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司法是专门性的法律活动,旨在定纷止争,化解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司法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的本质追求。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提出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以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的"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要求,必须践行司法为民的根本宗旨,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提高执法司法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司法工作亲和力和公信力,建设公正高效权威司法。  相似文献   

2.
正实现公平正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为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当前,要深刻认识新时代法治领域的新问题,准确把握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着力点,着力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  相似文献   

3.
慕平 《前线》2013,(10):31-3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对于人民法院来讲,就是要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司法保障。当前,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人民法院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司法为民的根本宗旨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对加强司法公信建设提出了更高层次、更加紧迫的现实要求。面对形势任务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法院系统要不断深化司法公信建设,努力构建符合司法规律、满足群  相似文献   

5.
正青铜峡市人民法院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结合审判执行工作实际,牢固树立"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紧紧围绕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这条主线,准确把握"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聚焦存在的"四风"问题,着力强化思想教育,不断改进司法作风,大力提升审判质效,使教育实践活动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6.
张立斌 《党史纵横》2014,(5):F0002-F0002
正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群众利益,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活动开展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沈阳市皇姑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这一主线,坚持用群众的观点看待问题,用群众的路线解决问题,积极搭建有效载体,努力回应群众诉求,让人民群众以"听得懂"、"看得见"、"用得上"的方式感受到公平正义。诉调对接,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皇姑法院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创新工作模式,不断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为基础的多元化调解对接工作机制,为服务人民群众、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地区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而有益地探索。  相似文献   

7.
《湘潮》2017,(9)
正"让司法公正的阳光普照三湘大地"。2017年4月6日,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在湖南省法院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牢牢把握法院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来自省委、省政府的承诺,承载着全省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望,成为推动"法治湖南"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8.
《奋斗》2015,(2)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基层法院是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具体、最密切的司法机构,是实践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平台,对加强法治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检验改革成效的试金石。"获得感"是绝大多数人实实在在的感受,具有多层次性,体现在改革的全过程。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进行深化改革,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和发展机会,感受到公平正义,更有效地管理国家社会事务,拥有更多的精神食粮、更好的文化享受,能够过上高质量有尊严的生活,提高生活幸福指数;对党的建设制度进行深化改革,为实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提供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0.
邹伟 《当代贵州》2013,(15):51-51
要进一步树立追求卓越、力求完美的思想,把每个案件都办成精品案,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在全省法院开展以"十破十立"为主要内容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要有的放矢,认真分析法院系统思想障碍的产生原因,真正解决"解放什么"的根源问题,逐步形成"怎么解  相似文献   

11.
正"‘法之不公,国必衰亡’,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这是省委书记王东明《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文中的一句话。2014年是我省推进依法治省的开局之年,深入推进司法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将为治蜀兴川、推动"两个跨越"提供更为坚实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2.
2014年,辽宁省法库县人民法院始终牢记司法为民宗旨,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工作目标,积极深化改革,切实改进作风,严格公正司法,依法审理和执行各类案件,为群众排忧解难、伸张正义,维护了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以提高立法质量为核心,突出立法重点,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加强人权司法保障,维护公平正义,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帮扶,维护群众权益,全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4.
正自"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海南藏族自治州两级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委决策部署和省高院要求,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作用,认真履行管党治党职责,切实提高法院队伍政治素质和司法能力,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审判质效,忠实履行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以改革创新精神引领法院发展进步,为实现海南州"十三五"时期经  相似文献   

15.
许丽英 《奋斗》2014,(11):32-3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的司法改革这一重点问题进行了部署。明确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创新司法体制机制既是全会的重要贡献,也是其亮点所在。  相似文献   

16.
《党的生活(青海)》2013,(10):I0001-I0001
近年来,西宁市城中区法院以务实的作风、严谨的态度把习近平总书记“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讲话精神落实在审判实践中。  相似文献   

17.
司法的本源应该是公平公正,司法的公平公正不仅是法律人的责任,更是人民群众所应该享有的法律待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新时期党对政法机关提出的努力目标和明确要求,这个目标的提出也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新的要求促使人民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务必认真对待每一个案件,认真对待每一个当事人的权利.只有在每一个案件的过程当中实现了公平正义,才会有整体的司法公正,才会有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8.
正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反复强调,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总书记之所以反复强调这句话,就是因为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没有公正司法,就没有社会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9.
<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3月10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分别在全国"两会"上作报告,提请代表委员审议。严惩暴力恐怖犯罪、加强"裸官"追捕追赃、清除司法队伍"害群之马"……2014年,两高报告抓住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严惩暴恐犯罪:为公众安全"加把锁"  相似文献   

20.
任广章 《奋斗》2024,(4):17-18
<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强调要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强司法制约监督,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作为习近平法治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公正司法观,其形成与发展的逻辑理路是建立在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时代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的,既是对中华优秀法律文化的传承,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公正司法经典论述的升华,也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在司法领域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