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3月16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发布命令组建俄罗斯国防部,并自任国防部长,开始了俄罗斯的建军进程,从而也正式宣告了原苏联统一武装力量的彻底分裂,俄罗斯的这一举动立即引起了独联体各国乃至世界的关注。一、俄罗斯建军的原因自从去年底苏联解体后,原苏联的军队以独联体“联合武装力量”的名义得以暂时保留。俄罗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力主建立一支统一的武装力量,并一再宣称不会建立本国的军队,即使要建军也将是独联体成员国中的最后一个。那么为什么俄罗斯突然宣布要组建自己的  相似文献   

2.
7月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说,目前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的问题正变得更加迫切,俄罗斯和美国应就这个问题积极进行对话。俄总统普京再次签署命令,解除了六大联邦区调查局局长的职务。5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通过新的反恐法修正案,批准总统动用武装部队和特工人员到境外从事反恐行动。6日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文章称,根据俄罗斯统计部门的最新数据,从2005年4月到2006年4月,莫斯科居民人均年工资比上一年度增长21%。  相似文献   

3.
苏哈托掌管下的武装部队———印尼新秩序政权的基石沙林·沙易德著刘艺译1990年,印尼穆斯林知识分子协会(ICMI)在苏哈托的支持下宣告成立。伊斯兰教师阿联合会(NU)的领导人、政治活动家阿卜杜拉赫曼·瓦希德把此事解释成是苏哈托在印尼武装部队(ABRT...  相似文献   

4.
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各国军队状况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现将独联体一些国家军队的基本情况作一简单介绍: 俄罗斯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各国纷纷组建本国军队。1992年3月16日,俄总统叶利钦颁布组建俄国防部的命令,5月7日,俄军正式宣告组建完毕。 据俄官方公布,1992年组建时总兵力编制员额为282.2万,目前为170万。俄国防委员会秘书巴图林称若把编外人员,如内卫部队,边防军等列在内,俄军实际人数大约  相似文献   

5.
当代俄罗斯经济思想在破除苏联时期的教条主义后有了极大发展。从1991年苏联解体到1997年金融危机,围绕着经济转轨、克服经济危机、启动增长进程等问题,俄罗斯经济学界开始吸收西方经济思想,试图通过学习和引进西方经济理论尤其是货币主义理论,为解决当时紧迫的经济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依据。但由于现实经济状况没有得到改善,俄罗斯经济学界对西方经济思想能否解决本国严峻的经济问题产生了怀疑。从1998年至今,俄罗斯经济学界开始注重从本国传统经济思想中寻找智慧源泉,并广泛引进西方各流派的经济思想,试图通过将西方经济思想与本国思想传统结合起来,找到适应本国经济现实的发展之路。至此,俄罗斯经济思想开始呈现出多元发展、相互交织的局面:新制度主义强势兴起,政治经济学悄然回归,传统经济思想复活,货币主义的理论影响力下降。代表各种流派的经济思想相互撞击,纷纷提出振兴俄罗斯经济的政策主张,对政府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倾向于新制度主义的社会市场经济思想获得主流经济学界和政府经济主管部门的认可;但货币主义的影响力依然存在,对财政、货币、产业等诸多领域仍有很强的政策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1991年10月30日,前苏联外长潘金敲响木锤,宣布马德里中东和会的开幕,由此揭开了冷战后中东和平进程的新篇章。一个月后,苏联宣告解体、俄罗斯作为继任国加入了这一和平进程。由于历史的惯性,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俄罗斯基本上继承了前苏联在中东和会前  相似文献   

7.
1月1日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兰未能就天然气问题达成一致,俄方开始降低通往乌克兰天然气管道的送气压力。3日俄罗斯副外长阿列克谢耶夫在刊登在国际文传电讯社网站上的访谈中说,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俄罗斯与中国关系的发展达到了两国关系史上的最高水平。4日震动整个欧洲的乌俄天然气争端宣告结束。经过艰苦谈判,双方签署了一份为期5年的供气合同,约定以“俄  相似文献   

8.
当1991年原苏联解体的那天,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上原来飘扬着的“斧头、镰刀、红底”的苏联国旗缓缓地降下来,取而代之升起的是旧沙皇俄国的三色旗——自上而下是白、兰、红三色。1993年叶利钦总统宣告,俄罗斯的正式国旗就是这面旗子,而国徽则是沙俄的双头鹰,国歌也是十九世纪俄罗斯作家格林卡作曲的沙俄国歌,不过因为歌词内容是歌颂沙皇的,所以不用歌词,只用歌曲。 然而,根据俄罗斯的现行宪法,这个问题必须经联邦议会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才能生效。换句话说,叶利钦的宣告尚不能成为合法的决定。况且从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
1997年,在美国主导下的北约东扩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宣布接纳第一批东欧国家加入北约。尽管北约—俄罗斯就此问题达成了协议,但俄罗斯对本国安全空间的被压缩和国际战略地位的被削弱,仍然充满了戒心,并通过全方位的欧亚外交,拓展外交回旋余  相似文献   

10.
人权在冷战后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人道主义干涉、保护的责任等新概念。围绕这些概念以及人权与主权关系的激烈争论,不仅反映了各国人权观念上的差异,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各国的人权观。俄罗斯的立场和做法反映了其人权观念的变化。在主权范围内保护本国公民和外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已成为俄罗斯的重要人权观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落实。而保护在境外的本国公民以及他国公民的人权观念,在被俄罗斯逐步接受的同时,却也成为俄罗斯武力介入地区危机的正当理由之一。在俄格冲突、乌克兰危机和叙利亚危机中,俄罗斯在解释其武力直接介入危机的原因时,都使用了人权保护的相关概念,也反映了其人权观念的变化。俄罗斯人权观念的变化影响了其介入危机的方式,也影响了俄罗斯的对外政策和外交行为。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国内外围绕普京时代的俄罗斯民主问题产生广泛争议。争论焦点在于俄的民主模式、进程和发展趋势。俄罗斯已经具备了民主的基本要素,但尚不是发达的民主。俄罗斯发展民主的历史尽管很短,但其成就值得充分肯定。俄罗斯不太可能回归到专制制度,而更可能在民主框架内发展。无论将俄罗斯民主冠以何种名称,都是普京正在引导俄罗斯探索的一条独特的、有本国特色的民主政治道路。  相似文献   

12.
国际金融危机对俄罗斯产生了深远影响。危机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俄罗斯所处的战略环境,恶化了俄罗斯的经济状况,使俄罗斯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更具紧迫性,同时也影响了与中国的双边贸易。这些影响又间接作用于俄罗斯的对华战略,主要表现为:俄罗斯对华借重、合作领域有了新的方向,对华战略中更加突出经济因素的作用,调整对华经济战略,力图改变单纯依赖能源出口贸易结构,进而稳步提高双边贸易额,减少与中国的贸易逆差。在今后,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以及俄罗斯本国经济发展情况的变化,俄罗斯对华战略也将发生进一步的调整。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文明定位的不确定性,是千百年来困扰其身份认同和国家发展方向的难题,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再次面临这一难题并重新抉择。新欧亚主义政治哲学在俄罗斯多元化思潮的激荡中脱颖而出,其强大生命力在于,它在文明论和地缘政治学层面上,较合理地回答了俄罗斯文明定位不确定性的难题;并在深厚哲学建构的基础上,提出反抗西方文明普世论和国际政治旧秩序、重塑俄罗斯文明和国际政治新秩序的新构想。以重塑俄罗斯文化共同体的方式重塑俄罗斯文明,对俄罗斯本国的国家认同是一种建构性力量,但它一旦超越国界就容易引起国家间或区域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4.
双方同意,当两国武装部队相互认为出现对于双方均为有利的情况时,菲律宾武装部队可以使用美国基地,美国武装部队可以使用菲律宾军事基地。  相似文献   

15.
2020年以来,俄罗斯周边形势突变,发生在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纳卡等地的动荡,引发了人们对于俄罗斯如何反应、作何考虑的重点关注。本文作者指出,俄罗斯对于周边地区仍然高度关注,但是重点不同,白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两个国家的安危与走向,直接关乎俄罗斯的核心利益;其他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态势,对俄罗斯则不具有同等的意义。作者认为,自乌克兰危机以来,俄罗斯对周边地区的外交政策和行动,已经发生了改变,不是帝国式对周边事务到处插手的做法,而是根据自身的利益考量,有选择地、以不同的参与程度加以应对。俄罗斯权衡自身目前的实力与利益,在处理周边事务方面的目标和优先只有一个,就是确保本国安全,而非建立某种周边地区秩序。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与越南的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本文试图以历史为线索分阶段地分析苏越、俄越之间关系的演变,以期对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一个较全面、清晰的了解。 一、苏联与越南的关系 1.斯大林时期:隔岸观火 1945年八月革命宣告了越南民主共和国的诞生。然而,仅仅在20天之后即1945年9  相似文献   

17.
在不久前的伊拉克战争中,尽管反战的浪潮高涨,但世界各国都没能制止战争的发生。俄罗斯转而采用软制衡的策略,牵制美国的单边主义,争得本国的生存空间和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政坛上以总统叶利钦为代表的执行权力机关和以议长哈斯布拉托夫为代表的立法权力机关的斗争,伴随着社会上支持和反对叶利钦两大政治力量的对抗,已经进行了好几个回合。这场较量并没有因为叶利钦在4月25日的全民公决中得到58.7%的支持宣告结束而是围绕新宪法的判定开始了新一轮的搏击。为什么在1991年“8.19”年事件中  相似文献   

19.
1991年8.19事件后叶利钦宣布停止苏共和俄共的一切活动,解散其组织,没收其财产。执政70多年的共产党从俄罗斯政坛上消声匿迹。但是部份共产党员不服叶利钦的禁令,一些人民代表也认为叶利钦的命令不符合宪法。1991年12月有36名俄罗斯人民代表诉诸宪法法院,指控叶氏命令违宪。经过审理宪法法院于1992年11月30日作出裁决,认定停止苏共和俄共的活动是符合宪法的,但禁止以区为单位的基层组织活动是违反宪法的。这实际上为共产党恢复活动开了禁,为此俄共积极筹备重新建党。1993年2月俄共举行第二次(重建和联合)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俄共重建并选出以久加诺夫为中央执委会主席的中央机构。3月俄共正式向司法部登记。俄共恢复活动在俄罗斯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  相似文献   

20.
读家     
《新民周刊》2012,(32):18-21
环球热点A俄罗斯把官员子女留在国内上学继月初俄国家杜马议员提交一份新法案草案,建议禁止本国官员和议员拥有境外不动产、海外存款和外国公司股票后,统一俄罗斯党团议员近日又向国家杜马提交一份"公务员法"修正案,提议禁止国家官员子女到国外留学,目的是为了增强俄官员的爱国心。据俄罗斯《晨报》报道,该修正案于8月7日提交,国家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