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军长征中的回族政策谢秀宏,史迪红军长征途中经过了很多回族聚居区,由于不同的民族习俗、宗教信仰,尤其是回民长期受封建军阀、地主和国民党统治集团的残酷压迫,因此,红军对回族的政策制定及实践成为长征中民族工作主要内容之一。长征开始以后,党和红军就接连不断...  相似文献   

2.
饶正锡同志是总后勤部原副部长,军委纪委原副书记,原红三军团卫生部长。笔者就红军艰苦奋斗的作风建设问题最近访问了饶正锡同志。 当说到红军的艰苦奋斗时,饶部长谈兴甚浓。他说,红军时期条件十分艰苦,但红军士气高昂,为什么条件艰苦士气却很旺盛呢?饶部长讲了三条原因: 一是目标明确。参加红军既为自己争一条活路,也为穷苦人民争一条活路,打倒土豪劣绅,推翻地主、资产阶级的压  相似文献   

3.
正我一直很喜欢《当代广西》的博览栏目,第19期刊登的《红军长征途径多少省》一文,让我重温了80多年前红军长征途经14省,不怕艰难险阻最终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峥嵘历史。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今天,我们弘扬长征精神,是希望大家不  相似文献   

4.
1935年4月中旬,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从江油、平武先后分五路进入北川县境,占领了以县城为中心的4个区、24个乡的所有地区,建立了28个苏维埃政权,使北川根据地与平武、江油连成一片。红军在北川期间组织和领导各族群众进行了翻天覆地的革命斗争,在羌乡播下了革命种子。 1935年6月22日,红四方面军为西进与中央红军会师,先后撤离北川县。红军一走,川军接踵而至,豪绅地主和伪政头目卷土重来,还乡团依靠川军势力复辟了  相似文献   

5.
江西在土地革命时期,是中央苏区和党中央所在地,是人民解放军的老家。有成千成万的革命干部和战士参加了人民解放事业,并且是在毛主席直接领导下进行这些伟大斗争的。江西人民在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艰苦奋斗,对中国革命有重大贡献。其中有无数同志,为革命而光荣牺牲。自红军长征后,所有革命人民以及革命家属,十余年来遭受国民党反动派和豪绅、地主、恶霸、特务、叛徒各方面的摧残压迫特别厉害,他们对于我党我军我人民政府休戚相关,血肉相连,至为深切。现在江西业已获得解放,对于革命故乡的烈属军属和干属,应当特别关切。为此特发出如下指示:  相似文献   

6.
井冈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周昌维不朝圣来不拜仙,我来朝拜井冈山。人说你五千八百尺。我说你天下第一山。──魏巍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我们有机会到革命圣地井冈山参观学习,确实太幸运了。井冈山是革命的山,伟大的山,天下第一山。陆定一同志说:井...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拥有大量土地的封建地主,除主要采用租佃制剥削农民外,也有一些是自己经营管理农业生产。这种地主即经营地主。经营地主属于什么性质,它的作用和局限性怎样?这是一些值得探索的问题。一、何谓经营地主许涤新同志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辞典》说经营地主是: “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劳动,主要依靠雇工耕种土地、以剥削为生者。经营地主的特点是自己指挥生产直接剥削雇工剩余劳动,而不是以地租剥削为主。旧中国的经营地主一般是中小地主,或多或少带有资本主义性质。”这个看法赋予经营地主以资本主义的性  相似文献   

8.
士族地主,也称世族地主,是地主阶级中世代做官的一个阶层。地主阶级中不世代做官的阶层,被称为庶族地主。士族地主阶层,基本是东汉时期形成的。到魏晋时期,其势力发展到顶峰,完全垄断了政权,因而形成了士族门阀制度。到南北朝时  相似文献   

9.
我参加革命的理由很简单,麻城是老苏区,当时我的家乡西张店九家楼村是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我的父亲、母亲、叔叔、姐姐都参加了革命,我13岁当上了儿童团长和赤卫队员。后来,叔叔、姐姐和妹妹都被敌人残酷杀害了。1935年,我怀着报仇雪恨的愿望参加红军。到部队以后,红军官兵一致。行军打仗,首长冲锋在  相似文献   

10.
教学一得     
把笑话引入《简史》教学《社会发展简史》第九课讲到地主榨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除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三种地租形式之外,还有变相的地租剥削,如逢年过节或办婚丧事,要强迫农民无偿地干活、送礼;地主到村里收租,要农民为他办酒席;小亩出租大亩收租等等。这段话虽然通俗、易懂,但缺乏具体事实,如果上课时照本宣科,学生肯定不会信服,达不到教育和教学的目的。为此,我根据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插入了笑话故事。这个笑话是“见鸡而作”:从前有一个贪得无厌的地主,很爱吃鸡,佃户租种他家的田,光交租不行,还得先送一只鸡给他。有一个叫张三的佃户,年终去给地主交租,并续租第二年的田。去时,他把一只鸡装在袋子里,等交完租便向地主说起第二年租田的事。地主见他两手空空,便两眼朝天地说:“此田不与张三种。”张三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立刻从袋子里把鸡拿了出来,地主见了鸡,马上改口说:“不与张三却与谁?”张三说:“你说的话怎么变得  相似文献   

11.
1933年9月,徐向前率领中国工农红军解放了我的家乡。看到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是为天下受苦人争取幸福生活的队伍,是劳苦大众的希望和救星,我毫不犹豫地参加了红军。第二年,我所在的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当时我14岁,在31军91师政治部当通讯员。  相似文献   

12.
当年父亲从东兰县高等小学堂毕业后,因家境困难无法继续升学,便在家乡当私塾教师。他曾跟韦拔群一起到贵州投军,参加讨袁护国战争,又参与了韦拔群组织的“改造东兰同志会”、农军,和韦拔群等率领农军、红军跟国民党反动派、地主武装进行了多次艰苦卓绝的斗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相似文献   

13.
(一)红军番号是红军建制的基本内容之一。红军的创建及红军的鼎盛时期,兵力达三十万,相继采用了正规的团、师、军、军团和方面军等番号单位;非正规红军番号启用了支队、大队、梯队、纵队(有的纵队分成甲乙两种编制)、路等单位。也有把两套番号混合使用即正规的军级番号建制辖非正规纵队级番号。这些红军番号单位的出现与红军本身的创建一样,都是很不寻常的。红军部队番号是伴随红军的创建,逐步形成的。八一南昌起义是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相似文献   

14.
仰望红军桥     
滂沱大雨中,我依然仰望着屹立在宁化石壁镇南边的“红军桥”,当地人称之为“石墩桥”。桥中间的石礅在1933年春的洪灾中被毁,交通中断。为方便当地群众过往,也为保证红军后续部队通畅,当时驻扎在禾口(现石壁镇)的红军发动当地群众,从溪北乌石下采来石块,建起石墩,修复了石墩桥。当地群众为纪念红军的功绩,在桥墩顶端的“燕尾”上刻下“红军桥”及“红军万岁”的标语。凝望着坚固雄伟的红军桥,端详着醒目的标语,聆听着绘声绘色的介绍,我心潮涌动,肃然起敬。眼前是红星闪闪,红旗猎猎,战马啸啸。眼眸中闪亮出当年红军战士和当地群众挑石头、垒…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 30年代 ,中国共产党的地主富农土地政策经历了“地主不分田 ,富农分坏田”、“地主不分田 ,富农不能特别分给坏田”、“地主分坏田 ,富农财产不没收”和“停止没收地主土地 ,实行减租减息”等四个政策方案依次呈阶梯状的逐渐突破并最终达到全面转变的过程。这一次政策演变呈现出起源的内源性、路径的梯级渐进性、收益的多层次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6.
刘宁 《今日海南》2006,(10):11-12
今年10月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年初在讨论纪念专题策划的时候,我偶然获知,在几位参加过红军长征的海南籍红军干部中,惟一健在的只有居住在北京、年届93岁高龄的谢飞老人。她同时是惟一一位参加过长征的海南女性,也是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30名长征女战士之一,于是就有了采访老人的念头。5月,又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遇到海南广播电视台的李成老师,李老师从1996年起先后三次在北京采访过谢飞老人,最后一次是2003年。我把想法一说,李老师极为支持,并相邀同行。他说,老人的一生很传奇,但由于老人一直很低调,过去对她的事迹公开宣传不多,很多海南人不了解甚至不知道这位海南女杰,应该借这个机会,向家乡人民大力宣介老人的传奇事迹。9月24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前夕,在北京中国公安大学的一栋公寓楼里,我们见到了这位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一生颇具传奇色彩的琼籍红军老太太。  相似文献   

17.
《时代潮》2001,(18)
我认识云晓同志是在粉碎"四人帮"以后了。那时我在北京军区任文化部长,他在沈阳军区任丈化部长,每逢总政开会就有相聚的机会。我们年龄差不多,我却特别敬重他,因为他是文化部长中唯一的老红军了。他出身很苦,年纪很小就参加了红军,在红四方面军中当过宣传员,做过各方面的工作,有丰富的斗争经历。我只听人说他会作曲,却不知道他还善诗。当年他把他的一大摞诗稿——就是《一个红军战士的诗》——捧给我,我颇有点惊讶,我把全诗细细地拜  相似文献   

18.
《时代潮》2001,(18)
我于1922年1月出生在四川省通江县一个十分偏僻的山梁上的独立家屋里。家境贫寒,童年父母双亡,靠当放牛娃甚至乞讨度日。1933年红军来了,我去要求当红军,但不收我。唯一的理由是"年纪太小(11  相似文献   

19.
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即封建地生占有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和不完全地占有直接生产者农民。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是建立在他们占有了社会绝大部分土地的基础上。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封建社会,农民没有土地,只得向地主租种土地,忍受地主的剥削和奴役。所以,我们说,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是农民受苦、地主致富的总根子。而封建的土地占有制形式,即土地制度的发展和变化,又是揭示封建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一条根本线索。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随着历史的发展,曾出现了多种形式,其中井田制、限田制、王田制、屯田制、占田制、…  相似文献   

20.
红军长征时,曾经过许多少数民族地区,那里民情风物,尤其是各族同胞对党和红军的厚意真情,几十年来我一直难忘。改革开放以后,我重访了当年战斗和生活过的川北阿坝、茂汶和甘南临夏,甘北张掖以及青海、宁夏等省区的藏、羌、彝、回、苗、白、裕谷、撒拉等少数民族地区。这不仅使我忆起了半个多世纪以前难忘的往事,更使我对各族同胞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