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制度分化的强弱与否是分析和判断政教关系状况的重要尺度。在中东伊斯兰国家,政教关系的变化表现为政教一体、政教合一、政教分离和事实上的政教分离等多种类型,它们对民主实践的作用各异。政教一体和政教合一对民主的实践起到抑制作用,但是,不同国家在一定的制度分化前提下,又存在进行有限民主试验的可能,诸如伊朗在教权主宰下(法基赫制)进行的民主探索。政教分离和事实上的政教分离为中东国家推行民主化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是,世俗化并不等于直接导向民主化的坦途。在中东地区,世俗化与民主化是不同步的,从世俗化到民主化,通常还经历权威主义阶段。  相似文献   

2.
论中东伊斯兰国家民主化及其前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民主化是个长期而复杂的历史过程。在其进程中 ,“中东例外论”不符合中东伊斯兰国家的实际情况。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民主实践尚处于初始阶段 ,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传统的伊斯兰政治文化、中东国家的权威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外部的影响等因素 ,不同程度地制约着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民主化进程。传统的政治治理模式仍是绝大多数中东国家的政治现实 ,但是 ,随着政治改革势头的逐步强化 ,权威政权主导下的有限民主乃是未来一定时期内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3.
略论伊斯兰传统政治文化对民主实践的双重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林聪 《西亚非洲》2006,1(7):16-22
伊斯兰政治,既根植于伊斯兰教,又伴随于历史演进之中,是穆斯林关于政治态度、信仰、情感等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价值取向的总和。伊斯兰式的“部落民+臣民”文化构成了伊斯兰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属性。“敬主———忠君———秩序”是伊斯兰传统政治文化的集中体现,由此而形成“穆民———臣民———顺民”的大众政治品格,它对中东国家民主化进程起着阻碍作用。与此同时,伊斯兰传统政治文化中的“舒拉”、“公议”、“创制”等内容对于中东国家民主化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挖掘、整理和诠释这些传统政治文化资源,不仅为民主实践提供切实有力的依据,也为中东国家实现民主的“本地化”提供一种路径。  相似文献   

4.
制度分化的强弱与否是分析和判断政教关系状况的重要尺度。在中东伊斯兰国家,政教关系的变化表现为政教一体、政教合一、政教分离和事实上的政教分离等多种类型,它们对民主实践的作用各异。政教一体和政教合一对民主的实践起到抑制作用,但是,不同国家在一定的制度分化前提下,又有进行有限民主试验的可能,诸如伊朗在教权主宰下(法基赫制)进行的民主探索。政教分离或事实上的政教分离为中东国家推行民主化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是,世俗化并不等于直接导向民主化的坦途。在中东地区,世俗化与民主化是不同步的,二者之间通常还经历权威主义阶段。  相似文献   

5.
正义与发展党有浓厚的伊斯兰主义背景,且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但就该党性质而论不属于伊斯兰主义政党.正发党执政以来奉行温和、务实的政策,以"民主保守党"自居,积极推进民主化进程,在宗教与世俗间寻求平衡,在不改变国家政权世俗性质的前提下,竭力维护伊斯兰文化传统和习俗,强调伊斯兰价值观的重要性.正发党主导下的民主模式对土耳其政治发展道路有重大影响.与此同时,宗教与世俗间的较量复杂多变又决定了这种民主模式内涵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6.
中东伊斯兰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东地区的政治面貌。由于国际局势的变化和中东国家独特的宗教、社会历史条件 ,其政治民主化进程在 2 0世纪 90年代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但只要中东国家坚持和发扬伊斯兰传统文化中有利于政治民主化的合理因素 ,同时积极融入全球政治民主化大潮 ,协调好全球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东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一定能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伊斯兰教与民主之间不确定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林聪 《西亚非洲》2005,271(5):57-63
学术界围绕伊斯兰教与民主的纷争,实质上是关于民主是否适合于中东地区、怎样衡量伊斯兰教在该地区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的争论。从价值观和历史观来看,伊斯兰教与民主之间既存在对立,又有相容的成分。伊斯兰教对民主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特征,既可以用来支持民主的某些理念,又会被作为反对民主赖以存在的基础。伊斯兰教通过影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来推动或束缚民主化进程。但是,在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民主化进程中,伊斯兰教不是惟一的、决定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中东国家抗争政治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意 《西亚非洲》2012,(2):53-64
抗争政治提供了民主转型的一个视角。根据查尔斯·蒂利的抗争政治理论,2010年底以来中东国家政局动荡中,体制外有一定认同感的集体行动者为抗争主体;客体为政府及其决策者;抗争目的是表达追求自由、民主、民生等公共诉求;具有对抗性、偶然性和创新性特点;并以媒体等信息技术的间接劝说为主。虽然抗争政治对于改变人们的政治认同、培育积极的公民意识以及构建公民社会等方面,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抗争政治与民主化并不具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受制于民主与权威之间的矛盾与斗争,中东国家要选择符合现实国情的民主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9.
作为后伊斯兰主义话语的领军人物,拉希德·格努西力图在全球化、民主化的潮流中,适应现代性挑战、顺应现代社会发展潮流.在格努西看来,伊斯兰既是认同的源泉,亦是变迁的力量,唯有继承、超越和创新性的综合,才能找到适合穆斯林社会的发展道路.他批判了政治伊斯兰运动的思想贫困,初步提出了伊斯兰与民主的相容性和伊斯兰公民社会等思想.格努西开创性的思想探索,构成了后伊斯兰主义转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深入认识政治伊斯兰的发展趋势打开了新视野.  相似文献   

10.
孙溯源 《西亚非洲》2007,11(4):23-28
冷战结束后,受到来自国际和国内的双重压力,政治民主化改革成为中东伊斯兰各国政治生活的一个主题。由于西方国家同伊斯兰国家对民主的认知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同伊斯兰国家民众的民主化要求之间也有严重分歧,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民主化至今尚未取得显著成效。伊斯兰国家各国政府作为民主化改革的施动者,承受着协调分歧的巨大考验。中东伊斯兰国家民主化改革的前景因国内外相互冲突的民主诉求,以及各国政府协调能力的不同而面临多种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