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謂書法的技法,主要是指筆法。筆法包括執筆法和用筆法。執筆法又涉及到身法、腕法和指法。古人曾說:書成於筆,筆運於腕,腕運於肘,肘運於肩;肩、肘、腕、指皆運於右體,而右體則運於左體,左右體者運於上體,上體則運於下體。下體者,兩足也,兩足着地歹嘞骡h如屐之有齒,以刻於地者。然此謂下體之實也。下體實而後能運上體之虛……。這段話是講執筆之力,來自雙脚實地。運氣運力,由下體運於上  相似文献   

2.
楷,是楷模、標準的意思?瑫菍W書法的基礎。要學好楷書,必須在點畫、結構、章法三方面下功夫。一、楷書的點畫研究筆畫,歷來以“永”字八法爲典範,因爲“永”字包含有橫豎撇捺點鈎挑折等基本筆畫。(一)横法:  相似文献   

3.
“楷書如立,行書如走,草書如奔”覀兘洺S眠@個形象化的比喻,來說明這三種書體的特點及其相互之間的關係。行書是介於楷草之間的一種書體,寫得放縱流動近於草書的稱行草;寫得穩妥端正近於楷書的稱行楷。草書是“删繁就簡筆帶連”的連筆字,完全衝破了楷書的格式,比行書還自由放縱、活潑飛舞,因此更重於抒情  相似文献   

4.
一、隸書的形成和發展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用丞相李斯創制的小篆為通行書體,統一了中國文字?∽P畫複雜,着筆緩慢、圓轉往復,很是費事。所以在民間和下層機構,出現了簡體快速字——隸書。據說當時有個獄吏程邈,把民間的書體加以收集、整理,對大、小篆的結構和點、畫作了簡化,又把圓轉改為方折,以便書寫。他後來得到秦始皇的重用,官至御史。於是這種字體便在普通公文中使用起來,因為辦理公文的小官叫“徒隸”,所以人們把這種字體叫“隸書”。“隸書者,篆之捷也。”“捷”就是快速、急就,兼有簡化的意思;“隸”則是隸屬、輔助的意思。所謂隸書,也可說是隸屬於篆書的一種輔助字體。隸書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級:秦起、漢興、唐變。即隸書產生的秦代,鼎盛於漢代,至唐代則逐漸演變為楷書。隸書上承甲骨,大、小篆書體的傳統特點,  相似文献   

5.
“書法是世人公認的最高藝術,它能顯示出驚人的奇迹”。中國書法憑藉黑白韵律,利用運筆章法、結構布局,以輕重緩急、疏密乾濕,大小揖讓、形成音樂節奏感,造型美術化,具有特殊的藝術魅力,給人以高尚的藝術享受。運用中國毛筆、書寫方塊漢字的中國書法,所以能够成為一門獨特藝術,主要由於漢字象形、筆墨功能、書畫相近三個要素。象形是漢字的基礎,古人以“近取諸身,遠  相似文献   

6.
人類文化寶庫中獨具特色的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創造的極其豐富的光輝燦爛的文化遺產之一。它起於點畫用筆,繫於單字結構,成於整篇章法,美於風神氣韵;法度森嚴而又變化無窮。篆、隸、楷、行、草,各種書體自成系統,而以楷書為基礎,楷書又有大楷、小楷之分。寫楷書難,寫小楷又北寫大階難;而用純金寫小楷,更是難上加難。在當代中國書法界,用純金寫小楷而又接連有長卷問世者,則首推趙之中。據趙之中先生說,純金書法本來是中國人的創造,為書法一絕。但到了當代,除了在寺廟內  相似文献   

7.
鼻煙壺     
鼻煙壺是中國傳統的民間工藝品,始見於十七世紀中葉,是盛放鼻煙的孲闷髅蟆1菬焿氐莫毜窖u造藝術在於它的內畫:將畫筆伸入髮簪粗細的壺內繪畫書文,而且一律反面落筆,正面顯像。因此,它一直是人們樂於收藏的袖珍藝術品。圖中鼻煙壺爲中国著名鼻煙壺內畫大師王習三的作品之一,畫面爲兒童嬉師舞。  相似文献   

8.
篆書含義 篆書在其演變過程中形成了繁多的種類,大體說來,包括甲骨文、大篆、小篆和鐘鼎。篆書筆鋒都是藏鋒逆入,提筆運行,圓起圓收,轉角處呈弧形,沒有外拓,結體造型上還遺存着圖象文字的成分,筆畫分布强調在對稱中求變化,有一種圖案花紋似的裝飾美。這種書體由於年代久遠,今天一般人已經難於辨認,實用價值也很小,但是,寫好篆書,明顯地具有以下幾方面意義:  相似文献   

9.
王羲之在《題衛夫人筆陣圖後》說:“予少學衛夫人書,將謂大能。及渡江北遊名山,見李斯、曹喜等書,又之許下,見鍾繇、梁鵠書,又之洛下,見蔡邕《石經》三體書,又於從兄洽處,見張昶《華岳碑》,始知學衛夫人書,徒費年月耳。遂改本師,仍於衆碑學習焉。”從這段自述中,可見王羲之學習之刻苦、實踐之廣泛。他博採衆長,總結經驗,寫出了《書論》、《用筆賦》、《筆勢論十二章》等有關理論文章。另外,據說王羲之十年攻永字,總結成永字八法,為後人留下了學習書法的基本理論、基本法則。又如清錢泳在《書學》中記載了這樣一個事實:“或有問余曰,凡學書畢竟以何碑何帖為佳?余曰:不知也。昔米元章學顏書,嫌其寬;及學柳,結字始緊。知柳出於歐,又學歐,久之類印板文字,棄而學褚,而學之最久。又喜李北海書,始能轉折肥美,八面皆圓。再入魏晉之室,而兼於篆隸。夫以元章  相似文献   

10.
剛過‘不惑’之年的戈壁,是一位微雕藝術家。他出生在江南水鄉蘇州,自幼喜愛書畫,曾拜名家顧仲華、費新我為師。他在書法、繪畫、竹雕、竹編、泥塑等方面均有較深的造詣,尤以微雕見長。他能在高四厘米、寬六厘米半的象牙摺扇上,分別用各種書體刻上三百首唐詩,共一萬四千六百多字,還有三百零八個印章。《百八鐘聲》寒山寺微雕是他的另一件代表作。在僅長八十二厘米、寬三十八厘米的範圍內,他表現了姑蘇城外这座古刹的風貌和《楓橋夜泊》的意境,接通電源後,燈光閃耀,古樂悠揚,觀眾既可看到寺內各種建築、樹木、陳設,又可聽到《楓橋夜泊》的詩句和一百零八記鐘聲。戈壁的雕刻作品在難以想像的微小之中,融詩文、書法、繪畫和微雕藝術為一爐,將平面微雕、立體微雕組織在古建築羣中,配以民族音樂、燈光、朗誦,首創了既能微觀、又能宏觀,既有平面、又有立體感的有聲有色的新型藝術品。去年,戈壁又開始了更大的創作活動——微雕圆明园。  相似文献   

11.
畫家皴、擦、點、染作畫,書法家揮毫疾書,都要借助於我國特有的文具——毛筆。他們就是用這種具有民族特色的毛筆,繪製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工筆”畫、“彩墨”畫;書寫出一幅幅龍飛鳳舞的墨迹珍品。毛筆,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最初人們寫字是用竹筆蘸漆寫在竹簡上,約在兩千二百年前的戰國時期,先人開始用兔毛纏在竹桿上作筆。不過初期的毛筆製作粗糙簡單,後來秦國大將蒙恬加以改進,採用鹿毛和羊毛混和製作,使毛筆軟硬適度,製作精巧,故有“蒙恬始作秦筆”之說。其實,筆的出現遠在秦之前。隨着我國文化  相似文献   

12.
學會和提高分析、欣賞書法作品的能力,同樣是學書實踐中所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方面。書法欣賞,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但深入研究起來却很複雜:古人缺乏這方面比較系統科學的論述;由於人們對諸如碑學和帖學、書家的評論,美醜的標準等重要問題的看法上還有分歧,欣賞書法,也往往因人而異。同樣面對顏真卿的書法,韓愈認為書至魯公,而李後主却認為“叉手並脚田舍漢”;同樣是欣賞《蘭亭序》,即使是同一人,在不同時間、不同環境裏去欣賞,也會得出不同的結論。趙孟頫多次欣賞《蘭亭序》,曾寫下了十三段跋語,記錄了不同的感受,這就是著名的  相似文献   

13.
在中國體育活動中,最具特色、最為豐富的是少數民族體育活動。去年十一月在中國南方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举行的第四届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以下簡稱民運會),不僅充分地顯示了自己的絢麗色彩,而且在內容、人數方面都超過了前三届,也表現了各民族團結向上的新面貌。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除了人口众多  相似文献   

14.
一九九○年十一月,青年書法家景舜逸的第一部書法作品和研究?毒八匆菖R石鼓文》出版,中國書法協會主席、著名書法家啓功先生親筆題寫了書名。書壇壽星,年屆九十五歲的石鼓文研究?沂拕谙壬鸂懘擞H筆题詞:“鐵畫銀鈎”。景舜逸一九五九年出生於河北任丘,自幼喜愛書畫。一九七七年中學畢業前,曾在北京東城業餘藝術學校、北京師範學院書畫學習班學習了書畫一年有餘。中學畢業後,他一直在華美美術公司從事裝潢設計工作,對實用美術、廣告設計、  相似文献   

15.
南普陀寺是厦門八景之一,以其珍藏數以萬計的中外佛典經書、歷代佛像書畫和雕刻藝術品而聞名於世。幾年前,主客廳內掛起了楊夏林先生在四張五尺宣紙上繪製的榕樹山水畫,吸引了不少海內外遊人來此觀賞,在此留影。就在楊夏林的這幅畫下,先後接待過李  相似文献   

16.
吳新華西藏之行的攝影作品,曾在《大衆攝影》等報刊上發表,並參加過現代攝影沙龍八十八展、“艱巨歷程”赴日本攝影展,法國阿爾勒國際攝影藝術節展覽,很得同行們的讚譽。吳新華一九五○年七月出生於一個攝影藝術氣息較濃的家庭,但兒時偏愛體育。一九六六年,他剛滿十五週歲就長到一米八,能蹦善跑,會守善攻,在“八一”籃球隊擔任了“主角”B續十載的專業運動員生涯,給了他堅實耐勞的體格。而從哥哥那兒“轉販”來的繪畫知識,又使他愛上了紅紅綠綠各種顏色,塗塗抹抹,雖未成功,却保存、甚至發展了他深心一角的靈氣@靈氣凝聚着,運動着,終於找到了一片可以迸射的薄  相似文献   

17.
‘雙清樓’是畫家王仲清、吳性清伉儷在上海的畫室。男主人王仲清已年屆花甲,现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連環畫研究會理事、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畫家,是當今中國畫壇上享有盛譽的工筆畫家之一。他是四川成都人,曾就讀於國立社會教育學院藝術系。他的畫熔中西書法於一爐,功力深厚,格調清新,雅俗共赏,受到各階層人们的喜爱。如他爲魯迅先生的名著《離婚》,《風波》所畫的插圖;工筆人物畫《霓裳羽衣舞》;膾灸人口的《阿詩瑪》等等。山水畫《武夷山》曾在香港舉辦的中國近代名家書畫展覽上展出。他的一幅《傳絹圖》,傳神地勾勒出中國著名古典小說《紅楼夢》中女主人公林黛玉與婢女晴雯‘兩般门第,一樣苦恼’的内涵。著名紅學家周汝昌先生爲之叫絕,以詩讚畫:‘如若心事壓千钧,  相似文献   

18.
臨摹碑帖,是學習書法的必經之路。臨摹的意義就是從碑帖裏吸取前人書法經驗,學習用筆方法、結構規律,從而打好書法基礎,提高書法技能。臨摹,一般是先摹俊臨,因為初學寫字,對碑帖的間架結構、精神面貌、所用筆法不甚熟悉,必須先通過摹帖才能逐步掌握,然後再臨帖,才不致茫無頭緒。摹的方法大致有以下三種: 第一是變鈎,即用薄紙蒙在帖本上,將字的外形輪廓用鉛筆準確地鈎出來,如果不塡墨,就成空心字;如果塡墨,就稱為雙鈎塡廓。初學可將雙鈎的字作為描紅本,第一步醮紅墨水塡寫,第二步醮藍墨水塡寫,最後用墨塡寫,這樣一本雙鈎本可填寫三遍,最後變成原帖的複製本。第二是仿影,可將原帖或原帖的複製本,蒙上透明而不透墨的薄紙,然後按紙上透出來的字  相似文献   

19.
如果黄葉村還活着,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北京展出,一定深感欣慰。一九八八年十二月,《黃葉村遺作展》在首都畫壇引起的轟動,更是他本人未敢期望的。全國文化界、美術界的許多名流都參觀了晝展,認爲黄葉村是繼近代名家黃賓虹之後,安徽又一位有造詣的大畫家。“竹癡”黃葉村原名黃厚甫,一九一一年生於蕪湖漁港一個裱畫師的家庭,從小就隨父親學畫和裱畫,奔走於城鄉之間。江南的錦繡河山賦予他靈性,  相似文献   

20.
想在一日之內遍覽中國五十多個民族的萬般風情,在以前只能是一個夢想。但一九九一年十月一日建成開放的廣東深圳“中國民俗文化村”却把這個夢想變成了現實,為國內外旅遊者又提供了一個最佳景區。 這個民俗文化村是中國第一個薈萃各民族藝術、民俗風情、民居建築和自然景觀於一體的大型文化遊覽區,也是世界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