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新闻回放:报载,某县委书记为防止底下干部在班子换届之际“跑官要官”,防止各方“说客”,在其大门上张贴了一张“告示”,敬告“要官别找我”。另据报载,某县不久前通知全县干部,今后凡是找县委领导或组织部“跑官要官”的,一律记录在案,并将其名单在电视台曝光。——要制止“跑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看一种新的腐败现象——“跑官”。它虽不普遍,却也并非罕见。顺口溜“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平级移动,又跑又送,往上调动”便是对这种“跑官”现象的辛辣嘲讽。  相似文献   

3.
在倡廉反腐的新闻中,常可看到“跑官”的事。“跑官”者,即奔竞于权贵之门,用财物结交之而谋官也。有关这类人物“跑官”的种种神态,描摹最为形象生动的莫过于明代宗臣的《报刘一丈书》了。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眼下人格最低的要数“跑官”的。这些人不学无术,抱着“只要敢伸手,乌纱保证有”的决心,整天打听某书记、某部长和谁是亲戚,和谁最要好,和谁是老上下级关系,然后厚颜无耻地进行“感情投资”,以求得一官半职。那副嘴脸,很容易让人想起封建王朝时的奴才形象。 在社会日益昌明的今天,为什么还有人宁愿不要人格而去跑官呢?其中关键之关键恐怕应该是“跑”了之后有人给官。如果跑官要官的人要不到官,甚至本来可以提升的也因为伸手要官而不予提升,那谁还会再去跑官要官呢?史载北宋王旦当宰相时,推荐、提携了很多官员,但他…  相似文献   

5.
我市已出台五条措施坚决惩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卖官”者将严肃查处,“买官”者则将一律免职。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钟旭秋说,当前我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大多做得很好,但有些地方和部门仍存在“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违反《干部任用条例》的行为和现象。为此,市委组织部出台了五项措施,严杀“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歪风。凡“跑官要官”的,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不能提拔,情节严重的将进行组织处理;坚决  相似文献   

6.
在下痴想 ,本人积数十年之革命经历 ,对跑官、要官之说 ,在革命队伍里还是近几年来才听说的。据说有的跑官还真的跑出了“跑绩” ,当上了什么如意的大官、中官、小官之类。你看怪不怪 ?如照此办法可以当官的话 ,有官瘾者就有了升官的方便门路了 ,此门开不得 !现在官之瘾 ,有点传染趋势 ,连小学生也染上了“官念”。报纸上曾有过这样一个故事 :儿子回家向父母报告了一个好消息 ,说他在学校当官了 ,是个组长 ,负责三个同学的作业本收发 ,并说当上组长有好处 ,同学们为了巴结他 ,从家里拿玩具和零食给他。还说 ,像他这样要求进步的同学很多。好…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载文指出,在换届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跑官要官”排在第一位,“暗箱操作”排在第二位,“拉票贿选”排在第三位。  相似文献   

8.
说“跑”     
说“跑”马文胜也许是改革开放加快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一个不曾引人注意的"跑"字,现在格外受到人们的钟爱。干部年终述职,有跑资金、跑项目;百姓议论时尚,有跑房子、跑职称。此外还有跑原料、跑销售、跑升学、跑分配.跑官、跑名……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如今办事...  相似文献   

9.
周伟 《半月谈》2004,(16):86-86
为官之道本应一心执政为民,然而少数干部却背离宗旨.热衷于“秀官”、“跑官”、“等官”、“混官”、“告官”——百姓们辛辣地将其讽刺为为官“五部曲”。  相似文献   

10.
可圈可点     
省委书记“炮轰”跑官要官据工人日报报道,日前,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在河南省委七届十次全会上再度痛斥“跑官要官”之风,四次提到干部作风问题。徐光春说“,干部干部,是干出来的,并不是干部自己跑出来的、说出来的。否则,就不叫‘干部’,而叫做‘跑部’‘、说部’了。对那些封官许愿、请客送礼、跑官要官、拉票贿选者,一经发现,坚决依纪查处!”◆点评:把给官的对象换成普通老百姓,这才是该有的考评体制。newscarto\学生宿舍分三六九等据重庆晚报报道,放弃免费的房间,放弃便宜的房间,一些大学生宁愿一掷千金,争着住进校园内的别墅,这是发生在…  相似文献   

11.
1998年7月2日《杂文报》上登了李兆中同志的一篇文章《跑官要官的理论》,文章不长,现照录如下: 日前,几位老兄讲起自己对跑官要官的感慨,颇有一番道理,不免录下来供大家品头论足。 甲:我认为自己确实有一定的才能,一时还没有被领导赏识,没有被大多数人发现,但我觉得本事再大,能力再强,如果不跑,领导不知道,上级不认识,怎么会被提拔使用?我善于钻研,勤于思  相似文献   

12.
跑“部”“钱”进,你一定听说过。时下,一些人非常热衷于跑门子、跑关系、跑上头;但也有人不惜跑基层、跑艰苦地区、跑困难企业或贫困家庭。一个是往上钻,一个是往下扎,因而就有了跑上与跑下的话题。跑上者,若是积极争取上面资金、项目或优惠政策,扶持发展本地经济造福于民,倒也无可厚非。但笔者耳闻目睹跑上者中,跑官要  相似文献   

13.
看负债情况,论政绩“份量”;遏制“跑官要官”需要晋升制度透明化、公开化  相似文献   

14.
“跑官”一词不知起源于何时,无从考证。随着阶级社会的出现,“跑官”现象或隐或现便应运而生。这些年,各级党委政府为扼制“跑官”风的蔓延,虽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努力,但“跑官”现象并没有销声匿迹,在个别地区甚至有炙手可热的情况。今年是地方领导班子的换届年。笔者由此想起了那些”三头六臂”的“跑官”,想到了早已被人们深恶痛绝的“跑官”风,自然也就横生出众多的感慨和思考。“跑官”现象的产生,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首先是政坛磁力的逆向牵引。政坛是人世间至关重要的一座帅台,操纵着历史的航船。为了走上政坛,历史…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元旦、春节将至。市纪委、市监察局近日发出通知重申,各地领导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不许跑官要官。 通知指出,严格执行“五个不许”规定: 一是不许违反规定收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对违反规定的,按照组织程序一律先免职,再依据规定处理。二是不许“跑官要官”。对“跑官要官”  相似文献   

16.
吴可  孙博 《小康》2004,(2):74-74
人类社会自从有了部落,就开始有了大大小小不同的官。社会总是要有人搞政治的,搞政治就得想办法当官。对一些人来说,当官升官是他们的最大利益所在。但相对于人的需求欲望来说,社会上的官职总是太少或太小了。因而,想当官就得跑官,就得先让人家认识自己。什么动作都不搞,突然有人让你当一个官,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如果抛开价值判断,只用经济学分析,跑官现象的出现,实在是事出有因,合乎情理。握有选票或有决定权的人,假如不了解你,或压根儿就不认识你,你不跑,不向他们传递你的信息,他们如何选你做官?所以,跑官本身并没有错。不论哪朝哪代、中国外国,做官都需要"跑"的。不过体制不同,跑官的路径也不同。有的往上跑,有的则往下跑。  相似文献   

17.
“骗官信”骗着了谁张天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75周年座谈会上,江泽民总书记说:“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跑官要官的人还不少,买官卖官的也有。甚至还有骗官当的。”本文揭示的就是一例典型的骗官案———世间百态一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75周年座谈会上,江泽民总书记...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我们党坚持任人唯贤的路线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培养选拔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党政干部。但是,在一些地方、一些单位,也有一些人却不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出现了用人失察失误的现象,让一些思想品质不好、弄虚作假、跑官要官、群众称之为“风马牛”(“风”就是看风使舵,“马”就是溜须拍马,“牛”就是吹牛浮夸)的干部得到了提拔或进入了各级领导班子。浏览报刊杂志,我们不难发现用人失察的现象屡见不鲜,比比皆是。用人失察者们为了提拔重用与己有关的人,总要编造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力排众议”。如果所提之…  相似文献   

19.
百姓声音     
“躲起来”还是“顶回去”作为执政党,面对日趋猖獗、已经严重影响党群关系的跑官要官风,党员干部究竟是应该“躲起来”,还是“顶回去”?陕西省宜君县县委书记熊晖有一张“要官别找我”的告示。在我看来,熊晖的做法是“躲起来”,这样可以保持自身干净。无何如何,总比“迎上去”收礼受贿好。但是,如果连县委书记对跑官要官都躲躲闪闪,歪风如何刹得住?在跑官要官的歪风邪气面前,躲起来不如当面锣对面鼓理直气壮地顶回去。顶回去才能使广大党员干部清醒;顶回去也才能让广大群众真正看到我们党反腐倡廉的决心和希望。(李月明)!买官者也要严惩现…  相似文献   

20.
《半月谈》上有篇叫《“笨官”王绪钢的廉政自由》的文章,其中讲述了这样一件事:陕西省蒲城县县委书记王绪钢为政清麻,他“退钱,拒礼;不跑官,也不卖官;硬着性子抗拒一些地方通行的游戏规则。”他的“愚笨”办法,在普通群众中赢得了一片喝彩,但在“民意”测验中,他的得分却很低,排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