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少时,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读得心潮起伏,激情喷涌。悟出“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之深意。在梁启超的笔下,少年之中国,中国之少年,“如朝阳”、“如乳虎”、“如春前之草”、“如长江之源”,是那么美好、“有力量”、“思将来”、“能进取”、“敢创新”,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2.
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  相似文献   

3.
正早在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就用一篇《少年中国说》唤起了无数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激起了多少炎黄子孙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又寄托了多少对中国之少年的热爱和期望。文中那"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的字字句句,如今读来仍铿锵有力,催人奋进。如今,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4.
史继忠 《当代贵州》2011,(18):66-66
在“少年精神”的鼓舞下,1918年,贵州建立“少年贵州会”。它把中国的前途和贵州的前途紧密联系起来。主张“省自少年其省。则国自少年其人”。  相似文献   

5.
吉洁 《奋斗》2010,(2):59-60
人们常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正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所讲“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培养出了大批的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6.
长余 《学习导报》2014,(24):44-44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闲时重新捧读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仍被字里行间横冲直撞的方刚血气所打动。遥想当年,戊戌变法失败,人心委顿,梁启超先生一声滚烫的呐喊,激励着一代代年轻人为美好未来奋勇进取。如今,昔日的“老大帝国”早已一去不复返。  相似文献   

7.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公民社会在不断孕育成长,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显著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日益增长。但是,司法需求的增长同司法能力滞后之间的矛盾已逐渐成为当前法院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反映在少年司法领域,就是少年司法的审判实践与社会公众对少年司法的新要求、新期待之间尚有较大的差距,人民法院面临着如何充分运用司法智慧,履行少年司法工作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少年司法制度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王绪存 《党建文汇》2002,(16):29-29
2001年1月17日上午9时许,汕尾市81岁的离休老干部郑汉良到中国银行汕尾分行第一分理处支取存款本息共计港币12019元。营业员将上述款项交郑汉良清点,当郑汉良清点完毕刚准备将钱装进外衣口袋时,一少年突然从其右侧抢去港币11019元。郑见状与之争夺,并大呼“有人抢钱”,无奈他年老无助,事发突然,只好眼睁睁看着抢夺者得手后逃之天天。  相似文献   

9.
李锐锋 《学习月刊》2009,(23):28-30
10月24日,为抢救落水少年,长江大学的15名大学生用他们稚嫩的臂膀相连搭起了一条通往生命的长梯。把生的希望让给了他人,将死的威胁留给了自己。最终,两名少年获救.3名风华正茂的“90后”大学生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长江之畔奏响了一曲时代壮歌。他们在献出年轻生命的同时.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内涵。生命因“人梯精神”而璀璨。  相似文献   

10.
1953年我在北师大马列教研室中国革命史资料室当资料员的时候,通读过《少年中国》,至今已有56年。中间虽用过《少年中国》,但未再细读,现在对这个刊物总的印象是有的,但毕竟年头多了,内容都已忘掉。近日,又翻了一下手头的影印本,发现不少文章中的一些段落所讲的道理十分精彩。篇幅限制,不可能都抄下来。下面只抄几段以窥一斑:  相似文献   

11.
少年壮志不言愁──少年张颖清剪影张英本刊今年第三期以"成功者之功"为题介绍了国际知名科学家张颖清教授在生物领域的独特贡献和治学方法,引起了各界读者的关注,不少青年学子来信询问张颖清少年时代的成长经历,为此,我们特意访问了张颖清的父母……在呼和浩特火车...  相似文献   

12.
《少年》是旅欧少年共产党在旅法勤工俭学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刊物,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欧洲路径时不可回避的重要环节。《少年》立足于世界情势,与无政府主义展开论战,介绍苏俄革命,有力地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少年》还阐明了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指明中国的最终出路是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3.
少年司法制度作为一个国家治理与预防少年违法犯罪的一种专门的司法制度,是以少年刑事审判制度为中心,包括少年刑事案件的调查、审理、处置和矫治等内容。尽管各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具体形式和内容有所区别,但它的理论根据和基本精神大致相同,即针对少年的特点,立足于教育保护,促使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刘胡兰是家喻户晓的少年英雄,是迄今为止唯一享受党和国家三代领导核心题词待遇的一位烈士。毛泽东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邓小平的题词是:“刘胡兰的高贵品质,她的精神面貌,永远是中国青年和少年学习的榜样。”江泽民的题词是:“发扬胡兰精神,献身四化大业。”  相似文献   

15.
1982年,13岁的英国少年米德,第一次听说东方有个中国,突然闪出一个念头:自己以后要是学中文,研究这个国家,不也很好嘛!  相似文献   

16.
邹小维 《党史天地》2008,(12):55-56
红色青春励志偶像剧《恰同学少年》在央视热播后,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强烈反响。该剧将重大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用创新的青春偶像手法演绎出来.生动再现了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青年时代在长沙的求学成长经历与友情、爱情。毛泽东能成长为一代伟人和新中国的缔造者,湖南长沙第一师范(以下简称一师)能培养出一大批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现代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17.
"赏识的目光像阳光,照到哪里哪里亮",开创中国"赏识教育"先河的周弘老师,用爱心把双耳失聪的女儿培养成为全国十佳少年、中国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生。"赏识教育",形象地说,就是用"大拇指"给受教育者以力量。而领导者赏识、赞美你的部属,同样会给他们走向成功的信心和动力。  相似文献   

18.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  相似文献   

19.
东平  王凡 《党史纵横》2007,(1):10-16
延安,中国革命的红色经典之地。这里,有着许多值得追忆和回顾的往事。有一群少年,自1937年后陆续来到延安,先后在这里上了小学、中学。他们在宝塔山下学习和生活,度过了一段不平常的青少年岁月。他们大多是中共高层领导和军队、地方核心骨干的子弟,也有不少是烈士子女。笔者东平、王凡采访了这群延安少年中的几位代表,听他们讲述少年时代在延安的难忘经历,讲述父辈在革命战争年代出生入死、无私奉献的革命传奇以及他们对子女的爱与亲情。透过少年的眼睛,折射出中共领导下的红都延安的不同侧影。  相似文献   

20.
公元1673年,即清康熙十二年底,少年天子康熙遇到了登基以来第二次最严峻的考验:坐镇云南,拥兵自重的降清明将吴三桂因不满朝廷撤藩而起兵叛乱。这个反复无常的武夫又厚着脸皮打出了“反清复明”的旗号,自封“奉旨总统天下水陆大师兴明讨虏大将军”。“三藩”之首的呈三桂一起,唯吴马首是瞻的其余二藩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唯恐兔死狐悲,也先后在福建、广东起兵响应。一时间,江南各镇烽烟四起,半壁江山几陷于叛军之手。“三藩”之叛,乃在康熙预料之中。这位眼光长远、胸有大志的皇帝早就把“三藩”视为大清帝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