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表面上看,如今的孩子被大人们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是换个角度看,他们过早地步入“成年”,失去童年应有的欢乐,活得太累。“皇帝”做得好辛苦许多父母们发现:如今孩子们的书包重量已远非昔日他们书包的重量。“有时看到爱妮背着那么重的书包上学,觉得她像一座小山,一匹负重的小骆驼,真是心疼!”爱妮妈妈说:“我们希望孩子将来能上大学,但孩子是不是有点太委屈了。”许多对孩子挚爱的父母们将无限希望寄托在孩子导上。虽然舆论总在说父母的“溺爱”已造成独生于女这一代任世,但深究起来,却会发现,孩子们在重负荷的爱”下,失去了…  相似文献   

2.
在广袤苍凉的青藏高原,有成千上万个贫困的孩子享受不到正常的教育,他们无助、渴盼的眼神就像铺天盖地的格桑花一样令人震撼。安徽合肥女高级工程师洪波,数次西部之旅使她与高原上的孩子结下不解之缘。为使他们能和内地孩子一样接受平等教育,洪波创建了“格桑花西部助学网”。几年来,在这位执着女子的推动下,西部地区接受帮助的孩子达2万多人,这些孩子的张张笑脸一如高原盛开的格桑花,给雄浑的西部引燃了希望之火。  相似文献   

3.
《中国青年研究》2003,(10):66-69
●“下岗”后的失落●重新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成功后,她处之泰然“下岗”后的失落郝秋兰,1983年毕业于天津纺织工学院纺织品设计专业。她早年的经历在很多人眼里来看,应该说是相当顺利的,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几乎没什么曲折。大学毕业后,她进入黑龙江省轻工业厅工作,之后又调入哈尔滨纺织科学研究所,一干就是近10个年头。在这10年里,她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虽然每个月只拿几百元的工资,但她却无丝毫抱怨。和所有计划经济时代成长起来的人一样,郝秋兰并没有感到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她满足于生活的安稳、单位的重用。然而,郝秋兰…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个“公仆”在蜕化变质前,都会有一系列“客观”反映,这也是大大小小腐败分子的基本特征。看一个“公仆”是不是变质了、腐败了,可以从下面十个方面去检查对照,综合识别。了解和掌握“公仆”蜕变的各种特征和迹象,有助于人们更加认清腐败分子的丑恶嘴脸,从而睁大眼睛严密监视他(她),采取有力措施严格防范他(她)。那么,腐败分子想搞什么歪门邪道,就难以得逞了。笔者从近几年来查处的一批大大小小腐败分子身上,研究、归纳出十种迹象,以儆“公仆”,以诏世人。1.整天喝得晕乎乎的。有时一天两喝,甚至三喝,吃了这场赶那场,喝了东家喝西家。…  相似文献   

5.
在北京市通州区二中有一位普普通通的化学教师叫李圣珍,先后有60多名所谓“傻孩子”、“笨孩子”、“呆孩子”、“坏孩子”等被家长和学校认为没有希望了的孩子被家长送到了她的身边。他们每个人都有噩梦般的过去,每个人都有不堪回首的痛苦。可是,他们在李老师的家里生活、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却有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变化:有的考上了全国名牌大学并出国深造,有的在班级里成了“希望之星”、“双百生”、“读书大王”……是什么使这些连他们父母和老师都认为“没有希望”的孩子发生如此显著的变化?究竟该如何把那些“问题孩子”塑成可造之才?我们非常想听听李圣珍老师的教育之道。  相似文献   

6.
京城缉毒战     
京城缉毒战一京城一户民宅内,吴云的老父亲看着泪流满面的她,“孩子,你已经被毒品害了,不能让他们用这害人的东西再坑人了!”吴云抬起脸说:“可是,我怕一旦说了……”“已经到了这步,人不人鬼不鬼的,还怕什么。今天你必须踉我上公安局去!”老父亲一把拉起她。3...  相似文献   

7.
苍蝇,低官阶腐败分子的代名词;老虎,高官阶腐败分子的专用语。这几年,“老虎”没少打,但有越打越多的趋势。那“老虎”的身价竟然一再突破历史最高纪录,动辄就是几千万,几个亿,已是“硕虎”了。然而,打虎的成绩如此之大,为什么有些人还要骂娘,把他们单位、他们身  相似文献   

8.
在被依法惩处的腐败分子中,他们腐败行经的真相大白,有不少是在其被“双规”之后,而且,他们被“双规”时一般都具有了一定时间期的腐败经历,很少有今天腐败今天就被“双规”的。对惩治腐  相似文献   

9.
幸福的家庭     
虽然两个孩子都是先天性听觉障碍残疾人,黄安杰、姜爱民夫妇家却是让人羡慕的幸福之家。一家人互相关心、相亲相爱。 两个最好的孩子 一家4口,两个孩子都是残疾人,对黄安杰、姜爱民夫妇来说,精神压力不可谓不大。但是,这两个孩子上学时,就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如今姐姐是泰安种鸡场孵化工,弟弟是市聋哑学校炊事员。虽然干的都是体力活,但他们非常珍惜得到工作的机会,勤谨认真,是被领导和同事们称道的好职工。  相似文献   

10.
虽然被公证的人可以“复活”,但在公众眼里,公证却“死”了!这堪称是“拍案惊奇”的现代版:四川省成都市律政公证处(原四川省公证处)出具的一份继承权公证书,竟然将至今仍健在的活人公证为死人,并让一个陌生女人以“妻子”名义继承了他的房产。目前,这份荒谬绝伦称得上“旷世奇闻”的公证书  相似文献   

11.
王亮 《中国保安》2004,(24):22-24
十来岁,对城市的孩子来说,是个无忧无虑的年龄,是个沐浴知识的时光,是个对未来充满遐想的阶段。但是,对农村的孩子呢?“渴望、彷徨、恐惧”似乎成了他们一部分人的心声。从繁华的都市到卫星城镇,到处都有这么一群忙碌的身影:搞建筑、做保洁、捡破烂……他们承担了城里人最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苦活,他们已经成为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这就是中国的农民打工一族,被人们约定俗成为“农民工”,或是“民工”。作为都市人,我们看到的多是他们处于社会底层的艰辛与无奈,却少有人关注他们正在棚户区无所事事的“失学子女”。如果你…  相似文献   

12.
写作的迷途     
一据说,办这种案子,我们还是全国头一家。事情还得从2002年8月20号说起。那一天的《作家文摘报》刊登了一篇转载自山东《齐鲁晚报》的长篇纪实文章,题为《女警官助学竟索贿》。文章讲述了一个让人震惊和遗憾的故事。江苏省新丰县一位幼年曾有过艰难求学经历的女警官刘宇秀,靠自己的不懈努力走上警察这个工作岗位。她在一心为民的同时,还全力资助着4名贫困失学儿童。在个人经济能力难以支撑时,她不惜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索贿,收受钱物共10万多元,然后用这笔非法所得继续自己的“爱心”行动,而自己依旧过着清贫的日子。后来…  相似文献   

13.
张矾,300多个贫困家庭儿童口中的“张妈妈”、“张阿姨”,江苏省泗阳县春晖民间助学协会会长。10月17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张矾“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称号。在获奖感言《背起一个孩子,背起一份希望》中,她说:每个周末、寒暑假,自己都会带不同的孩子回家生活,用心陪护,目的是要让不健全家庭的孩子融入健康家庭之中,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伊凤娜·道列尼一边吻着她的儿子,一边不住地嘱咐他:“要乖一些,你的祖母是不太喜欢孩子的,这你是知道的。这是她第一次允许你到她家里去。你得在她面前表现出你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接着,她转头对女家庭教师说:“福勒琳,你必须在晚饭后把他带回来……先生还在吗?” “在,夫人。公爵先生在他的书房里。” 当房间里仅剩下她一个人的时候,伊风娜·道列尼向窗口走去,突然她看见女教师粗暴地抓住儿子的手,当孩子走到大街拐弯的地方时,一个男人从一  相似文献   

15.
孩子是人,不是东西。但是,人一高兴或生气时,也总爱叫他们“东西”,这称呼里边蕴籍着爱不够和恨铁不成钢的意思。我们所有做父亲做母亲的,提起孩子这个话题,无不感慨万千,这是人的感情世界一部最丰章的乐章!因为孩子,是每对父母亲生活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关心他们;培养他们,教育他们,是责任,是义务,也是人性。使他们长大后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是所有父母的心愿。“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这一心愿,我们的父母亲们演出了一幕幕令人感动的悲喜剧。一位年轻的母亲,在飞机失事时自己受重伤,却把年幼的孩子紧紧抱在怀中。在医院…  相似文献   

16.
自助者天助     
女神萨蒂要求丈夫大神湿婆离开冈仁波齐山的住所,跟她去周游世界,看看他们的孩子们过得怎样。湿婆召来坐骑神牛南迪,驮着他俩在空中巡游。旅途中,萨蒂听见有人吟诵她最喜欢的一句箴言,她从空中往地面看去,原来是一个穷人坐在地上反复吟诵,身旁是饥饿的妻子和儿子。孩子求母亲给点食物。“孩子,除了爱,我一无所有。”母亲说完,潸然泪下。这一幕令萨蒂难以忍受,她对湿婆说“:他们都是你的信徒,我的夫君,你不能做点什么帮助他们吗?”“这家人总是吵架。”湿婆说“:他们没有做好接受帮助的准备。”“但是你无所不能!”萨蒂说“,只要你想做,就能…  相似文献   

17.
新学期开始之际,身处小乡村的表姑哭了掺半:既高兴女儿终于考上大学,又对通知单上高达9000元的学杂费一筹莫展。烈日下,她手拿着通知书,奔波于各亲戚家,希望能筹上学费。大家劝她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但她拒绝了。作为一个乡村妇女,她根本就不知道有“国家助学贷款”这样一个词,而且在潜意识里,她认为“哪有那么好的事”。"据了解,截止到2005年7月31日,海南省、天津市、黑龙江省按新机制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人数和金额均为零。"以“不让一个大学生因贫困失学”为目标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自2000年正式实施以来,受到了贫困学生的普遍欢迎。但是…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初期,农民工从农村走向城市,现在,他们的孩子长大成人,也在父辈的影响下走向城市。他们外出打工,并不纯粹为了挣钱,更多的想见世面,开眼界……来自四川的哺英是第一次来福州打工,虽然对她来说是个完全陌生的城市,但对于未来,她怀有美好的憧憬。她说:“出来打工不仅仅是多赚点钱,更希望能出来见见广阔的世界。”  相似文献   

19.
<正>王立红,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曾经当过幼儿园教师的她,如今面对的虽然也是一群孩子,但未保中心的"孩子王"却并不好当。在王立红眼里,这里的孩子更需要关爱。"他们太可怜了,在未保中心工作,没有爱心、耐心和善心根本不行,要比妈妈对待孩子还要好。"这些年,王立红也是这么要求自己的。  相似文献   

20.
做为一个母亲,从她把孩子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心就无可避免地与孩子连在一起,为孩子劳心劳力,牵肠挂肚,这种感觉会一直持续到永远,孩子是母亲们永恒的话题,可怜天下父母心! 在这个重视教育的年代,我听到太多焦虑的家长抱怨孩子不争气,他们为孩子的学习成绩发愁,为进不去重点学校着急,为考不上好的大学遗憾。在这点上也许我是幸运的,女儿从小就没有让我着急,差不多所有人都认为我是一个让人羡慕的家长,他们带着羡慕的语调对我说:“你的孩子多有出息,上清华,出国留学,路是笔直宽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