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再保险,作为保险的保险,是保险行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同保险起源于海上保险一样,再保险也起源于海上保险的再保险,后来发展至火灾保险的再保险和人身保险的再保险以及其他财产保险的再保险。再保险和保险一样,对分散风险,保障经济和稳定社会方面起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英国的再保险法律制度,除少量受成文法调整外,绝大多数是普通法中的判例制度。经过长期积  相似文献   

2.
保险制度是商业贸易的产物,保险的基本职能之一在于分散风险,即基于投保人与保险人的约定,投保人交纳保险费,当被保险人遭受损失且该损失在承保风险范围内时,由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但在保险实务当中,时常出现保险人拒绝承担保险责任、被保险人得不到救济补偿的情形,因而确定保险人何时开始承担保险责任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乎被保险人能否获得保险保障,也影响着保险人合同主要义务的履行.本文旨在论述实践中保险责任开始的界定以及与此相关的法律争议,从而提出完善保险责任规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法律书签 保险 保险(Insurance),意思是稳妥、可靠的保障.在法律层面,保险就是一纸合同,关于风险的契约行为.但在经济活动中,保险涉及所有关于风险的安排.过去,人们通过血缘方式建立一个巨大的风险防范系统.现在,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依靠契约、商业交易、金融系统完成一个人与整个社会的风险安排.  相似文献   

4.
保险利益原则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积禄 《法律科学》2005,23(1):75-82
保险利益既非经济利益也非关系利益更非法律利益 ,而是指可以转嫁的不确定的风险。财产保险利益以可能损害为量化标准 ,人身保险利益以合同当事人的约定为依据。保险利益的主体应当是被保险人而非投保人。保险利益原则的确立是保障保险活动健康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廖瑛 《法学》1997,(12)
保险业的风险因素及其防范对策廖瑛一、保险业的风险因素分析保险企业的风险因素是指一切能够促使或增加损失发生率和程度的事件。保险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是错综复杂的,既有自然风险,又有意外风险,也有人为风险。归纳起来不外乎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两个方面:(一)保险...  相似文献   

6.
漫话保险法     
保险是投保人将特定的投保标的,请求保险人予以保障,按期向保险人支付一定的保险金,一旦遇到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等,致投保标的遭受损害,保险人负经济赔偿之责.保险事业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经济发展的产物,建立最早的保险是海上保险,它是伴随着海上运输而产生.据历史记载,经营保险事业最早的是中世纪意大利伦巴特商人,经营的是运输保险.保险法嚆矢于一三六九年的热那亚法令.一六  相似文献   

7.
经济学理论对于研究银行保险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它们不但给出了银行保险存在的条件,更为其发展提供了理论研究依据和基础。伴随着金融制度从分业走向混业而出现的银行保险只有在收益大于成本的条件下,才能同时经营,进而实现混业经营状况下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分散风险和协同效应等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8.
准确界定保险事故数量直接决定着被保险人可获取的保险金数额。对此,保险法理论与实务中主要存在五种不同的方法。其中,效果法与责任触发法有悖保险法理,无法实现给予被保险人最大化补偿的终极目标,不宜采行。独立风险法虽较为契合保险机理,却不具有可行性,存在否定保险法独立价值评判的倾向,因而也不应采行。责任事故法则是对保险法中因果关系判定标准误解的产物,故而我国应采取更加符合被保险人合理期待的近因法。  相似文献   

9.
当前,随着商业保险的日益普及和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保险的意义和价值,保险作为一种分散风险的经济补偿制度,在稳定人民生活、为社会保驾护航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一些犯  相似文献   

10.
现代经济社会,风险无处不在,而保险是进行风险分散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样,实施船舶抵押贷款法律行为的双方当事人也密切关注相关保险以实现转移潜在风险的功效。为保证该功效实现的可能性和公平性。应细究涉及抵押贷款船舶保险的以下法律问题.以分清权责。  相似文献   

11.
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酒后驾车险引发了实践中的广泛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酒后驾车可否投保商业型保险。当今酒后驾车险已经成为风险社会需求的产物,在民事损害赔偿制度的归责原理中,社会公平导向日渐形成侵权行为的体系。责任保险具有填补第三受害人损失的利他属性,其可以激励侵权行为法监管社会风险。酒后驾车险发生保险事故时,每次的赔偿均实行30%的绝对免赔率,此类由保险公司与被保险人共同承担风险的契约条件,强化了被保险人的责任意识,也抑制了道德风险的发生率。从理性人的视角而言,在商业型保险中,酒后驾车险应有助于化解风险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论加强保险业监管的法律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我国保险市场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非均衡性增加了保险市场的风险,业务机制建设跟不上业务的发展,使保险市场的风险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同时法律意识与保险监管立法的不均衡也是保险市场风险产生的原因。作者提出加强保险监管的建议:在立法上明确保险监管的原则、监管的重点、方式和模式;确认保险公估制度和规范精算师事务所;加强保险监管的基础性建设,健全保险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保险行业协会,构建同业自律机制等  相似文献   

13.
风险分类,是现代商业保险的重要特征之一,具有经济上的正当性。然而,在现代社会,评价一项风险分类是合理的区分对待还是不公平的歧视,已不能仅仅以统计数据或精算为依据,而应考虑保险的社会功能、盛行的社会伦理观念等。如何对风险分类进行规制,最终取决于利益权衡和公共选择。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这对于分散风险、消化损失、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令人困扰的是,与保险业的发展相伴随,保险诈骗犯罪也越来越猖獗。“保险欺诈已被确定为当前对保险业盈利构成威胁的最大部分”。①保险业亟需法律特别是刑法的保护,然而现  相似文献   

15.
一、法律规制保险资金运用的目的 “保险从经济关系上讲是一种经济补偿制度,它以大数法则为基础,根据合理计算的原则,聚集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用于补偿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或对个人因死亡、伤残、疾病及生存到某一特定期限而给付保险金。保险从法律关系上讲则是一种合同行为,即一方当事人通过合同约定,以交纳保险费的方式,将自己可能遇到的风险带来的损失转移给另一方承担的行为。”①可见,保险无论作为一种经济补偿制度还是一种合同行为,都是以投保人一方(包括被保险人和保险受益人)的利益为本位的。他们之所以…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尚未褪去,我国外贸出口形势严峻,出口信用保险是政府帮助企业规避出口风险的重要对外贸易政策工具,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制度掣肘外贸企业出口业务的几大问题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为重要的是借鉴国际经验实行"双轨制",打破出口信用保险垄断经营机制,引入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短期业务经营,促进中国信用保险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巨灾保险试点运营以来,在取得了一定的巨灾风险管理成效的同时困难也不断出现,因此,如何进一步推行巨灾保险,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论述以巨灾保险转嫁巨灾风险与自助、互助、公助的理念相契合,巨灾风险之"公众性"和"社群性"决定了巨灾保险政府介入的必要性和有限性,巨灾保险与大数法则的矛盾及其化解,巨灾保险试点运营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18.
农业保险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保险作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农业科技、金融、保险),为世界各国所重视,成为农村经济的"稳定器"和"助推器".农业保险由于在保险标的、可保风险、保险利益、理赔等方面有其特殊性,决定了应建立专门的农业保险法律制度.我国在农业保险的制度构建中应特别谨慎,首先应对农业保险进行准确定性;其次应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合理确定立法宗旨;再者应总结以往办理农业保险的经验与教训,对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功能作用准确定位:最后政府还有必要在现有的保险监管机构下面设置专门农业保险监管机构对农业保险进行监管.  相似文献   

19.
马宁 《河北法学》2012,30(9):128-138
存款保险人对于再保险的需要较之普通商业保险更为迫切.除可籍引入商业再保险机制分散其承保风险和提升其承保能力外,商业再保险人亦能为存款保险人提供中立的市场主体对各投保银行风险水平的评估结果.该结果对存款保险人准确估定保险费率极具参考价值.其还有助对投保银行施加外部市场约束.直接风险定价、相对风险定价,以及相对风险监管三种再保险定价信息利用方式各有利弊.一国的选择应当依其自身引入再保险制度时希望达致的主要目标、存款保险人职能定位、存款保险人履行职责能力等要素决定.就我国而言,采取相对风险定价方式是一个较为妥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风险的逐步增加,保险这一新兴产业在我国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但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保险诈骗也越来越猖獗。我国在立法执法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对保险诈骗相关知识的宣传还不够,针对犯罪本身增多的原因,本文提出了一些防范和减少保险诈骗的建议,希望能够为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