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县域体制内的大龄女青年作为社会转型时期特殊类型的单身群体,其“被动单身”的婚恋困境是现代化进程与多元文化观念碰撞后产生的社会事实。基于此,通过对中部Y县的实地调研,借助社会行动理论的微观视角,建构县域体制内大龄女青年被动单身的四种理想类型,从对外与对内两个分析维度来阐释大龄女青年在被动单身后所采取的行动策略。研究发现,两种行动策略的叠加形成一种异变婚恋观,这种内隐性的婚恋观反过来会降低其婚恋行为的积极性,固化她们的被动单身身份,进而加剧解决婚恋问题的现实难度,而这个过程亦是县域体制内大龄女青年被动单身身份再生产的文化机制。基于此,建议地方政府、社会与家庭应发挥各自职能和优势,推动大龄女青年自主性作用的发挥,共同致力于该现实问题的有效纾解。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女性就业呈现出选择面窄、收入不高、竞争力弱等不利局面,而在大力提倡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下,本文通过对青年女性就业市场的分析,进而对职业教育中存在的性别议题进行讨论,并揭示其复杂性,对发展我国性别平等的职业教育与青年女性的职业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语境下中国青年新媒介婚恋观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介作为人类思想与价值的物化载体,对当代青年的社交婚恋的变迁起着巨大的变革作用.本文从后现代视域出发,考察当下中国青年婚恋状况及其后现代特质,并从青年生态个体、新媒介生态圈、社会价值伦理生态环境以及生态平衡对冲机制等维度,阐述青年新媒介婚恋观的构建与改观.  相似文献   

4.
王珍 《传承》2008,(10):120-121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细胞,对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说明代异性关系—父女关系对女性婚恋观起着很大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细胞,对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说明代际异性关系-父女关系对女性婚恋观起着很大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以河南省郑州市、洛阳市、新乡市的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医学院、新乡学院5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600名大学生为样本,调研影视作品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状况。结果表明:总体上影视作品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利大于弊。具体来说,影视作品对大学生的婚姻观产生有利影响,表现为大学生将人品修养作为首要选择,趋于选择年龄差距较小的配偶,对婚姻中出现的个性化行为持支持态度,对恋爱与婚姻二者关系的认知日益理性;但影视作品对大学生恋爱观和性观念也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表现为恋爱动机盲目,恋爱行为缺乏理性,性观念开放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7.
高莉 《求索》2013,(6):106-108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康德和黑格尔婚恋观的特点,指出了这两种婚恋观各自的优点及不足.以此来揭示近代西方婚恋观从物权关系到伦理关系的转向.力图说明这一转向的意义已经超出了对婚恋本身的理解,而具有理解人类自身伦理生存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国妇运》2013,(7):42-43
多年来,全国妇联与多家联合国机构在反对拐卖妇女儿童方面开展合作,并取得积极成效。其中"中国预防以劳动剥削为目的的拐卖儿童和青年妇女项目"启动3年来,已使超过240万儿童和流动女青年直接或间接受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南京市六所高校近50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研究,试图通过婚恋年龄,择偶标准,恋爱原因,经济支出等几个方面的调查来探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婚恋观和恋爱现状之间存在的异同。结果表明当代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及现状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如都在形成谈恋爱早而结婚晚的“早恋晚婚”的新型婚恋态度,而未呈现较大的差异。本文还就其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主要通过对王村青年择偶观、择偶标准、对离婚的态度、处理感情危机的方式等问题的实地调查,并对调查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农村青年婚恋观与人口外出流动具有强相关,婚恋观的群体差异与青年的外出流动时间呈正向显性相关。  相似文献   

11.
我国当代青年婚恋时尚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恋时尚随时代而动又反映时代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升,精神风貌焕然一新,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当代青年作为现今我国婚恋的主体,他们的婚恋观念和婚恋行为也随之流变,表现出新的婚恋时尚。  相似文献   

12.
利用Cite Space软件,通过对高产作者分析、核心机构分布、被引论文分析和关键词共现分析等研究手段,针对近三十年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与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所刊发的文献,对关于青年婚恋研究的371篇文献进行梳理。研究发现青年婚恋研究的关注度日趋增长;高产作者主要有吴鲁平、丁金宏、贾志科和风笑天等;此外,机构发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梯级式分布;按照研究关注的主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理论深度等维度,可大致划分为1992年~2002年、2003年~2013年、2014年至今三个时期。目前来说,国内婚恋研究在不同群体的比较分析、对部分青年群体的婚恋实践、对国外青年的婚恋研究的讨论、对理论的拓展和建构等方面仍相对不足。  相似文献   

13.
青年婚恋领域的法律、政策特点明显,比如法律层面提倡婚姻自由、注重对妇女儿童及老人的利益保护、反对家庭暴力,政策层面关注配偶及子女的医疗待遇、母婴保健以及家庭住房问题的解决,极大地影响和引导了青年的婚恋意愿,但因为存在一定的漏洞和不足,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现象及问题,关涉家庭稳定、家庭成员健康、财产归属以及房屋市场的交易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法律和政策的完善应该注意对青年健康婚恋观的引导,提倡理性婚姻,制定育儿配套措施,有效提高生育率,科学设定限购限贷政策,完善房产分割制度,明确与彩礼、夫妻忠诚协议相关的规范。  相似文献   

14.
2005年中国青年人口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从整体上分析了我国14-29、14-35岁青年人口发展的基本状况,主要结论是青年人口总量和比例逐年减少;低龄青年性别比偏高,且在未来会更为严重;流动是影响青年群体空间分布的最重要因素,广东是青年人口数量最多的省;我国的城镇化主要是青年的城镇化;流动青年规模大,远距离流动比例高;青年平均受教育年限比14岁以上总人口高1.7年;青年在二、三产业中就业的比例高于父辈;青年的平均初婚年龄在推后;未婚青年的性别比偏高趋势严重,婚姻挤压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5.
中国青年看世界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中国和平发展的新道路应该是关系到中国未来几十年国家发展道路的长期战略,其前途取决于我们的青年,取决于现在十几、二十几岁的青年。因此,了解青年对于我国走这样一条道路所可能采取的态度,对于国内外现实的认识,对于这样一条道路所蕴含的我国内政与外交两方面的主要发展方向的看法,就是相当重要的了。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及其矫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信息社会,网络成瘾是网络对青少年的最大威胁.网络成瘾青少年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其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表现为身体伤害、心理伤害、发展伤害和行为失范.青少年网络成瘾矫治行业严重混乱,缺乏科学有效的网络成瘾矫治方法,部分矫治方法侵犯了网瘾青少年的健康权、生命权等合法权益.要坚持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借鉴国外经验,科学矫治青少年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17.
"小弟弟"和"大姐姐"就这样相爱了 玉锋要和一个比自己大十多岁的女人结婚了.这个消息传来,在玉锋的家里引起了一场强地震,几乎震塌了整个家庭!玉锋去年刚刚毕业于一所重点大学,25岁正值青春好年华.作为重点大学的高材生,玉锋毕业后放弃了一个在家乡的舒适工作,独自来到广州.几经择业,最终应聘来到一家民营公司.这家公司规模不是很大,发展却被看好.  相似文献   

18.
1949年中国大陆的女性解放运动,拓展了女性参与社会生产的广度和深度,以"铁姑娘"为代表的女英雄形象的出现,改变了社会对女性能力的评价,打破了女性柔弱无力的僵化性别印象,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分工模式以及支持这一模式的文化观念系统,为女性争取到了更多地参与到社会公共领域的权力,改变了传统社会评判女性的标准,瓦解了传统社会对女性角色的设定,但是,消匿女性特征的女英雄和凸显女性性别特征的反面女性的脸谱化文学叙述,又将中国社会具有巨大进步意义现代性社会性别建构推向了另一个二元对立、不平等的性别神话之中。  相似文献   

19.
弘扬优良历史文化传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矢志追求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青年运动近百年来的基本主题.近现代以来中国革命的传统在青年中以继承、断裂、改造、新生的模式不断得到强化;实现中国富强、民主的现代化目标是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共同追求,并成为中国青年集体记忆的现代性特征.从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从"新青年"到改革开放的一代,从单一政治斗争模式的青年运动到以青年文化为主体的青年运动多元格局,中国青年和青年运动的历史风格和时代内涵不断发生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20.
摩尔根<古代社会>断言原始时代没有爱情,恩格斯也对此作了肯定.新的田野调查材料和现代大脑科学的初步研究表明了这一结论的错误.事实表明,原始时代的爱情像文明时代的人一样强烈,其上限可远追到最早的伙婚制时代.它表明:性-爱-婚的三元统合,是"人的生产"的人类学条件.所谓"血婚制"作为一种婚姻制度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