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经济新闻如何贴近受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趋经济化的社会中,经济生活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核心。经济新闻通过对丰富多彩的经济生活的报道,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受众对于经济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然而经济新闻不如其他新闻报道精彩夺目。如何使经济新闻走近读者,如何使普通读者对经济新闻产生阅读兴趣,是媒体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只有树立牢固的受众意识,培养专业的新闻从业人员队伍,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更有效地推动我国现代化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由于经济新闻政策性、专业性强,经济现象又非常复杂。因此,经济新闻往往给人的感觉多是比较“硬”的,它的“硬”表现在:从静态方面说,经济新闻反映的  相似文献   

3.
在不少记者笔下,经济新闻是干巴巴的数字堆积和事实罗列;在部分读者心中,经济新闻枯燥乏味板起面孔训人。平心而论,目前经济新闻的写作确实需要加以改进,经济新闻不吸引人、不打动人、不鼓舞入的状况确实需要与时俱进。社会越发展,市场经济越发育越完善,经济新闻越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经济新闻?尽管至今尚无一个得到公认的定义,但相对而言,笔者赞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李道荣的说法:经济新闻是人类社会最新的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最新的自然经济现象的报道。  相似文献   

5.
巧用经济新闻数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新闻的一大特色就是数字多。数字,经济新闻离不开它,记者又怕它。因为数字是闪光的,数字又是枯燥的。数字使用如果不恰当,容易让读者感觉枯燥无味。反之,数字如果使用得恰到好处,却能为新闻增光添色。活化、巧用经济新闻的数字或数据的新闻语言化,即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把数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经济新闻越来越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经济新闻在地方党报的版面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笔者从事新闻工作的16年,采写经济类稿件居多,多次获奖也是经济类新闻作品。采写实践证明,要写好写活经济新闻,应把握好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新闻理论界有关"软新闻"和"硬新闻"的概念实质上是不明确的.随着都市新闻传媒的崛起,新闻传播实践不断深入,于是都市新闻理论对这两大类新闻渐渐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赋予了这两类新闻以明确的内涵硬新闻是指时效性强的事件性的新闻;软新闻是指时效性相对较弱的非事件性的新闻.都市新闻理论是从时效性、事件性两个特点来规定硬新闻和软新闻的本质属性的.从理论上弄清硬新闻和软新闻的内涵和边界,对于新闻实践来说是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由经济参考报社主办、首都14家新闻单位负责人联合评选的2001年中国十大经济新闻是:  相似文献   

9.
发展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经济建设是发展的关键,也是我们国家的中心任务。与此相应,经济报道也成为众多主流媒体的焦点。但相对于普通的事件性报道、社会民生新闻来说,做好经济报道,难度更高。因为经济报道既要反映经济建设中一些本质性的规律、特点,又要生动活泼,能真正吸引受众。笔者认为,要搞好经济报道需要“三性”。第一是思维的宏观性。经济报道要有宏观思维,就是要把经济报道的对象放在体制转换的时代背景下来考察,判断其时代意义和新闻价值。这要求经济报道抓住体制转换的时代特点,从微观现象中透视宏观问题,对经济现象的发展要…  相似文献   

10.
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就纸质媒体而言,新闻评论通常是与新闻报道并重的新闻体裁,也是构成"采、写、编、评"四大新闻业务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1.
虚与实,是中国古代哲学、美学的一对重要范畴。两者结合,虚实相生,是艺术创作也是新闻创作中意境结构的一种表现方式。艺术创作中有"虚境"与"实境",同样新闻写作中也有"虚境"与"实境"。单就新闻写作而言,  相似文献   

12.
发现经济新闻中的“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经济社会中,经济新闻越来越受到新闻媒体的关注和重视。因为经济新闻反映的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最主流的经济潮汐,是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的重要环节.所以新闻媒体,尤其是都市类报纸的各种经济新闻在版面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成为宣传报道的“重头戏”。经济新闻中的“亮点”报道,就是把经济新闻中更加深层次的内容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3.
假日经济催生假日新闻假日经济红火了假日新闻,假日新闻又不可替代地促动了假日经济,这是当前人们社会经济生活中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4.
张莹 《共产党人》2012,(12):54-55
正新闻浮夸不同于纯粹的虚假新闻。它有新闻的真实性因素,但记者在报道时对新闻事实进行了夸大,即本来是五六分、七八分新闻事实,却被说成了十分,使报道的"新闻性""可读性"增强了,更吸引受众"眼球"了,却如"注水肉"一般,品质下降了,受众反感了。新闻浮夸是弄虚作假在新闻报道中的一种表现。目前,一些记者和媒体制造虚假新闻的问题已引起从中央到各新闻单  相似文献   

15.
经济新闻关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经济生活领域,其信息来源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大众十分喜爱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经济报道涉猎工业、农  相似文献   

16.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古人只能用文字记录旅途风光,现代人更多的是用相机记录。进入2l世纪,“旅游新闻摄影”以新闻属性和艺术张力所赋予的特性在开拓丰富旅游资源、发展壮大旅游经济、塑造展示神州形象等方面正发挥着巨大作用。什么是旅游新闻摄影?推动它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哪些?如何来拍好旅游新闻摄影照片?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对于当下的媒体,新闻界一些有识之士认为:我国绝对是媒体大国,但绝对不是媒体强国。毋庸置疑,这些年我国传媒业迅猛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传媒社会"的新时代;但我们也不难发现,随着新闻竞争的不断加剧,新闻职业道德水准有所下降,新闻行业管理呈现"滞后"状态,由此带来诸多问题:虚假新闻屡禁不止,新闻误读屡屡发生,新闻表述不准确更是比比皆  相似文献   

18.
去年底以来,全国新闻战线大力开展"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这次长达半年的专项教育活动,是一个维护新闻真实、杜绝虚假报道的具体行动,也是一次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集中学习,更是一个提高主流媒体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40年代《华尔街日报》为了改变发行量低靡的状态,对报纸死板写作风格进行了彻底改变,放弃"5W"的新闻采编原则,强调要把抽象的财经事件用  相似文献   

20.
当下,互联网深度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博客尤其是微博客(简称"微博")风行全球,导致新闻的形态、功能、内涵,新闻传播的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革。新闻时评是对时事新闻的评述、评论。在引领社会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