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性在于理论的彻底性,在于科学地解释和论证现实问题,更在于有效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坚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灌输和说服方式相统一的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徐敏峰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12):150-151,158
在全球化的今天,人类已经步入了风险社会,西方的许多社会学家相继阐述了他们对现代风险社会的理解。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看,风险源于实践的本性,实践的发展推动着社会发展,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人类实践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趋势的客观后果是使原来由实践引发的局部的、区域性风险转化为世界的全球性风险。风险社会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历史性后果是客观的历史存在,它告诉我们,风险社会仅仅是和人类历史发展一定阶段相联系的社会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理解现实的经验的方法是直观方法与辩证法的统一。借鉴现象学理论,我们认识到,马克思、恩格斯经验的方法是在理论与直观、直观与实践、理论与实践、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等张力关系下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它清晰而如实地描述了人类解放的道路,鲜明地肯定了从事感性活动的人的主体性价值,并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现实的经验方法,就是要在科学认识人类历史发展本来面目的同时,以实物的方式完成改变世界这一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4.
坚持与时俱进的重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 《理论前沿》2002,(16):46-47
1.坚持与时俱进是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新境界的基本保证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从客观实际中产生又经过客观实践检验的真理,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也必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教条,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所以,只有不断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实践,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永葆青春活力。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的一条就是坚持与时俱进。首先,坚持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有划时代意义的。韦弋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它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八十年伟大实践的历史经验,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光辉思想的科学内函,有针对性地回答了当代中国和世界根本性的重大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是统一全党思想行动的纲领性文献,特别是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品格和推进创新的要求,寸我们理论工作和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以科学的实践观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原则。依据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科学技术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它不仅作为客观的知识、工具和手段,同时也根源于人类需要,渗透着价值选择。科技与价值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存在。  相似文献   

7.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党行动的理论基础,建党八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理论基础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发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逐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命题,研究和实践这一命题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方式,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物质世界的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人类实践整体的一个子系统,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青年学生群体特征的变化,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实效的问题日益突出,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前,一场处理和解决“法轮功”问题的思想政治斗争正在全国普遍展开。我们在引导人们充分认识“法轮功”政治上的反动性的同时,还要深刻揭批其歪理邪说的荒谬性。只有从理论的高度看问题,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识破李洪志及其操纵的“法轮功”组织的险恶居心,我们才能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场国内外敌对势力同我们党争夺群众、争夺思想阵地的严肃政治斗争。一、坚持无神论教育,破除迷信邪说辩证唯物主义主张无神论。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宇宙间的一切都起源于物质,人类是猿类的一部分演化而来的,人类社会是整个统一的物质世界中…  相似文献   

10.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智慧结晶 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指出:“八十年的历史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我们党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这条最基本的经验是党和国家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向我们提出了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学习、宣传、贯彻好科学理论的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理论的生机所在、活力之本.在当前的形势下,不断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引向深入,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在理论联系实际、做好结合文章上下功夫,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用十七大精神指导实践、指引我们的各项工作,推动各项事业站在高起点,瞄准大目标,实现新跨越.  相似文献   

12.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基础理论。实践理论的凸现反映了时代的需要。哲学研究的重点,应由以往的认识世界的规律,转向研究改造世界的规律(即实践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实践的根本规律。实践过程是真、善、美三者的统一。实践过程中意志、信仰等非理性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实践性。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最重要的是坚持实践理论不动摇  相似文献   

13.
实践,是指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实践观。无论是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实践可以检验理论的正确与否,也可以推动理论的发展。因此,实践以及如何正确实践是我们每一位领导干部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只有形成了科学的实践观,才能更好地指导实际、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14.
建构统战学原理体系的几点浅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一战线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力量的政治联盟及其实践活动,是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工具,它是作为客体形态和实践过程而存在的。统一战线本身不是理论,而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 统一战线理论则是作为人们主观认识过程的理论形态而存在的,是关于组织和领导统一战线实践活动的科学。所谓科学,是指反映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知识体系。统战理  相似文献   

15.
现代人才应具备现代的科学思维方法。思维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在对客观事物形成表象、概念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因而也同时决定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回顾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方法论上经历了“整体──分析──系统”这样一个螺旋式的发展过程。在古代,人们的思维方式是混饨的整体思维方法。这是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范围极其狭窄,以及受当时人们智力水平低下和极端缺乏观察认识世界手段的限制,决定着人们只能…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在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既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需要,又是推动社会实践的需要。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以及取得的丰硕成果已表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中国革命与  相似文献   

17.
制度理念是制度系统的重要层次和方面,涉及制度的性质、功能、价值及变迁规则。邓小平制度理念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制度学说与当代中国制度变革创新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制度文明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对邓小平制度理念论做一初步探讨与研究。一、邓小平制度理念论的产生。社会制度是决定社会能否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与机制,它制约和规定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同时,它又以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与成果的形式存在,并处于经常的变革与运动中。当今世界各国的实践表…  相似文献   

18.
依据民间规则的民间治理,是人类社会有组织活动的原初方式和基本方式。说它是原初方式,在于人类跨入文明时代的大门之前,国家与社会、公权与私益的分野尚未脱胎,自然对象的庞大有力、私人力量的渺小不计迫使人们"成群结队、抱团取暖",否则,人类永远是自然的奴隶,并只能如萨满世界的人们那样匍匐于山川湖泽、膜拜于鱼虫草木,所谓"威武不能屈"的主体精神只能在对象压抑下不得伸展。说它是基本方式,在  相似文献   

19.
论创新的社会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新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社会本性。人们通过创新,造就出崭新形态的物质价值和认识成果。作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种基本途径,人类所进行的创新永无止境。创新推动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不断地演进。一个民族是否具有活力,就看它是否能够不断创新,适应形势的变化和世界的发展,以超常规的状态前进。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走改革创新之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这样才能迎头赶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20.
科学是人类高级的认识形式,它的直接目的不是生产物质产品,而是描述、解释和预言现实世界的现象过程及其规律,对客观世界作出理论表述。科学是人类实践的知识,而技术则不同于科学,它是与人们的实践活动直接联系着的实践的手段和方法。我们日常所说的科学技术中的科学所指的是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技术则指的是各种具体的工程技术的总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