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初的福建城市社教运动是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关于阶级斗争的错误理论在福建一定范围内的实践,是福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一次波折。福建省委以比较谨慎的态度开展了社教运动,但在中央日益“左”倾的指示的压力下,福建社教运动也不断“左”倾,日渐背离教育的初衷而成为阶级斗争的扩大化,最终为“文革”的爆发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
于冰 《世纪桥》2008,(3):43-44
导致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断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国际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苏共20大和波匈事件引发毛泽东对国内阶级斗争的错误判断,继而毛泽东草率发动整风运动,把极少数右派分子的进攻,当成全局来抓,使得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探索阶段的指导思想在“左”倾的轨道上越走越远。在经济方面,“超英赶美”目标促使毛泽东在经济建设思想上急于求成,导致党在经济建设上全局性“左”倾错误。在中苏论战中,把国际上反修斗争引入国内,使毛泽东“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进一步系统化、体系化,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相似文献   

3.
刘少奇与四清运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以后,在全国城乡发动了一场普遍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当时中央具体指导“四清”运动的主要领导人刘少奇,既对它的“左”倾错误的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又在企图抑制“左”倾错误的进一步升级中与毛泽东发生重大分歧,成为以后被打倒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一时期,错误和正确的东西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在“反修防修”的口号下罩上了“左”的面纱。一、刘少奇对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最初认识和“反修防修”的误导  “四清”运动是毛泽东1962年重提阶级斗争的产物。毛泽东重提阶级斗争问题,使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的“调…  相似文献   

4.
崔莹  刘宏 《党史纵横》2001,(3):21-24
文革内乱,教训无穷 无庸讳言,在 1957年后将近十年的时间里,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在理论和实践上逐步发展着。在反右斗争方面,毛泽东的“左”倾思想不断滋长,表现在政治思想方面,他改变了“八大”决议中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提法,并把阶级斗争扩大到党内。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已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现实危险。他认为过去几年的农村“四清”、城市“五反”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用“文化大革命”这种形式,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才能彻底揭发党和国家生活中的阴暗面,把他所谓被…  相似文献   

5.
从中央苏区当时情况看,肃反是必要的,但因指导思想的“左”倾和方法手段的错误,致使肃反发生了扩大化的错误,其原因归结为以下几方面:一、共产国际的“左”倾指导是肃反扩大化的重要因素。1929年下半年到1930年初,共产国际向中共发来一系列“左”倾指示。它使中共对革命形势和阶级力量的估计出现了偏差,使反富农斗争走上歧途。共产国际认为中间势力是最危险的敌人,改组派是一个反革命集团。这种错误的理论导向使中共的阶级斗争实践步入误区,并成为肃反的理论依据。二、中共中央的“左”倾政策及其指示是导致肃反错误的基本因素。中共中央在《接受国际对于农民问题之指示的决议》中认为在过去  相似文献   

6.
昆曲<李慧娘>是作家孟超根据明代周朝俊所作传奇<红梅记>中有关李慧娘的情节创作的,<有鬼无害论>则是作家廖沫沙为<李慧娘>写的剧评.1960年代前期对<李慧娘>和<有鬼无害论>的批判,是为宣传和贯彻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倾理论而进行的.这场批判所展现的理论逻辑是十分荒谬的,为在文艺界和整个意识形态领域贯彻执行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倾理论打开了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左”倾错误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本文试就对“左”倾错误的表现作一些剖析,以求教于同行和读者。首先看在政治方面,错误地分析了我国的主要矛盾,错误地估计和处理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产生了扩大化。具体表现是:1、错误地判断了我国的主要矛盾。党和毛泽东同志在“八大”一次会议上对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的分析和判断是正确的。一九五七年反右派斗争之后,又改变了“八大”的正确判断,重新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作为国内的主要矛盾,并使之不断扩大和升级,不断理论化、系统化,最后发展成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成为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理论根源和思想认识根源。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在天安门接见红卫兵的举动,点燃了全国革命师生极大的热情。那时,“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红卫兵们热血沸腾,他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轰轰烈烈地进行“革命大串联”、“斗私批修”、“破四旧”,给社会造成了严重动荡。然而,1967年初,正当红卫兵们走出校园,走向全国各地,大搞“革命大串联”、“斗私批修”、“破四旧”的时候,天津市延安中学却解散了“战斗队”,开始复课闹革命——这在“文化大革命”发动不足一年的当时,真是一件逆潮流而动的大事。可是,这件事得到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认可,成为红卫兵参与“文革”的转折点。从此,在全国各…  相似文献   

9.
几个高中学生谈得很投机,决定办一份铅印小报,《中学文革报》问世了“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青少年中首先发起了红卫兵运动。红卫兵最早于1966年6月出现于北京。8月1日,毛泽东写信给清华大学附中的红卫兵,认为他们的行动说明“对反动派造反有理”,向他们表示“热烈的支持”,同时要求他们“注意争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们”。从此,红卫兵运动遍及全国。红卫兵高呼“造反有理”的口号,造所谓“牛鬼蛇神”的反,揪斗所谓“走资派”,搞乱了地方党委,并造成群众之间的派别纠葛和纷争。红卫兵在1966年8月以后进行了大串联,毛泽东支持他们的串联活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在70余年的奋斗中,曾犯过土地革命时期的3次“左倾错误,包括第一次“左倾盲动主义”、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社会主义时期犯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全局性“左”倾错误。这些“左”倾错误虽然发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特殊的历史环境,但却有着不容忽视的共同之处。第一,几次“左”倾错误,都是因领导人对当时的中国国情了解不透,对形势估计失误,对革命和建设的规律缺乏认识,思想超越了现实,行动上表现为急于求成所致。第二,在阶级斗争问题上犯了扩大化错误,具体说主要是在对待资产阶级问题上出现了失误,那时人们有一种“左”比右  相似文献   

11.
反右派运动的错误实践把知识分子从劳动人民的一部分转变为资产阶级的一部分 ,人为地树立了阶级斗争的对象 ;把对错误思潮的批判转变为对右派分子的人身斗争 ,形成了对“人”斗争的形式 ;使人民内部矛盾转向了敌我矛盾 ,改变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提法 ,从而成为党的指导思想上产生以“阶级斗争扩大化”为核心内容的左倾错误的起点 ,成为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理论产生的起点。  相似文献   

12.
“文化大革命”初期,由中学生组合而成的秘密团体“红卫兵”组织,在全国迅速发展起来,并演变成为一场红卫兵运动。 “文化大革命”造就了红卫兵及其红卫兵运动,没有“文化大革命”就没有红卫兵及其红卫兵运动;红卫兵运动点燃了“文革”之火,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红卫兵运动也就没有“文化大革命”。  相似文献   

13.
1932年春至1934年夏,湘鄂西苏区开展了四次以反“改组派”为主要内容的肃反斗争。在这长达两年多的内部肃反中。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包括段德昌在内的大批红军和地方干部以“改组派”等罪名被错杀。出现了扩大化的严重错误。为了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一湘鄂西苏区肃反扩大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共产国际与中共中央的“左”倾错误指导是湘鄂西苏区肃反扩大化的重要原因。湘鄂西苏区的肃反是在共产国际及中共中央的指导下开展起来的。共产国际及中央对湘鄂西中央分局的错误指示直接影响着湘鄂西苏区的肃反工作。表现在: 第一.不能实事求是地估计苏区的阶级斗争形势与党内状况,盲目要求并错误指导湘鄂西苏  相似文献   

14.
江飞 《党史文苑》2003,(3):36-37
毛泽东检阅红卫兵 没有红卫兵运动,就不会有延绵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离开了毛泽东的支持,就不会有一度“如火如荼”的红卫兵运动。 1966年5月29日,清华附中的学生秘密成立了一个名叫“红卫兵”的组织,寓意为保卫红色政权的卫兵。六七月间,清华附中的红卫兵先后张贴出一论二论三论“无产阶级革命造反精神万岁”等三张大字报,表示“造反有理”,要一反到底。8月1日,毛泽东写信支持清华附中红卫兵。从8月18日到11月26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先后八次检阅红卫兵达1100万人次。检阅中,天安门广场人海如潮,红卫兵小将们狂热无比。人人都双手举过头顶,向着毛主席欢呼着,跳跃着,许多人把手掌都  相似文献   

15.
1957年以后,阶级斗争“左”倾错误的产生和发展,党史界通常称为四次升级。 1、1957年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导致对党的“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提法的更改。 2、1959年庐山会议错误地批判彭德  相似文献   

16.
“红卫兵运动”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卫兵运动”是在“文化大革命”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发生的一场青少年运动。它以中学和高校的学生为主体,以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为主要武器,在造成打倒一切,全面混乱这幕历史性的社会悲剧中,是推行“左”倾错误的粗暴工具,在  相似文献   

17.
《党史天地》2009,(6):55-55
“文化大革命”.是从1966年5月开始的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在这场运动中,周恩来、李先念等同“左”倾错误、特别是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进行了艰难曲折、英勇顽强的斗争。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理论形成的直接后果是中断了我们党早期正确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和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而这“左”倾错误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与中苏分歧日益扩大和中苏论战日渐激烈息息相关。毛泽东认为苏共在“二十大”以后实行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违背马克思列宁主义 ,从而断言苏共已“变修”。并以此为鉴戒 ,毛泽东在国内进行“反修防修”的斗争 ,逐步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理论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冯白驹诞辰93周年。冯白驹闪光的一生不仅体现在领导琼崖军民创造了“孤岛奋战23年红旗不倒”的奇迹,也不仅体现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努力为人民服务,还体现在“文化大革命’”中他与谬误和邪恶所进行的抗争。“文化大革命”已经过去20年了,这段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经历比较完整地反映了他的思想水平、政治素质和个性特征,令人荡气回肠,感叹不已。“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并非偶然,它是一个时期以来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倾指导思想和实践愈演愈烈的产物。其间,冯白驹就深受其害,莫名其妙地被作为“地方主义反党集团头…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时代,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问题的认识和政策,是以其对阶级斗争状况的认识和估计为依据,多党合作是服务和服从于阶级斗争全局的.建国前夕毛泽东在国家政权问题上对资产阶级先联合后抛弃的策略决定了新中国的多党合作行之不远,随着阶级斗争扩大化倾向的发展,多竞合作停滞、倒退乃至名存实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路线,重新确认民主党派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把多党合作的发展基点置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上,多党合作实现了历史性转折,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巨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