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野很小的时候,从她奶奶那里学会了一套评判标准,那就是,害虫和益虫。有天我正吃饭,她突然从旁边飞身而出,口中大喊一句“害虫,打死”,然后一只飞蛾就被她拍死了。 我大吃一惊,说:“我去,小野,这是不对的。” 这句话的结果就是,小野又学会了一句“我去”。  相似文献   

2.
按摩女阿英     
汪波 《新东方》2000,(4):29-29
在东北一月多,业务没谈成,却认识了阿英。阿英二十六七岁,很白净,轻声细气,说话很好听。阿英是个按摩女。她话不多,但长时间地沉默会让她难受,于是我知道了她一点点情况。与大多女孩不同,她说话从不重复,只有这几句说过两次:钱越来越难挣,人越来越难伺候,男人把小姐教得越来越贱,小姐把男人宠得越来越坏,这碗饭也是吃到头了。有一次我开玩笑:“你怎么从不说男人的坏话?”可最后一次去桑拿我问她手臂上一块青紫哪来的,就听到她骂:“你们男人都是猪!”  相似文献   

3.
在网络上厮混久了,对那些网络语言也就熟悉起来,时不时还会用上几句。比如看到别人写的好帖子,我也会说上一句“8错8错”;  相似文献   

4.
辽宁大连女孩小娟今年二十出头,3月,她在网上聊天结识了朱某。小娟对朱某说,她一直有个梦想,想找个男朋友带她去环球旅游。朱某本是外地来大连的无业人员,在一家补心班学了几天韩语,会几句简单的对话,  相似文献   

5.
第三者设置的死亡陷阱○韩明强一“小姐,下班了?”李丽芬站在一路电车站候车的时候,后面突然传来一个男人的问候。她回头一看,见是一位年龄与她相仿,长得有几分英俊的陌生男子,便随口说了句:“我又不认识你。”谁知那男子自作多情地一笑说:“相逢何必曾相识。”听...  相似文献   

6.
中午买了个冰冻鸡兴冲冲赶回家,想让妻子高兴一下。却见她还躺在被窝里,问她是否“欠安”,她冷冷地说病了,头又理到被窝里。无奈,只能自己下厨掌勺。杰作一小时后出来了,揭开锅盖,儿子却摇着鼻子嚷道:“怎么这只鸡支哄哄的。”他边说边到妻床边告状。妻子来到热气腾腾的锅前,朝里一脉,惊呼:“你怎么连肚子也不破洗一下就下锅了?”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忘了破胜开肚清洗五脏六腑就整个儿下了锅。我摇头只叹太糊涂,儿子又问我你还忘了什么,我想想没什么,他提醒我:“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一下便了,今天是妻子40周岁生日,怎么…  相似文献   

7.
文化的魅力     
文化的魅力肖静我在苏州最早认识的“老外”是加拿大的爱玛女士,第一次见到她,她就告诉我她热爱中国的文化,她是冲苏州的文化而来。一到中国,她就浏览了苏州所有的园林,其中有几个园林的名字我这个“老苏州”还没有听说过。她说,苏州不能去和国外比高楼、比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个体户大都是发财忘本的人,我以前也这么认为。可是在镇中路上建设银行门口前那动人的一幕,使我改变了这种看法。一个闷热的下午,烈日当空,行人直往树荫里钻。我吃过午饭,急急忙忙地去买绘画颜料;忽然,呜呜的哭声把我引到银行门口,当时那里围了许多人。我拨开人群,只见一个年过花甲的阿婆边哭边用干瘪的手擦眼泪,嘴唇颤抖地说着:“咂呀!这可怎么办哪!唉……”我只觉得阿婆很可怜。阿婆哭得更伤心了。旁边几个老阿婆安曼她说:“唉,别哭了,哭了钱也不会回来。”说着就各奔东西了。“丢了钱?啊哈大棒了!啊明……”几个…  相似文献   

9.
经朋友介绍,有缘结识了很多国画爱好者。在每次的聚会中,他们都会边作画边聊着最近遇到的一些事情。林晨,虽然只见过四五次,但在去年的一次聚会中,他便向我讲起了他的一段颇有纪念意义的采风经历。虽然说,有点业余的他此行并没有画出几张拿得出手的“力作”,但是,其中的一件小事儿倒是让他回味至今,逢人便会唠叨上几句。  相似文献   

10.
坚冰 高文是长女,下面有3个弟弟。母亲性情暴躁,父亲因为她是女孩而溺爱她,从来不要求她干家务。高文指挥3个弟弟干家务,稍不听从,就像母亲那样打骂他们。父亲从来不责骂高文,倒是经常责骂几个儿子,高文认为父亲忽视了她。为了引起父亲注意,她告诉父亲她偷了同学的笔,父亲却只说了一句“以后别这样了”。高文非常失落,她由此得出结论:父亲不在乎她。  相似文献   

11.
师妹     
张军明 《人民公安》2006,(14):45-45
我还没有回到故乡的时候,警校一小师妹就在我家乡上班了。她家是南疆的,父亲是很久以前含金量很高的老牌大学生。我和她本来不相识,因为她哥哥和我同一区队,又是上下铺,她经常来找哥哥,所以就认识了。我调回来,刚好接她的位置。交接完了,晚上我加班,她也来帮忙。边干活边告诉我  相似文献   

12.
开心一刻     
《人民公安》2012,(13):64-64
耳背的老太太 一日我朋友坐公交车。她看见一个老太太站在她旁边,拉拉老太太的衣袖,小声地说了句:"您坐。" 耳背的老太太坐下后,说了句:"多好,多漂亮的女孩子啊,可惜是个哑巴。"  相似文献   

13.
特别的日子     
女朋友芬终于答应了我,今年夏天请假一起回我家,得到这个承诺可真不容易,因为她不愿意我请假,况且一个月的时间,她说“很长很长”。这个理由使我一度怀疑她是否真爱我,真爱一个人,是巴不得天天与他在一起呢。不过,现在好了,她总算答应,我心头一块巨石落地,心情无比快乐。刚才站在岗亭上还一不留神从嘴里哼了句歌儿,被班长训了一句,但训得我乐呵呵的。“嘟嘟嘟”,手机响了,低头一看,芬发短信过来:“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请你过来陪我吃晚饭。”今天是什么特别的日子呢?她的生日?不会,她是腊月初十生日;我俩认识的纪念日…  相似文献   

14.
于梅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当我问到于梅的情况时,小段居然反问了一句,令我很吃惊。她说:“你要打听哪个于梅?”“难道还有好几个于梅不成?”“对啊,”她说,“我知道有打工的于梅,拉广告的于梅,当报纸摄影记者的于梅,给我投过稿的于梅,最后是,给人做婊子的于梅———这话是别人说的。”“她们是不同的五个人吗?”“又是又不是。你到底想知道什么?”我多少明白了小段的言外之意,便笑着问:“我想知道她长得什么样?”“我就知道你准问这个。你们臭男人!我的回答是:无可奉告。因为没见过。”“我听你的话怎么这么别扭,酸溜溜的。…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和几个朋友在茶馆里边喝茶边聊天,说家常便饭,谈工作感受,聊社会风气,大话美国打伊拉克,小议朝鲜核武器.无所不聊。你一言我一语,说到共鸣处大家开怀大笑.好不开心。人家说笑一笑十年少,你还别说大家在一起闲聊开怀大笑,  相似文献   

16.
学会宽容     
一天下午,我来到教室,忽然想起要用剪刀,便到书桌里找,可是剪刀却不翼而飞了,书桌里乱糟糟的。我想,一定是同桌拿了。我转过头问:“你拿我的剪刀了吗?”她小声地回答:“没有。”我不信,便想搜她的抽屉。她不肯,我便说她做贼心虚,还狠狠地骂了她几句。无奈,她只好打开抽屉找了起来,结果没找着。我不甘心,要她再找一遍,还是没找着,她说:“你也找找吧。”我打开自己的抽屉找了起来,刚要说没有,剪刀便出现在我面前,我的脸刷地红了。同桌并没有责怪我,只是提醒我遇事要冷静。一方宽容,另一方也会受到感动和教育,这事以后,我俩的友谊更牢了。在生…  相似文献   

17.
喻向午 《政策》2008,(12):50-51
7月下旬的一天晚上,我跟母亲打电话。还没有等我说什么,母亲就焦急地对我说,麻烦了,电视机坏了,马上就是奥运会了.这可怎么办?母亲对奥运会很上心,奥运火炬开始传递,她就一直在关注。有一次,我告诉她,在武汉传递的时候,奥运火炬要从我们办公楼临近的东湖路上经过。听了我这话,她一度打算来武汉看火炬传递.她说,我一个老太婆,不能挤,就站在你们楼上看。  相似文献   

18.
当警察的滋味韩明强当这是一句大实话。我当刑警不久,在侦破一起强奸案后就有了这样的感受。一天下午,队长交给我一封信─—一位女中学生写来的报案信。信中说,她的一位16岁的女同学陈某在傍晚放学的路上被歹徒拦截,惨遭蹂躏……信不长,却如一块重石压在我的心上。...  相似文献   

19.
《精神文明导刊》2001,(3):32-34
几个月以来,新闻界连续发表了不少表彰我们出租汽车行业和出租司机的报道,在电视播放了我在上次报告会上的发言之后不久,我在方庄小区内拉了一位40多岁的女乘客,她上车后,告诉我去北大西门。车开不久,女乘客忽然对我说:“于凯师傅,请您给我一个塑料袋。”我听她直呼我的名字,不禁一愣,就问她:“您是晕车吗?”“不,我要放些杂物。”  相似文献   

20.
人的美好,最怕沦陷。《百喻经》里讲到一个故事。有个男人,娶了十分漂亮的妻子,他很爱她,情深意切。然而,妻子却有了情人,想抛弃丈夫。于是,她悄悄跟一个老婆婆商量,说我要离家出走了,你买一个女尸,等我丈夫回来,就说我死了。果然,老婆婆趁她丈夫不在家时,买了个女尸放在那儿。等她丈夫回来,老婆婆说,你媳妇死了。丈夫信以为真,伏在尸体边哭了许久。后来,他把尸体火化后,拣了几块尸骨放在布囊里,日夜怀抱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