公司:经历了一段时间亏损后通过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经营管理,公司已恢复了盈利,并且找到了成长性非常好的项目,急需资金来发展项目。而以往的亏损则成了公司融资的障碍。公司的盈利在弥补亏损前不得分红是各国公司法通行的规定,我国《公司法》第177条也作了这样的规定。股东投资是  相似文献   

8.
公司借贷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于《公司法》第15、16条明确赋予公司对外转投资和担保的权力立法例,《公司法》第119条和第116条仅从侧面间接规定了公司的借贷问题。《公司法》为何要犹抱琵琶半遮面?到底公司能否对外借贷,尤其是非金融公司与其他企业之间能否借贷?若能,应遵循什么样的程序以及有什么风险;若不能,何以在现实中却屡禁不止;如何理解现有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的做法,公司借贷立法将来会走向何处?这些均是涉及公司经营和市场秩序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国美电器的控制权之争,实际上是控股股东权利和董事会权利的相互角逐.控股股东通过股东大会行使权利,因此,涉及的实质是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权利界分.在该问题上,美国公司法和德国公司法有着截然不同的价值选择,从而产生了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权利的不同界分方式.在我国,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权利界分的法定特征明显.控股股东和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并不能代表全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其权利的界分更多的是为了实现公司治理结构的微妙平衡.  相似文献   

10.
公司转投资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公司法》第十二条规定“公司可以向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并以该出资额为限对所投资公司承担责任。公司向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除国务院规定的投资公司和控股公司外,所累计投资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净资产的50%,在投资后,接受被投资公司以利润转增的资本,其增加额不包括在内。”该条文是我国《公司法》关于公司转投资的基本规定。什么是转投资?转投资有何利弊?如何对转投资行为实施法律监控?违反本条规定的法律效果如何?这是本文将要研讨的问题,也是我国《公司法》修正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一、什么是转投资…  相似文献   

11.
从行政法的视角探讨了日本民营化的趋势,在描述了民营化最新发展情况之后,介绍了"民营化"概念的多样性。同时,论述了民营化的法律地位(是普通的民事合同还是行政合同)和民营化的宪法规制。在辩证分析降低行政成本与提高行政质量之间的矛盾关系之后,探讨了在民营化案例中个人责任与单位责任如何分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罗培新 《法学研究》2006,28(5):44-57
在当代公司法学研究中,效率是一个主导性的理论范式。尊重情感、伦理等在其他法律场域中可能要被考虑的多维目标,在公司法中无需顾及。因而,以效率为价值取向的法律经济学,无可争议地成为公司法学研究中最具解说力的分析工具。就此而论,揭示公司法学研究的法律经济学含义,以公司法的演进路径和适应性品格为基础,反思并检讨我国的公司法学研究和立法实践,对于当前的公司法律变革,将起到思想和智识指引的作用。而作为公司法的基础制度安排,表决权规则的设计更应本着效率之理念进行。  相似文献   

13.
14.
Globalisation has given commercial parties more freedom to choose the company law system that best suits their private needs. The growing range of techniques to facilitate choice between systems of company law reshapes the mandatory/enabling debate in countries where corporate mobility is a relatively new business phenomenon and where the past focus has mostly been on degrees of flexibility within domestic law. This article examines relocations, both out of and into the UK, as a source of learning on market preferences with respect to company law and on vulnerabilities. It considers the wider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pany law of more freedom of choice between company law systems. It concludes with a call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for more optionality within company law to counter the rise of choice between systems of company law.  相似文献   

15.
In Bilta (UK) Ltd (in liquidation) v Nazir (No 2), the Court of Appeal held that the ex turpi causa defence was inapplicable by refusing to attribute the fraud of the directors and the sole shareholder to the company in connection with the company's claim against them and third party co‐conspirators. It is significant that the court has not only clarified the law in relation to attribution, but it did so by rejecting the majority's reasoning and endorsing the dissenting judgment in the House of Lords decision in Stone & Rolls (in liquidation) v Moore Stephens (a firm). This article evaluates the decision in Bilta by critically examining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that apply to the three distinct circumstances under which corporate attribution should or should not take place.  相似文献   

16.
17.
公司法的合同路径与公司法规则的正当性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罗培新 《法学研究》2004,26(2):71-83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公司合同理论认为,公司是一组合约的联结,多方博弈的结果将创造出内生性合理秩序,不应强行加入外生性制度安排。然而,与普通合约迥然相异的是,公司合同是长期合同和关系合同,存在着诸多漏洞,仅靠合同法并不足以保障各方预期。作为公司合同的模本机制和漏洞补充机制,公司法补充而不是代替了公司参与方的合约安排。因而,立法者只有按照合同的规则和市场的路径来进行公司立法,公司法规则才能获得正当性。  相似文献   

18.
19.
The use of reflexive forms of governance is growing within the EU, in particular as the open method of coordination (OMC) is applied to a wider range of contexts. Reflexive approaches view diversity of laws and practices across the Member States as the basis for experimentation and mutual learning within the overall process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Company law, however, seems to be an exception to this trend: recent activity in this area has mostly taken the form of 'hard law' harmonisation through directives, coupled with the stimulation of regulatory competition through judgments of the 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 concerning freedom of movement, most notably the Centro s case. The deliber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rporate Governance Forum barely qualify as a 'company law OMC' because of the limited space allowed for 'learning from diversity'; instead, differences in the laws of the Member States are seen, in the discourse of the Forum, as 'distortions of competition'. In the area of labour law, by contrast, a degree of functional convergence and a coordinated raising of standards have recently been achieved by the dovetailing of the OMC with social policy directives. The contrasting experiences of labour law and company law suggest that reflexive or experimentalist approaches to European governance can be effective when they operate so as to complement mechanisms of harmonisation and regulatory competition, rather than being presented as alternatives to th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