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党课》2013,(12):31-31
目前,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表题为《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全面介绍了我国在促进与保障公民各项基本人权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展,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人权状况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2007年3月6日.美国国务院发表《2006年国别人权报告》,再次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责难,却对自身的人权问题避而不谈。为了让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美国的人权纪录,推进国际人权事业,我们特发表《2006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相似文献   

3.
蒋睿  于游 《党史博采》2009,(12):27-28
2009年,我国发表《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二00九-二0一0年)》(以下简称《人权计划》)。通过我国与西方主要国家人权和宪政发展的比较研究中可以发现,必须按照人权计划的要求,通过大力实施人权计划,不断完善宪政建设才能实现人权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权是一个广泛的社会概念,经历了“天赋人权”、“法定人权”和空想社会主义人权,发展到今天的社会主义的集体人权。人权是处于一定生产方式中的一部分人或大部分人有资格享有自己所必须的权利。双向性、阶级性、普遍性和从属性是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非法证据排除制度是证据法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不仅是证据法学科学化发展的产物,也是人权保障价值的机制化需求。全国人大于2012年通过的新刑事诉讼法,以国家基本法律的形式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制度,这不仅是《宪法》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的具体化,也是人权保障建设在刑事程序法上的职能延伸。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人权观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它以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为思想渊源,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历史底蕴,根植于党的百年奋斗,形成于新时代十年来的伟大变革,是中国共产党接力探索、持续推进中国人权事业的理论结晶,是建立在中国人权发展实践基础之上的思想精华。当代中国人权观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尊重和保障人权、怎样尊重和保障人权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为新时代中国人权事业健康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当代中国人权观的引领下,新时代中国人权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人权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夯实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权基础,丰富了人类人权文明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陆嫦娥 《世纪桥》2008,(6):34-35
刑事诉讼作为一种国家追究犯罪的活动,它有两个并驾齐驱的目的:一是惩罚犯罪,第二个就是保护人权。1996年修订刑事诉讼法后,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无罪推定原则,更进一步加强了对人权的保护力度。但是与国际通行做法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所以亟待确立,贯彻真正、完善的无罪推定原则,实现对人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人权,从一种启蒙精神逐渐发展成为受主权国家乃至国际组织保护的人权政策,从权利保护和救济的角度讲,这是一种权利保护明晰、维权救济适当的进步;但从权利范围、权利和权力何者优位的角度讲,人权政策的合理性有待反思和证成。这就需要探索作为人权证明标准的普遍道德标准存在的真实性和建立在一定人权标准基础上的人权体系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深化了我国对人权及妇女人权问题的认识,推动了我国妇女人权的不断发展。今后,要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进一步保障我国妇女人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权建设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出发,分析指出了取得成就的原因在于:一是我党对人权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执政理念的进一步发展、创新;二是在于我党对人权的实现途径的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11.
廖萍蓉  许静 《党史文苑》2008,(12):29-30
人权入宪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必然选择,也是党领导人民制宪保障中国人权历史经验的总结。它表明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党领导人民争取、维护和促进中国人权的奋斗史。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我国发表《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二00九—二0一0年)》(以下简称《人权计划》)。通过我国与西方主要国家人权和宪政发展的比较研究中可以发现,必须按照人权计划的要求,通过大力实施人权计划,不断完善宪政建设才能实现人权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普遍人权与多元人权之争是当代人权理论中的一大论争。多元人权观通过援引当代道德、政治、文化等范畴的理论资源驳斥普遍人权的合法性依据,主张把人权观念置于具体的文化历史范围内。为了应对这种多元主义的诘难,普遍人权观则开始自觉地寻求一些有效的逻辑理路,来论证普遍人权如何可能。  相似文献   

14.
李民 《唯实》2003,(2):56-60
《公民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确认了人权的基本特征。我国对这两个公约的批准 ,必将促进我国人权保护的发展。我国的人权规定与国际人权两公约相比 ,无论是在体例上还是在内容方面 ,还存有差异 ,这势必对我国理论上和实践中的人权问题造成冲突。要完成国际人权两公约在我国的适用 ,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  相似文献   

15.
《天津支部生活》2006,(8):53-53
“人权无国界”理论是最近几年某些西方国家为推行人权外交而热衷鼓吹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权问题是不受国界限制的,一国对另一国内部存在的人权问题表示关注甚至采取单独或集体的干预行动是合法的,不属于干涉别国内政。一些西方人士宣称:“当今世界上的重大变化已不受国界的限制”,“人权已超越国界”,因此,“对人权的遵守不可能通过国界边界加以隔离或掩盖”,“保护普遍人权的义务是没有国界的”,是跨越国界的义务。这种理论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6.
人权的分析: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斌 《探索》2005,4(1):102-105
“人权”概念以“权利”概念为基础,权利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交换关系的体现,“人权”概念也有广、狭多种含义“权利”和“人权”的观念起源于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形成于阶级分化和人权的“异化”。应当区分人权的“应然”、“实然”和“法然”。人权可以分为生命权、经济权、政治权和文化权四大类。人权观念既有其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不同的民族、国家或社会可以由于历史和文化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人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不断发展中国人权事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众多复杂的人权观面前,中国应坚持什么样的人权观?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的人权攻击,我们应持什么样的态度?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应举什么样的旗,走什么样的路?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后,提出了我们在人权事业上要举马克思主义的旗,走符合中国特色的人权道路.  相似文献   

18.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体现了发展的第一要务,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它以务实和向前的思维,科学地规划了中国未来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人权行动目标,契合了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与人权保障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一方面,“现代化”在现实运动中形成的文化、制度及技术等促进了人权保障。另一方面,人权保障成为“现代化”的结构性要素,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标识。西方现代化的人权保障以“资本”为中心,随着技术理性的扩张,呈现抽象性与虚伪性等特性,并极力推行人权帝国主义。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权保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权利与自由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呈现具体性与真实性等特性,并在弘扬和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反对西方的“普世价值”及人权帝国主义中克服了西方现代化的人权保障局限,彰显了巨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在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发展史上,毛泽东直接针对资产阶级"天赋人权"的唯心史现命题,明确提出了"人赋人权"的唯物史观命题.文章从人权的存在根据、现实中人权的具体性和历史性、阶级社会中人民人权享有程度、共产党执政权利的获得和使用等方面,来解读毛泽东的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