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热闹的新年,在爆竹声的伴随下来到人间,各种过年习俗让人意犹未尽。而大师们的过年习俗,则更让人如嚼橄榄,回味无穷。老舍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对北京的过年习俗记忆犹新。在老舍印象中,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他在《北京的春节》中写到,孩子们准备过年,要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  相似文献   

2.
过年关     
正我小时候,大人们常说"年关来了",把过年说成是一个"关",总感觉就好像过不去一样,其实也没有那么难,无非是粉粉刷刷、洗洗涮涮,想起过年时可以敞开吃、放肆玩、大胆穿,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小时候,每逢腊月到来,我们就开始数着日子,天天都在盼望着过年。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讲,过年都是美好的。但大人们似乎大多都不这么认为,他们常说"年关来了"。把过年说成是一个"关",就好像过不去一样,显得有些忧  相似文献   

3.
<正>1月30日,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马晓光就近期两岸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由于此次新闻发布会恰逢临近己亥新春,他向两岸媒体记者朋友送上了新春祝福。春运期间全力保障台商台胞返乡过年春节将至,返乡过年成为众多台商台胞最关心的议题。对此,马晓光介绍说,为在春节期间使两岸民众往来,特别是台湾乡亲返乡过年更加便利,大陆有关方面已经  相似文献   

4.
<正>1月16日,春节前夕,像往常一样,林州市民政局局长王全东早上7:50准时来到民政局人民群众来访接待室接访。这时一对父女走进接待室,一眼就认出了对面的王全东,"王局长,快过年了,俺们今天就是来看看您,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谢谢您……""老郭,解决你们的困难是我们民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过年还有啥困难,一定要跟我说,这是  相似文献   

5.
我小时候是在乡下姥姥家长大的。每次过年,姥姥都会给我穿上她一针一线缝制的新衣服。穿着新衣服在镜子前照来照去,我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我总盼望着过年,因为过年就有新衣服穿,还有肉丸子吃。过年的时候,姥姥、姥爷会给我们每人分一份炒得香喷喷的花生、瓜子,还有甜甜的糖果。过年的那几天,是我们小孩子最幸福的日子。  相似文献   

6.
吕巧琴  林榕生 《台声》2024,(3):54-55
<正>“准备接妈妈来大陆一起过年,还邀请了很多台湾亲戚过来游玩,感受南岩村浓厚的过年氛围。”春节临近,陈柏菁选择继续留下过年。南岩村位于福建宁德福安市潭头镇,是陈柏菁入驻开展乡建乡创合作的一个古村落。这个春节,将是他第三次在南岩村过年。  相似文献   

7.
过年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日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期盼和计划。然而,在怎么过年的问卷中,并非人人都交出理想的答案。年俗:你怎么看?以一年一度的迎新辞旧为例,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就有多少种习俗。德国民众喜欢扮演鬼神,意在吓退冬天;英国民众则深夜起身打井水送亲友,意在祈福;希腊民众带着石头做客,表示给客人送来了金子;朝鲜  相似文献   

8.
<正>44%的受调查者怕过年55%的受调查者表示过年最怕的事情是去领导家"走动"47%的受调查者认为官员过年的压力来自于社会的不良风气62%的受调查者认为让官员不怕过年,需要全社会树立良好过节风气  相似文献   

9.
本期推荐     
<正> 过年了,心地善良的人们,都会想到穷人。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接班伊始就把百姓的冷暖放在了心上,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开展行之有效的扶贫帮困工作。贫困人群的存在是个不争的  相似文献   

10.
建国初期的安宁与幸福,就突出表现在这些民俗细节上。平时吃不上这么多鸡鸭鱼肉,过年时集中吃;平时穿不着新衣服新鞋,过年前尽量置办齐,正月里不买鞋、正月里剃头死舅舅,其实不正是人们力争过一个洁净的焕发新颜的农历年吗?除夕是迷人的,至今想起来都让我陶醉。大年三十一早,大人们忙活着做年饭,我作为未成年人,就可以穿上新衣  相似文献   

11.
年关将至,花钱在即。然而。有人视春节花钱天经地义,大把大把的花且亳不心疼;有人却抠抠捏捏,能少花就少花,只要有个好心境过年就算过了。  相似文献   

12.
过年挺累     
孔龙 《人民公安》2007,(5):60-60
真正让我和同事们欢喜的是,一个“春节”假期过去后,大家笑眯眯地说:“总算没出大事儿。”自从干上了警察这一行,我就不喜欢过年,因为过年挺累,眼睁睁地看着人家欢天喜地,心里憋得慌。老百姓  相似文献   

13.
贺敏 《今日海南》2006,(2):23-23
今年春节,三亚市崖城镇一间家庭旅馆迎来了江西“老”两家人。楼下一单间里住的是赵鹏旭和老伴顾翠梅,楼上右侧二间住的是女儿、女婿和17岁的孙女。千里迢迢来海南旅游过年,怎么选择住宿乡下旅馆?带着疑惑,记者请赵老的女儿赵小晚解开个中之“迷”——赵鹏旭和老伴是九江市的退休干部,此前已经二度来海南旅游过年。今年元旦,老人家与女儿一家计议,春节一同到海南旅游过年。起初,女婿刘纯波有些举棋未定,但经不起二老眉飞色舞地描绘在海南旅游过年的美好感受,也就跟着飞过来了。然而,刘纯波对住乡下小旅馆有点纳闷,劝老丈人搬到市区星级宾馆,…  相似文献   

14.
儿时的春节     
周骏 《今日海南》2011,(2):45-45
儿时,最巴望的,就是过年。 饱满的瓜子花生、花花绿绿的新衣裳、香喷喷的鸡鸭鱼肉……于我们都有着巨大的诱惑。在这种诱惑的作用下,几乎当第一枚落叶在窗前翻飞时,我们就会掐起指头,认真计算起距离过年的时间了。那份心情是急不可耐的,甚至梦里也时常反复着过年时的情形,常常笑着从梦乡甜蜜地醒来。  相似文献   

15.
春节即将到来,闸北区委宣传部部长陈永弟伯伯和办公室主任钮荣森叔叔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到我家问候我和我妈妈,还带了生活用品。在得知我今年要回家乡过年的消息,陈伯伯提议让我在上海过一次年。我好奇地想知道在上海过年和在家乡过年的区别,就答应了下来。没想到,第二天,陈伯伯就来电话告诉我春节里的安排。大年三十的晚上,陈伯伯带我去吃年夜饭;大年初一,则是钮叔叔带我去他家玩;大年初二是宣传部科长朱瑾阿姨带我外出游玩;大年初四,就去陈伯伯家。听了这么丰富的安排,我想,这个假期生活一定很丰富吧!  相似文献   

16.
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工会都在积极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活动,其中就有为就地过年保安队员送上的过年礼包,让队员们切身的感受到,他们的身在哪里,“娘家人”的牵挂就在哪里。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  相似文献   

17.
辞年     
没人给我辞过年,但有人给我父母辞过年。“辞年”是土家人延续了千百年的辞年习俗。土家人重情义,谁帮自己解除了痛苦,消除了灾祸,救了难,积了德,就会永记心头,每到腊月二十以后,总要提上一些礼品,踏着厚厚的积冒去答谢人家,这就叫“辞年”。辞年的礼物不在多,而在  相似文献   

18.
当前,“旅游过年”成为新潮流。但关于年轻人如何过春节、年味是否变化的关注与讨论主要在“形式”层面,尚未切入春节体验的核心实质。因此,既要对年轻人过年之“变”予以归纳,也要理解其不同过年方式中“不变”的文化意涵。在变化的层面,年轻人主动选择在旅程中的异城异乡过年,是家庭结构核心化、流动能力增强所致;追踪新媒体节奏,从线上狂欢转向现场欢聚,是注意力经济时代的引流效果;到他乡寻找年味,展现出年轻人守护乡愁的努力。而在不变的层面,不论在何地、形式如何,“要过年”依然是年轻人的共同诉求。在旅游过年中求新、呈现自我、表达情感、寻获归属和认同,体现出年轻人对传统春节文化价值的传承与追求,反映了中国式“文化春节”的魅力与活力。对于年轻人的春节文旅潮流,既要给予充分供给和满足,亦要恰当引导和有效推动。  相似文献   

19.
读者俱乐部     
《小康》2007,(2)
希望尝试新方式现在好多人都觉得过年的氛围越来越淡了,我觉得这是因为普遍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像过去,辛苦了一年,人们要等到过年才能聚在一起,吃点好的喝点好的。现在就算隔得再远,亲戚朋友想要见面也不算什么难事,平时想吃点啥也都能吃上,以前那种兴奋劲就似乎少了一些,过年也  相似文献   

20.
微观天下     
正用心留人"就地过年"今年春节注定不一般,因为疫情国家鼓励就地过年。为了引导更多人就地过年,让更多人就地过一个好年,各地政府和企业也是拼了:发红包、给补贴、发消费券等,甚至还有流动人口积分奖励、子女积分制入学加分……(据中国新闻网)【评论】"李育蒙":"就地"的背后其实是"善待",这是我们更应该体会的深意。"伏特":倡议"就地过年"需要更细致的服务。这要有关部门、企业、社会组织深入调研,提前谋划,针对不同群体为他们过节提供必要支持,才能让倡议更加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