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争取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实现国内各民族的平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消灭了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形成了新型的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基本上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问题。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切实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逐步消灭各民族间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使少数民族能够赶上或接近汉族的发展水平,是社会主义时间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2.
胡耀邦同志指出:“民族工作,要把搞好经济,发展生产作为第一位观念,搞好经济是民族工作的关键”。由于地理自然条件和千百年来的历史发展,特别是由于历代反动派残酷压迫的结果,我国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文化发展上处于不平衡状态,这种不平衡现象,造成了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3.
试论列宁 斯大林关于民族事实上平等的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怎样认识和对待民族事实上的平等与不平等的问题,对于社会主义在多民族国家内的深入发展和全面胜利,对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最终胜利,都具有重大的和深远的意义。深入学习和研究列宁、斯大林关于民族事实上平等的理论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问题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列宁论消灭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我们重温列宁关于消灭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的论述,联系我国各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倍感到列宁主义光辉照耀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前,人们通常采用“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的表述来概括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或基本内容)。笔者认为“事实上的不平等”是一个不甚确切的、容易引起误解的表述,需要进一步探讨。现将理由分述如下: 存在两类“事实上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6.
杨成胜 《湖湘论坛》2003,16(1):86-87
新中国建立后 ,我国的民族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在共同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 ,各族人民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现阶段 ,我国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 ,各民族友好交往 ,和睦相处 ,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 ,需要加以正确处理。  一、我国现阶段民族关系中的主要矛盾我国现阶段的民族关系是一个以平等、团结、互助为基本特征的矛盾统一体。它既是平等的 ,又因历史的原因而存在着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 ;它即是团结的 ,又因民族差别、经济文化差别以及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而存在不安定的因素 ;它既是…  相似文献   

7.
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问题是我国复杂多样的民族问题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它表现在各个方面,其根本原因在经济方面,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铲除了民族压迫的根源,为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当前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是,要在实现国家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建设,尽快改变我国广大民族地区的贫困落后面貌,使后进民族尽快跻于先进民族的行列,逐步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经济文化发展方面的事实上不平等,达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9.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西部民族地区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现行经济体制在资源开采、国有企业、农产品流通、财税、金融、贸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保证民族地区真正能以不平等的手段消除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现行经济体制在资源开采、国有企业、农产品流通、财税、金融、贸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保证民族地区真正能以不平等的手段消除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11.
中国革命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特别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没有一个现代化的经济基础,要彻底改变少数民族的贫穷、落后面貌,彻底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事实上的不平等,是不可能的。没有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科学的大发展,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的大发展,少数民族的彻底解放,也是不可能的。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实际情况出发,当前最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所有制问题,商品经济问题,民族经济的自主权以及其他民族经济政策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包括民族的基本概念和民族问题及其实质 ,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等两个方面的内容。斯大林对民族概念的定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民族消亡是指民族差别的消亡 ,是各民族在团结、平等基础上的共同进步 ,共同富裕 ,而不是本质消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民族问题的实质是经济问题。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消除民族问题事实上的不平等。而抓住发展 ,就是抓住民族问题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贵州足山区,又是多民族地区,探讨民族自治地区畜牧业的发展趋势,对制定民族自治地区和全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繁荣民族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全面高涨,尽快摆脱“干人” 地位,力争人均工农业年总产值接近或赶上全国平均水平,逐步消除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辨析题“在我国,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璃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各民族之间已实现了完全平等。”答:(1)在我国,各民族之间已经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合作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并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巩固。(2)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认为我国“各民族之间已实现了完全平等”的提法是不准确的。我国各民族在政治权利、杜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在经济、及化等方面,各民族在发展经济文化上享有旱等权利,但是,在发展程度等方面却有很大差别。为了使各…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教育水平之差异是很大的,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种种原因,使得很多的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边远山区的文化教育更为落后。 我国要在二○○○年实现四个现代化,缩短少数民族和汉民族之间的差别,消灭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就必须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和建设,尽快改变长期落后的状况,这首先必须从发展经济和文化两个方面做起。要改造世界,首先必须认识世界,要改变少数民  相似文献   

16.
《创造》1993,(4)
★云南省境内有25种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解放前,各少数民族分别处于原始公社残余、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前资本主义的各种社会形态★民族众多、边远、落后、发展不平衡的云南如何消灭贫穷,获得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云南省省长和志强如是说——  相似文献   

17.
王春梅 《公安教育》2012,(10):32-35
<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民族真正实现了民族间的团结融合和平等发展。但是,由于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仍然存在,宗教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磨合尚没有达到水乳交融的程度,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相互交织影响,加之,当代国际政治风云变幻,因此,从民族宗教的角度来看,我国治安形势依旧比较严峻,公安工作也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一、民族宗教问题视野下,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民族学是关于民族解放和实现各民族平等联合的理论和策略的科学。它研究解决关于消灭民族压迫和民族不平等的问题,关于附属国和殖民地被压迫民族摆脱帝国主义枷锁问题,关于建立各民族间真正平等及各民族的友谊合作、团结互助和发展繁荣的问题。它是工人阶级通过人民民主专政达到共产主义伟大目标的革命斗争中的思想武器,是马克思  相似文献   

19.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为一定的历史条件所制约。在阶级社会,剥削阶级推行民族压迫政策,造成民族不平等、民族隔阂和民族矛盾,这就是民族问题的实质。在当代,“民族问题是关于消灭民族压迫和民族不平等的问题,关于附属国和殖民地被压迫民族摆脱帝国主义枷锁问题,关于建立各民族间真正平等及各民族的友谊合作和互助的问题。民族问题是工人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我国各兄弟民族相继于五十年代通过不同的方式完成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其中有一部分民族未经民主改革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各民族都建立起生产资料公有制,走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成为社会主义民族。民族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各个民族的劳动人民之间的平等关系。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