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主,是关于国家治理的一种学说、理念、方式、制度,指的是“人民的政权”和“按照人民的意愿进行统治”。因此,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形态、国家形式,也可以说是国家民主、人民民主。把民主的学说、理念、方式、制度引入政党领域,出现政党民主,这是民主的扩展延伸。广义地说,政党  相似文献   

2.
丁文 《北京党史》2013,(5):31-35
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决定了中国的政治格局和政党格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既借鉴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又坚持了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从当前研究情况来看.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特点、功能以及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等。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的基本框架.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的历史沿革,到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国家政权的关系.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以及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创新的难点和重点,研究内容涉及了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3.
刘志  段一 《世纪桥》2006,(9):4-6
政党和党政关系概说 政党一词,来自于拉丁文。本义是“一部分”,后来引申为一种社会政治组织。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指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积极分子为维护本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围绕着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或影响政府而结合起来采取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  相似文献   

4.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无论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无论是夺取政权还是巩固政权,人民群众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政党就会失去力量的源泉,党的事业就会面临严重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张录平 《世纪桥》2008,(1):18-19
先进性建设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中的核心和灵魂地位,体现在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是党终结落后生产关系夺取政权的根本保证、是党执掌政权支配政治资源的合法性源泉三个方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命题的提出,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6.
竞选,即竞争性的选举。在竞争性的政党制度中,政党一般都通过竞选执掌国家政权。但是在竞选中,政党要夺取国家政权,需要多方面的因素,每一次选举获胜的政党,自然都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当然了,也可能有一些意外的突发事件导致某一个政党的胜出。  相似文献   

7.
必须高度关注人心向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必须高度关注党与群众的关系问题、人心向背问题”,这是江泽民同志在领导全党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向全党提出的一个严肃政治课题。认真学习江泽民关于人心向背问题的论述,对于全党深入理解十六大精神,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更好地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完成党在新世纪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一、人心向背是决定政党政权兴亡的根本因素江泽民同志指出:“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这是江泽民同志在总结人类历史中大国兴亡、政党兴衰规律的基础上,着眼于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着眼于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提出来的,体现了对人  相似文献   

8.
古人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古往今来的事实表明,任何政权和政党,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民心向背,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社会有史以来最先进的政党,自觉顺应社会发展的规律,自从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写到自己旗帜上之时起,就把自身的前途和命运同民心向背紧紧  相似文献   

9.
雷玖夏 《新湘评论》2004,(12):30-30
增强执政意识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前提。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这是总结世界各国执政党的兴衰成败以及无产阶级政党实践经验得出的一个深刻论断,充分揭示了牢固树立执政意识,不断增强忧患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笔者认为.增强执政意识,首先要增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意识。  相似文献   

10.
世界各国政党的发展史表明:一个政党的党风关系到该政党的生死存亡。中国共产党从一个领导各族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表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必须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指出:“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这一论断表明,一个政党或政权要想长久地存在下去,其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必须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必须构筑起强大的政治向心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构筑强大政治向心力的理论源泉。  相似文献   

12.
“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这是列宁运用一个哲学的基本观点“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作出的一个经典论断.揭示无产阶级政党特别是执政以后最大的挑战来自于自我毁灭.共产党政权和执政的共产党也有自我垮台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对中共执政方式研究的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闫东 《探索》2003,(4):29-32
一、对“执政方式”的界定一是从党政关系的角度界定“执政方式” ,即“党对国家事务实行政治领导的方式”、“一个政治主体(在现代主要是政党)在取得执政地位后 ,运用政权的力量来治理国家的模式”[1]、“执政党对国家政权进行领导的载体”[2]。有的学者还从世界政党比较的视角出发 ,认为执政方式是指“政党从政治共同体中获取和运用最高行政权的过程、方法和形式”[3]、“政党控制公共权力的途径、手段和方法”[4]。有的学者认为执政方式说到底就是党和国家的关系问题 [5]。为此笔者就把其界定的视角称为政党一国家分析模式。二是相对于政…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两个先锋队”理念的提出,不仅从阶级性角度规定和支撑着党的先进性,而且从代表性和广泛性角度体现和拓展着党的先进性,它是对80年来党的建设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深化了对党的性质的认识。一、中国共产党应当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政党是一定的阶级和阶层,为了本阶级的利益,为取得政权或影响政府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政治组织。政党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随着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发展而产生的,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政党,必须首先坚持…  相似文献   

15.
“工农武装暴动”思想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性质、内容不同的两个政治概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形成的、关于武装夺取政权道路问题的两种策略思想。前者基本上来源于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政党武装夺取政权的模式,强调在革命高潮到来时,直接依靠工农暴动夺取政权。后者主要来源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根据中国革命的特点,主张把武装斗争贯彻始终,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根植中国土壤的新型政党制度。就制度的基本功能来说,它体现在吸纳力、整合力、执行力三个方面。吸纳力是民众对执政党地位与国家政权合法性的认同度,反映政党与人民、国家与公民的关系;整合力是系统维护国家权力的能力,是对政党意志统一能力的强调;执行力彰显政党科学统筹实现制度目标的能力,体现制度落地的可行性和生命力。强大的吸纳和整合是执行高效的前提条件,坚持吸纳、整合和执行“三力”的系统集成,即“三力合一”,有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基础,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推动新型政党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西方政党是如何取得政权和如何执掌政权的分析,提出了我国的执政党应具备和加强三种观念———法治的观念、权力分工制约的观念、人民主权的观念。  相似文献   

18.
论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选择与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淑真 《新视野》2004,2(5):52-54
政治制度是“长成”还是“做成”的,一直是人们争论的问题。当代中国政党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创造的结果。本文结合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产生时的政治生态,论述毛泽东设计中国政党制度的初衷和新中国政权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产生,发展和自身建设基本规律的科学。从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创立和发展的140多年的历史看,它成为党领导人民夺取政权、巩固政权、取得社会主义建设和自身建设伟大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之际,在我们党和国家面临严峻形势的关键时期,中央领导同志最近强调要在全党加强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学习,这个“决心”是非常正确的,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和提高党的战斗力,对于党领导人民迎接挑战,励精图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西方资产阶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是  相似文献   

20.
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一个政党的立足之本;稳固的阶级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一个政党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关键;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我们党80多年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深刻论述了新形势下进一步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的问题,强调“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从而“保证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十六大报告关于“两个基础”和“两个先锋队”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吸收党员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