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流角度看,政府信息管理政策执行过程中执行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信息政策本身、执行主体、执行环境、执行技术和目标群体等五个方面。根据影响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我们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的政府信息管理政策执行力影响因素分析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为进一步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执行力影响因素量化分析提供了研究导向。  相似文献   

2.
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是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主要途径。政策执行力是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关键要素。由于利益错位以及政策执行要素缺失,当前中国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存在着政策僵化执行、迟缓执行、截取执行、变相执行等削弱政府政策执行力的行为。完善政策执行客观机制、提升政策执行能动因素是提升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政策对象对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提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对象的成员数量、组织程度、拥有的社会资源、受教育程度、价值观念和认识能力对政策执行力有明显的影响。提高地方政府对民众的政策执行责任意识和加强政策对象自身的政策素养对提升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执行力是公安工作的生命力。公安队伍执行力是指履行政治和社会职能、克服工作障碍、提高工作质量、增强工作效果的能力。领导权力、组织制度和组织文化等直接影响着警务活动的开展和队伍管理制度的执行,成为影响公安队伍执行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也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受浓重的历史传统的消极影响,政府执行力建设在执行环境、执行主体、政策的目标对象、公共政策方案本身、执行资源方面存在着制约因素。应该转变行政执行理念,培育政府执行文化;优化政府组织架构,完善权力运行机制;培育执行主体素质,提高政府执行行为;完善绩效评估体系,提高政府执行能力;强化权力监督机制,完善行政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6.
制度执行力是制度存在和发展的生命。中国目前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欠缺,主要受到制度的设置与制定的不完善、制度执行的现实政治体制环境缺陷、以及制度执行过程中执行主体自身的制约等原因的影响。提高执行力的过程,实为制度系统整体协调调整的过程。应该主要从确立核心理念、科学制定和不断完善制度、抓住实践着力点等三个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浅析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体现在地方政府的执行行为过程中,是政府在执行过程中各种力量综合而成的整合力。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的高低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兴衰成败、政权的巩固与发展以及统治的合法性。然而由于政策执行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目前地方政府存在政策执行力不佳的问题,因此在我国政策实践中要求通过有效的政策执行机制创新,提升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  相似文献   

8.
军队党委执行力是军队党委认知力、谋划力、组织力、控制力、评估力、问责力等的综合体现。提升军队党委执行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照党委执行力的生成机理,加强党委执行主体建设,实现党委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党委执行流程,完善党委执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警察执行力是警察通过准确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法律,精心设计方案,有效使用财物,信息,制度等资源,完成既定目标的综合效力.一般来讲,警察执行力是由理解认同力、计划确定力、组织协调力、实施控制力和监察调整力组成的,提升警察执行力需要从提高警察的素质、引导群众对警察执行的认同、优化执行资源和改善执行环境等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10.
全面提升执行力,需将“组织结构、人员流程、战略运营、团队建设、企业文化”等五个流程有机结合。其基本思路应是:完善管理组织、规范组织结构,健全管理体系、统一制度管理、明确运营流程,增强团队意识,创新企业文化,全面提升公司的整体执行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