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最初,有各种各样的人来到指挥部请示事情,但我不很了解他们是属于哪一部分的,于是命令孜仲·罗桑曲久(又名罗桑班久)、雪仲·孔林二人对自愿前来罗布林卡充当侍卫的康巴军(自称“卫教军”)的人数和头目称谓等进行登记。后来,色拉寺代表又来问及在行动时的具体任务,要求先发几百支枪。我立即去了解了枪支存放地点,回答他们说:“有一部分枪支虽然放在罗布林卡,但是掌管枪支的人是孜恰·坚参。  相似文献   

2.
正扶贫的目的是要消除贫困,反思过往的扶贫工作,不但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不以贫困为耻、反以贫困为荣,还有不少地方政府"穷""奢"通吃。同时,不但扶贫的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不少地方扶贫资金被"人情""关系"所劫持。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非但扶贫成为一句空话,还容易滋生腐败。扶贫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扶贫资金也不是用来"搞救济"的,别把"争穷"当政绩。也因  相似文献   

3.
叛逃后的达赖于1960年5月移居到印度西北部康拉县一个名叫达兰萨拉的小镇。同年9月,达赖集团召集外逃的西藏贵族和原地方政府官员及其他藏区的土司头人、上层僧侣、叛乱头目等,在达兰萨拉召开所谓的第一届"西藏人民代表会议",宣告成立"西藏噶厦政府",即所谓的"西藏流亡政府",达赖被奉为政  相似文献   

4.
命令要从简     
《新东方》2003,(11)
要想使命令畅行无阻,必须懂得一些发布命令的技巧才行。只有最恰当而正确的命令,才是最有效的命令。 一、命令要少。命令具有强制性,发命令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所以,一定要少而又少,“物以稀为贵”,命令也是如此,如果到处是命令就等于没有命令。  相似文献   

5.
政府一年要花掉国家财政多少钱?在不少地方是个含糊其词的“秘密”。倒是不少地方的老百姓发现,政府部门的大楼越盖越豪华,官员小车越来越高档,政府人员的“待遇”也越来越“实惠”……当然,政府的行政成本跟着“水涨船高”,也就不难推测了。  相似文献   

6.
地处华北平原的河北清河县,原来是有名的穷县,没有山、没有水、没有自然资源、收成也不高,号称“四不靠”。可是经过20多年的努力,清河县硬是在不产羊的地方兴起了全国最大的羊绒集散市场,年成品羊绒占全国总经销量的65%以上,2001年人均收入达到3600元,成为河北经济“强县”,人称“清河现象”。清河凭什么能成为中国羊绒的标志乃至世界羊绒的“晴雨表”?透过耐人寻味的“清河现象”,我们深切感悟到: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地方党委、政府需要有宽广的胸怀和长远的眼光,才能真正发展地方经济;只有通过踏实、细致的工作,真心营造宽松的环境,真诚地为企业服务,才能兴一方之业,富一方之民。  相似文献   

7.
只看GDP、只看“政绩指标”而不计算资源消耗,不怕高耗能、高污染,不管可持续发展,只怕“乌纱帽”不够“高”。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的这种“政绩观”充分体现在政府决策及招商上,“贻害”一方  相似文献   

8.
“我饿着,但是我坐着”我赞成一位来自上海的干部的说法:“穷”与“愚”有着互为因果关系,“愚”者多为“穷”,“穷”都多属“愚”,但又不能简单地认为,穷者必愚,愚者必穷。有“穷”者并不“愚”,是因为客观条件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也有因天灾人祸造成的,还有主观不努力,甚至有好吃懒做的;有“愚”者也并非“穷”,是机遇和机会使他们获得了富裕。所以,在扶贫工作中不应机械地理解“治穷必先治愚”这句口号。明白什么是贫困?恐怕连贫困的人自己也不一定明白。不知生,何知死?没有见过富,也就不知道穷。家家都没有电视看,也就…  相似文献   

9.
《创造》2011,(12):53-53
近期,中国党政官员频繁调整,各省党委换届的同时,政府系统的官员调整也颇为密集,一批高学历、年轻化的副省部级官员走马上任。中央地方“双向交流”继续成为此轮人事变动的突出特点,此外,学者从政、多名官员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背景也引入关注。  相似文献   

10.
江苏昆山市政府官员热情为企业服务。每年年初,全体企业主都会无记名给政府官员打分,得分低的政府官员,对不起,请你走人,不要再当官了。昆山每年都有干部因为“效率效能会”评议不合格被淘汰。(《重庆晨报》8月3日)这种做法令人纳闷:请企业主为政府官员打分,得分低的官员就得走人,这等于由企业主决定官员的去留。作为政府官员,固然要依法为企业主提供公共服务,但官员的服务对象绝不只是企业主,他们是全体公民的“公  相似文献   

11.
渎职侵权犯罪轻刑化的深层原因:一是官员职责不一致不仅在思想观念上根深蒂固,而且在政治实践中已形成惯例;二是官员之间的同病相怜和“官官相护”严重影响;三是问责究罪工作程序上的党纪政纪优先模式,架空了司法机关;四是司法缺乏足够的独立性也使司法机关难以摆脱地方政府和官员的不当干预  相似文献   

12.
新闻回放:地方政府单纯以地区生产总值论英雄的历史走到尽头。5月24日,出席“中国区域经济合作高层论坛”的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徐一帆表示,中国将通过改变政绩考核指标,转变地方官员片面追求地区生产总值的观念。——在现行的政绩考核体系下,“唯地区生产总值论”弊病已逐渐显示出来。在以经济数据、经济指标论英雄的片面政绩观引导下,诸如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等数字,多年来都是地方政府津津乐道的“政绩”。地方政府官员通常会置本地经济资源特点于不顾,狂热投资那些资本集中、见效快的产业。这样的做法直接导致了国家国土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也…  相似文献   

13.
《人大研究》2002,(10):7-9
调查单位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调查时间 :2 0 0 1年 9月至 2 0 0 2年 3月 回收有效调查问卷 :2 99份 调查说明 :( 1 )调查对象 :地方人大常委会任命的政府组成人员。( 2 )调查目的 :了解政府组成人员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知情况 ,为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供参考依据。( 3 )本调查只作分析研究用 ,不属考试范畴 ,不计也不公布个人和单位成绩。( 4)本调查为个人和单位保密 ,问卷不署个人姓名和单位名称。( 5 )为确保调查情况客观真实 ,能回答多少算多少 ,请勿抄袭。( 6 )除注明为多选题外 ,未注明者均为单选题。单选题只有一…  相似文献   

14.
咸峰 《群众》2014,(1):68-68
科学的考核指标,也是现代政府管理中的一种“愚昧”,束缚住基层官员的创新意识,使基层部门官员不得不闹绕这些不科学的考核指标,一天天、一年年消磨自己的创新思维,沿着某些领导指定的运行轨迹进行最雠化的政绩积累,进而再度被数据假化。实际上官员们并不是不知道这种指标考核不科学,会滋生出很多问题,但鉴于长期形成的“倚化”观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没有这些指标考核反而会被认为缺乏“创新”。  相似文献   

15.
施平  未风 《小康》2004,(8):18-23
2004年6月,湖南常宁市81岁的 离休干部、中共党员萧一湘撰写的《改 革开放以来干部的底线--"三 穷"》一文,摆在了《小康》记者面前。 该文解析了常宁这个内地经济落后县 市多年来的官场生态演变过程,提出 了所谓"三穷干部"的概念。"三穷"者, 即文穷、道穷、财穷。文穷,就是当地 官员受教育的机会较少,多数文化程 度不高;道穷,就是由于时代和环境的 原因,相当一部分官员缺乏理想和信 仰,做官只为求财,或者只是当作一个 "饭碗",心目中少了"执政为民"四字; 财穷,就是因为当地经济长期来停滞 不前,政府财政非常拮据,基层官员的 正常收入普遍很低,家庭负担较为沉 重。萧老先生认为,国家正处于转轨时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泗阳县本是个不太出名的地方,但今年一月进行了一次特殊的行风评议,一夜成名。该县对所有的执法和经济监管部门及其官员举行大规模公开投票,选出“人民不满意的执法单位”和“人民不满意的执法官员”,结果两个单位和九名官员高票当选。两单位主要负责人被全县通报批评和诫勉谈  相似文献   

17.
盛明科  唐玲 《求索》2011,(10):46-48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阐述了地方政府民生类公共产品竞争的表现及效果,从传统经济竞争思维惯性、地方政府及官员“经济人”角色、官员政绩考核与选拔晋升制度缺陷、民生类公共产品的产权特性等方面,分析了地方政府民生类公共产品竞争的失序及其成因,提出要重塑民生政绩观、改革公共财政体制、创新政绩考核与官员选拔晋升制度、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地区间公共事务协调合作机制,来治理地方政府民生类公共产品竞争的失序。  相似文献   

18.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金銮殿上坐到第18个年头(公元1385年),对地方官员的腐败现象见得多了,于是在《大诰·谕官之任第五》中说了这样一段话:“我效法古人任命官员,将他们派往全国各地。没想到刚刚提拔任用的时候,这些人既忠诚又坚持原则,可是让他们当官久了,全都又奸又贪。”朱元璋的这段话,在不经意中道出了一个千古难题——官员的保质期。  相似文献   

19.
孙书柱 《人权》2003,(6):47-49
一2002年10月,奥地利施蒂利亚洲首府格拉茨市市长施丁格尔(社会党,2003年退休)邀请达赖到格拉茨市主持弘法大会——时轮金刚灌顶仪式。一时间,奥地利的部分政要无视中方的抗议、交涉,纷纷登场;施蒂利亚州州长、格拉茨市长亲自迎接和宴请,联邦政府教科文部部长、经济部国务秘书都跑到格拉茨出席欢迎达赖的活动,奥地利外长也抽暇专程去会晤达赖;格拉茨大学还向达赖颁发“荣誉证书”。奥地利的媒  相似文献   

20.
组织官员就职宣誓,在西方国家的政治活动中比较盛行,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也在试行。其目的是想通过这样的形式,让政府官员忠于宪法、忠于职守、廉洁奉公。然而,由于一些政府官员没能践行自己的誓言,引发了大家对就职宣誓有无意义的争议。应该说,宣誓不等于践行,它只是一种自我约束的形式。地方人大对其任命的政府官员组织宣誓,是对人大任免权和监督权的一种探索,也是对政府官员职责教育的一种形式。当然,要让政府官员践行誓言,还应该有相应的监督约束制度和法律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