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绳 《瞭望》1996,(38)
偶然读到为茅盾诞辰一百周年而出版的《茅盾和我》一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7月出版),在这里面看到了对于同一件事的不同记载。 臧克家的《往事忆来多》一文中说: 我曾向茅盾先生提出两件文学史上的疑案,请他回答。那是在他乔迁到交道口南三条新居之后了。 第一件事是:关于1935年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到达陕北,鲁迅打电报祝贺,多年来报刊上说法不一。有的说您也落了名字;有的说只有鲁迅一人。到底真相如何? 他没假思索就回答说:“是这样的:关于打电报的事,鲁迅曾经对我提及过;但发电时,他并没有告诉  相似文献   

2.
今天,我是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来参加吴印咸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的。五六十年代,像我这样年龄的大学生,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吴印咸先生,没有人不欣赏和钦佩他的摄影艺术的。我们在欣赏和钦佩的同时,还有无限的羡慕:像吴印咸先生这样的摄影家可以经常见到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可以到祖国建设的第一线,看到种种感人的场面和事物。年轻人的这种羡慕反映厂吴印咸先生的摄  相似文献   

3.
信息传真     
《民主》2000,(9)
林汉达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在京举行民进中央8月20日举行座谈会,纪念已故民进中央副主席、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林汉达先生诞辰100周年。林汉达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学者、共产党的忠实战友。他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创始人之一,历任民进中央常务理事、中央委员会副主席。解放前,他当过教师、编辑、大学教授。1946年在东北解放区,任辽北省教育厅厅长兼辽北学院副院长。新中国成立以后,历任燕京大学教授、教务长,教育部社教司司长,中央扫  相似文献   

4.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已故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学者,原教育部副部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林汉达先生诞辰100周年,缅怀他为我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重大贡献。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共中央统战部表达对林汉达先生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并向林汉达先生的亲属致以亲切的问候。林汉达先生一生追求真理,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就参加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他曾冒生命危险掩护共产党员,并在经济上支援中共地下党工作。在美留学期间,他时刻关心祖国命运,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大声疾呼抗战胜利后,林汉达先生目睹蒋介石真内  相似文献   

5.
今年11月12日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纪念.先父谭熙鸿追随中山先生革命多年,对中山先生的志业和精神感受极深,常向我讲述他在先生左右,亲聆馨陔的情景.兹就我回忆所及略述中山先生与先父的交往以作为中山先生的诞辰纪念. 孙中山先生系先父谭熙鸿(仲逵)生前最尊敬的一位长者.谭熙鸿在青少年时代即由蔡元培先生介绍加入了同盟会与孙中山先生相识,当时谭在上海、天津等地电报局工作,许多重要密电均由先父经手发出和联系的.  相似文献   

6.
茅盾的遗愿     
戴廉 《瞭望》2005,(17)
1981年3月27日,茅盾先生逝世。此前约两个星期,他口述了一封给中国作协书记处的信:"亲爱的同志们:为了繁荣长篇小说的创作,我将我的稿费25万元,捐献给作协,作为设立一个长篇小说文艺奖金的基金,以奖励每年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我自知病将不起,我衷心地祝愿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繁荣昌盛。致最崇高的敬礼!根据茅盾先生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茅盾文学奖于当年设立,并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茅盾捐资25万元,当时决定由巴金担任评委会主任。  相似文献   

7.
正4月24日,是我们的父亲叶至善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父亲的一生是为编辑的一生。1986年,父亲写了《编辑工作的回忆》,文中说:"我生长在一个编辑的家庭里。我的父亲叶圣陶,大家都说他是文学家,是教育家,是语文学家,其实他当编辑的时间比干什么都长,花在编辑工作上的心力比干什么都多,就是没有人说他是编辑家。如果从中学时代编油印刊物算起,他连头带尾,一共做了73年的编辑工  相似文献   

8.
《侨园》2016,(Z2)
正今天是5月8日母亲节,对我和先生来说,也是很特殊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我和先生结婚35五周年纪念日。当时我爱人的家是一个特殊复杂的家庭,他两岁时父母分手,各自又重新组合了家庭,新家的经济情况也不好,子女多,我先生在家是长子,二老也顾不上我先生,我们结婚时,他父母就给了我们100元彩礼,他母亲偷着在邻居家给我们做了两铺两盖,又偷着买了一个大铝蒸锅,还给了我们一个小破旧木箱子,这些,对于一个矿工家庭来说已经足够和尽力了。  相似文献   

9.
1985年4月27日,全国政协礼堂隆重举行纪念马叙伦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会前,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颖超同志会见了我们这些马叙伦的子女和亲属,亲切地和我们一一握手,并一起照像,她满怀深情地对我们说,我要向你们表示我对马叙伦先生的敬意,我永远怀念马老,缅怀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父亲离开我们30年了,然而跟随他的那些年月,他为革命、为人民奋斗不息,鞠躬尽瘁的一幕幕,至今仍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父亲天资聪颖,勤奋好学,读书时才学超过了同龄人。不幸的是,父亲尚在年少之时,祖父便过世了,他不满17岁便帮助祖母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只身来到上海做一些报社的编辑、主笔。  相似文献   

10.
《求知》2014,(10):F0004-F0004
<正>在天津市纪念中国著名作家梁斌诞辰100周年文学艺术展中,占据了半个展厅的中小学生歌颂梁斌及红色经典的100余幅书法作品,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这些书法作品得以展出,与天津书法家冯连贵先生的辛勤栽培密不可分。连续10年在人民大会堂领奖冯连贵先生自幼酷爱书画艺术,是著名书法家耿仲敭先生的入室弟子,华世奎先生的再传弟子。其书法作品多次在国家级展赛中获奖。他分别被中国书协研究部和中国硬笔书协授予"新中国有突出贡献书  相似文献   

11.
《党政论坛》2008,(20):27-27
季羡林先生,对采访他的记者说:“要做到内心和谐,就得想得开。我快到100岁了,就是因为想得开。”  相似文献   

12.
1996年10月19日上午,民革北京市委二楼礼堂里传出阵阵欢声笑语,由民革西城区工委主办的联谊会正在这里进行。出席联谊会的有100余人,会场气氛热烈、欢快、感人。这次联谊会正值重阳节之际,故又是向民革老党员祝寿的会,同时又适逢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会上发放了民革西城区工委编撰的《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纪念文集》。  相似文献   

13.
华俊东 《各界》2011,(4):19-21
2010年11月12日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诞辰100周年。初冬的一个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崇文门附近的一幢家属楼,敲开了华罗庚的长子、中国医学基金会副主席华俊东先生的家门,听他讲述了父亲辉煌而又曲折的一生。  相似文献   

14.
《民主》2015,(5)
<正>30年前,习仲勋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在纪念马叙伦先生诞辰100周年讲话时说,"马叙伦先生是著名的教育家、坚强的民主战士、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他为新中国的创立,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30年后的4月17日,民进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隆重纪念中国民主促进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民进中央首任主席马叙伦先  相似文献   

15.
传承之举     
说来惭愧,直到不久前我才知道,史量才先生与我是同乡。他于1880年1月2日出生于南京市江宁县龙都镇杨板桥村,离我家所住的前三岗村很近,应该说是道地的同乡。这是家乡的领导来上海告诉我的,并说要为史量才先生生平事迹作调查后加以弘扬,教育后人。从此,我也就开始搜集并阅读了一些有关史量才先生的事迹材料,对先生的为人和敬业倍加尊崇。史量才先生是现代报业巨子,著名的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战士、杰出的新闻事业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在1921年10月出资盘下了上海《申报》,自任《申报》总经理,把《申报》办成了被誉为“正义与进步…  相似文献   

16.
正我与至善先生的交往将近30年。第一次见到至善先生,是1976年的冬天。承蒙他的关爱,从那天起我就一直得到他精神的熏陶。最后一次见至善先生是2006年2月22日,因为要去韩国讲学,特地到医院与他作别,一周后至善先生离开了我们,那是2006年3月4日。在我的记忆中,至善先生是个极其认真的人,每做一件事总想做得十分好,生怕有一点不周到,即便是给朋友写封短信,也得  相似文献   

17.
今年2月是社会活动家、教育家、民进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林汉达先生(1900年—1972年)一百周年诞辰。作为晚辈教育工作者和民进会员,共和国建国初期开展扫盲工作时,我曾在先生指教和领导下工作过,对他那种执着地为群众教育事业殚思竭虑的精神,留有深刻印象。汉达先生从事群众教育工作,说来有历史渊源。20世纪30年代,他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州立大学研究院就读的就是民众教育系,获博士学位。1947年6月,他来到东北解放区,任辽北省教育厅厅长,曾在双辽、通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著名教育家、学者、社会活动家林汉达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今天,我们大家聚会一堂纪念林汉达先生,我的心情很不平静。我在想,如果林先生健在,能够看到祖国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民幸福,社会进步,能够看到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不断发展、完善,他该会多么欣慰啊!林汉达先生是我的一位老战友。1943年我们相识在上海,那时我们都在华东大学执教。作为“孤岛”的上海,沦陷时期遭受日寇铁蹄的  相似文献   

19.
史晓风 《民主》2006,(3):41-42
周恩来总理特别关心党外朋友。我在任叶圣陶先生秘书期间,就知道周总理曾两次救叶先生脱离险境。 1948年11月,叶先生应中国共产党邀请,赴解放区参加新政协会议。他于1949年  相似文献   

20.
日前得列一本《湖南长郡中学抗日时期校友通讯·杨少岩老师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专辑》,才想起杨老师已经诞生一百年了,可是他的音容笑貌还依稀如在目前。1947年,我考进了长郡中学念高中。杨老师是教务主任,兼教我们班的数学。我在口述自传中曾经简单地记下了对他的回忆:“据我看来,杨老师几乎能够背得出《范氏大代数》:我们只要问他第几面第几题,他不用翻书就知道题目,马上给你解答起来。每堂课开始,杨老师一面讲授一面板书,一行一行整整齐齐的,一块长长的黑板分成三栏,到下课铃响,他正好讲完一个单元,黑板也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