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致读者     
1.本刊特稿———侧重于纪实,报道重大公安纪实新闻、新举措及有影响的社会事件、案件纪实等。2.视点———侧重于故事,以社会为大背景,弘扬精神文明,鞭挞丑恶现象,呼唤人间真情,促进警民鱼水交融。3.警界纵横———侧重于公安工作报道,主要是工作通讯、调研文章以及民警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故事。4.热门话题———由编辑部出题,请广大读者参与讨论。5.法案大观———侧重于案与法,挖掘犯罪主客观因素、办案札记、案后沉思、执法探索、案情讨论等。6.法博士信箱———执法服务专栏,适当增加日常法律服务内容。7…  相似文献   

2.
《传承》2001,(6)
★卷首继往开来求实创新(覃文成)1.1在第七届全国党史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刘奇葆)3.1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把握党史工作任务(覃文成)4.1为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而努力奋斗5.1★特稿情暖壮乡———朱基总理与广西各族人民欢度新千年第一个春节纪实(张承工)1.4人民群众满意的伟大实践———广西区党委、政府领导深入农村实践“三个代表”纪实(杨维成刘水玉)2.4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贯彻落实“三个代表”———区党委书记曹伯纯武鸣县调研纪事(鲁炜)3.4人民政府要为群众办实事———自治区主席李兆焯容县…  相似文献   

3.
《时事资料手册》2010,(5):124-126
7月16日,大连新港中石油输油管道发生爆炸。(详见本期“社会档案”栏目) 7月17日,香港特区立法会三读通过《最低工资条例》。如各方面按照时间表进行.香港明年上半年有望首次全面落实最低工资制度。  相似文献   

4.
一九九六年十大公安新闻以新闻发表时间为序)一、湖南省邵阳市发生严重爆炸事故,公安机关迅速查处。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沛瑶同志遇害,犯罪分子被及时抓获。三、第十九次全国公安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确定了“九五”公安工作总体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四、公安...  相似文献   

5.
《公民导刊》2013,(2):56-56
读完今年第1期《公民导刊》,总的感觉是一个“新”字!新风朴面,春意盎然!对照((2013年(公民导刊)版块、栏目设置及调整》,我们在“本期头条”和“人大足音”两大版块栏目中,找到了既令人满意、又令人耳目一新的“答案”!《2012年重庆人大工作十大新闻事件》、《不负使命》两组文章在这年头岁尾中不失时机的编发,是那样的使人振奋,温故而知新!颇见策划者匠心!为今年刊物的“向前迈进”开了个令人十分满意的好头!  相似文献   

6.
投稿须知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0,24(1):F0003-F0003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原名《社会公共安全研究》、《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6年创刊,是全国公安专科院校创办的首家学报。本刊为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双月刊),逢双月出版,大16开,112码。设有“犯罪与对策”、“警学研究”、“法学论坛”等栏目。本编辑部将严格审阅制度,实行匿名审稿,公正公平地遴选稿件。  相似文献   

7.
投稿须知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0,24(2):F0003-F0003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原名《社会公共安全研究》、《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6年创刊,是全国公安专科院校创办的首家学报。本刊为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双月刊),逢双月出版,大16开,112码。设有“犯罪与对策”、“警学研究”、“法学论坛”等栏目。本编辑部将严格审阅制度,实行匿名审稿,公正公平地遴选稿件。  相似文献   

8.
投稿须知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0,24(4):F0003-F0003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原名《社会公共安全研究》、《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6年创刊,是全国公安专科院校创办的首家学报。本刊为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双月刊),逢双月出版,大16开,112码。设有“犯罪与对策”、“警学研究”、“法学论坛”等栏目。本编辑部将严格审阅制度,实行匿名审稿,公正公平地遴选稿件。  相似文献   

9.
投稿须知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1,(5):F0003-F0003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原名《社会公共安全研究》、《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6年创刊,是全国公安专科院校创办的首家学报。本刊为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双月刊),逢双月出版,大16开,112码。设有“犯罪与对策”、“警学研究”、“法学论坛”等栏目。本编辑部将严格审阅制度,实行匿名审稿,公正公平地遴选稿件。  相似文献   

10.
投稿须知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1,(6):F0003-F0003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原名《社会公共安全研究》、《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6年创刊,是全国公安专科院校创办的首家学报。本刊为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双月刊),逢双月出版,大16开,112码。设有“犯罪与对策”、“警学研究”、“法学论坛”等栏目。本编辑部将严格审阅制度,实行匿名审稿,公正公平地遴选稿件。  相似文献   

11.
投稿须知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1,(4):F0003-F0003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原名《社会公共安全研究》、《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6年创刊,是全国公安专科院校创办的首家学报。本刊为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双月刊),逢双月出版,大16开,112码。设有“犯罪与对策”、“警学研究”、“法学论坛”等栏目。本编辑部将严格审阅制度,实行匿名审稿,公正公平地遴选稿件。  相似文献   

12.
投稿须知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2,(6):F0003-F0003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原名《社会公共安全研究》、《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6年创刊,是全国公安专科院校创办的首家学报。本刊为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双月刊),逢双月出版,大16开。112码。设有“犯罪与对策”、“警学研究”、“法学论坛”等栏目。本编辑部将严格审阅制度,实行匿名审稿,公正公平地遴选稿件。  相似文献   

13.
公安高校学报是一种学术性理论刊物,要办好、办出自己的特色,这就对公安高校学报用稿原则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具体为:(一)党性原则;(二)有价原则,刊用的文章要对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决策有实用价值,提出的观点、列举的事例、论述的道理要符合实际,要实事求是,能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能揭示公安科教领域和公安工作的规律及特点;(三)适用原则,既要注意选用研究现实问题的文章,对公安基础理论也不可忽视。并处理好一般栏目和重点栏目的适用关系,注意公安教学科研论文的适用问题,涉及公安“机密”者不适于在公安高校学报登载。  相似文献   

14.
歼击“空中硕鼠”──郑州市查获“空中”无线沙龙非法组织纪实孔志海1994年新年伊始,河南省会的各家新闻单位爆出新闻:郑州市公安机关会同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历经艰辛,摧毁一个迄今国内规模最大的空中无线沙龙非法组织,一举抓获61名违法人员。(一)本世纪中叶...  相似文献   

15.
《当代广西》2012,(2):34-35
哪些新闻能够当选2011年度广西组织工作十大新闻?经过广大党员群众投票推选,最近,2011年度广西组织工作十大新闻评选结果揭晓,广西唱响“阳光、公道、和谐”主旋律圆满完成五级集中换届、广西开展“五大行动”扎实掀起创先争优新高潮等10项新闻高票当选。从2011年12月23日开始投票评选以来,评选活动吸引了广大党员群众踊跃参与,引起了广泛的社会热议。据统计,到1月5日投票截止日止,共有14.32万人参与了投票评选,总票数达到108.48万票。  相似文献   

16.
纪实中的非纪实性———论新纪实小说在报告文学中的衍生彭在钦每一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热,每一次文学热都有自己的文学形式。文学形式如同生命运动的形式一样,有它自身的发展和繁殖、杂交和衍变的客观规律,进而产生出新的“物种”(文学样式)。当今国内外流行的纪实文...  相似文献   

17.
《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一份公安部主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主办的警察科学研究期刊。宗旨:为公安建设、“科教强警”服务。 《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以刊登警察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包括:警察社会学、警察学(又称公安学)、侦查、侦讯、治安、管理、法学、犯罪研究、警务保障等几十门专业学科。同时还设有“改革研究”、“典型经验”、“典型案例分析”等栏目。民警在警务活动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为了答疑解难,  相似文献   

18.
半月备忘     
2005年度十大公安新闻发布 1月3日,公安部发布了2005年度十大公安新闻: 1.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门接访并取得显著成效。2.全国公安保卫战线英雄模范立功集体代表大会在京隆重举行。3.公安部将2006年确定为全国公安机关的“基层基础建设年”。4.全国禁毒人民战争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5.全国开展集中打击赌博违法犯罪活动专项行动。6.全国公安机关  相似文献   

19.
10月12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迎来了命名十周年、建校46周年的喜庆日于。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国务院副总理李岚、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建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为公安大学校庆题词。江泽民题词:“加强公安教育,培养人民卫士”;李鹏题词:“大力发展公安教育,全面提高干警素质”;乔石题词:“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跨世纪公安专业人才”;李岚清题词:“大、力发展公安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公安干警素质”;任建新题词;“努力办好公安大学,培养高级公安人才。当天上午,公安大学…  相似文献   

20.
唯问政于民方知得失,唯问需于民方知冷暖,惟问计于民方知虚实。这为“网络问政”奠定了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也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态环境增加了主流。尽管如此,记得去年一年.几乎所有重要的网络突发事件,比如说杭州的“飙车案”、长江大学的”救人风波”、上海的“钓鱼执法”等,《人民日报》的评论栏目”人民时评”“来论”.中央电视台的“新闻1+1”.传统的官方媒体和主流媒体都作出了积极的回应,而且有的时候传统媒体的报道和评论还是事态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拐点和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