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信息     
《勐泐歌者》《勐泐歌者》是一部以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届全国政协常委、西双版纳州政协副主席、著名傣族作家征鹏为主人公的长篇纪实文学。全书以深厚的傣族文化为背景,以主人公曲折多彩的人生历程为主线,用翔实的事例、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主人公的成长足迹,艺术地刻画了主人公的动人形象。该书作者为西双版纳资深学者王涧教授。“情感故事征文大赛”隆重举办新浪网读书频道与北京林雪文化工作室于近期联合举办情感故事征文大赛,截至2006年3月30日止,参赛体裁要求为随笔或小说,以五百字至五千字为宜。征文要求写出心灵深处的情感故事,入选作…  相似文献   

2.
由高立士先生著、美国福特基金会全额赞助、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傣族竜林文化研究》一书,是一部以研究傣族竜林文化为突破口,深入浅出地论述傣族生态学的一部专著,是迄今国内外研究生态学较为深入的一部著  相似文献   

3.
西双版纳全境解放后,吴效闵副师长率领部队要返回蒙自驻地,召存信与傣族父老乡亲和解放军依依惜别,长途相送。每过一个村寨,都有百姓自发设立的慰劳站、茶水站,都有傣族男女青年跳起欢快的歌舞来向亲人解放军表示感谢。部队路过佛海县城时,召存信按照傣族最隆重的礼节,请吴效闵副师长骑在大象上从热闹的街道上走过,各族群众纷纷向解放军指战员抛洒鲜花,表示虔诚的祝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西双版纳州明确提出“生态立州”的发展战略,并将其列于6大发展战略首位,充分体现了全州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坚定信心和美好愿景。傣族是西双版纳主要的世居少数民族之一,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以下简称“佛教”),具有传统的生态观,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曾为保护西双版纳的生态环境、传承西双版纳的生态文明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文主要就佛教对傣族传统生态观的影响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东南亚》1993,(2)
《百夷传》为记述十四世纪末叶时麓川地域的一部专著,虽然简略,但它是一本实地调查的记录,大多翔实可靠。麓川,在《元史》又作“芦传”,其主要地域为龙川江流域。龙川江即瑞丽江上游,亦即傣族人所称的卯江。缅甸傣族文献所称的孟卯,即是以者阑为中心的地域。时至今日,缅甸傣族人仍以TAI MAO“卯江傣人”一词称呼龙川江流域的居民,及来自该地区而定居于缅北者,但一些与龙川江有渊源的缅甸傣族人,已不再公开地自认为TAI MAO,而自称为TAI Lng,这是有原因的。虽然如此,缅  相似文献   

6.
傣族文献中的“达光王国”与缅甸传说中的“太公王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德宏傣族地区有学者根据傣族文献的记载认为,傣族在公元前5世纪甚至公元前9世纪的时候就曾经建立过一个地跨云南西部和缅甸中部和北部地区的"达光王国",并把"达光王国"写进了有关傣族的历史论著中,甚至还把这个"达光王国"作为傣族的文明史向前往德宏旅游的游人介绍。本文作者根据其所掌握的资料对"达光王国"进行了考证后认为,傣族文献中有关"达光王国"的记载,实际上是流传到德宏傣族地区并被"傣化"后写进傣族文献的一些流传于缅甸的关于"太公王国"的传说故事,傣族历史上并没有这么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7.
越南的傣族     
傣族是越南少数民族当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傣族约有40万人,他们大多数聚居在越南西北地区原傣族——苗族自治区一带。另外,还有一部分居住在清化、义安省的高原地区。傣族村庄往往修建在江河沿岸的小山岗上,或在田野之间。在田地集中的地区,很多村庄的居民密居一处,房屋彼此相连,整然有序,宛如一座座小的市镇,也有一部分傣族  相似文献   

8.
泼水节     
窝窝 《新青年》2016,(4):60
泼水节是傣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泼水节是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  相似文献   

9.
我来自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外I,出生在中缅边境的丛山峻岭中,是一个典型的乡村孩子。从小与溪流为伴、山林为伍,捉野鸟、采野果,抓鱼摸虾,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10.
据我国史书记载,公元1~2世纪时,有一个叫做“掸国”的国家先后几次遣使向东汉王朝朝贡.由于首先提到“掸国”贡使的史料中记载他们是从“永昌徼外”来的,而今天滇西境外又恰好是缅甸掸族的聚居区掸邦,故许多学者都认为,这个“掸国”的地理位置就在今天缅甸的东北部地区,“掸国”是由掸族的先民建立的一个古国.所以,在谈及缅甸古代历史和早期中缅关系时,人们总会提到这个“掸国”.又由于缅甸的掸族与我国的傣族本为同源民族,他们在语言、文化、宗教、习俗、经济等方面至今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属于“跨境民族”群体.因此,一些研究傣族史的学者又将“掸国”同傣族的历史联系在一起,认为“掸国”的疆域还包括了今德宏傣族地区的一部分,“掸国”的历史也属于傣族史范畴,并将其写入了傣族史的论著中.  相似文献   

11.
掸傣古国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滇越 二、掸国(Siam) 三、篷(Pong) 四、文单(Vien Siam) 五、憍赏弥(Kousambi)恬 傣族是一个文明而古老的民族。傣族历史神秘而悠远。傣族历史工作者多年来都孜孜致力于揭开这历史的帏幕,我们却深感其中的许多环链无法缀合。正是有鉴于此,我试提出汉唐时期掸傣历史的序列,就正于中外的史学专家。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1992,(2)
在云南傣族聚居地区的上座部佛教建筑中,佛塔的数目十分可观,据不完全统计,仅西双版纳地区的佛塔总数就不下百余座,德宏州及其它傣族聚居地区也有不少佛塔。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1990,(1)
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捕捉南诏先民的建筑特色,并与傣族的建筑风格比较,揭示了两者之间文化上的差异,从而论证南诏先民和泰傣族先民分属两个文化体系,他们之间没有族源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今年5月24日,蒙古民主党领袖查希亚·额勒贝格道尔吉(Tsakhiagiin Elbegdorj)在第五届总统选举中,以51.24%的得票率击败前总统、蒙古人民革命党领袖恩赫巴亚尔,当选为总统。额氏现年46岁,曾担任过两届政府总理、国家大呼拉尔副主席和三届议员,是蒙古民主运动领导人之一。  相似文献   

15.
该文将傣族传统宗教文化与传统儒家文化进行对比审视,着重对西双版纳傣族地区广为流传的佛教典籍《吉祥经》所蕴含的交友观进行解读和分析,并将其归结为"择友标准——‘善心’与‘智慧’";"交友准则——平等与互助"。这对当今社会构建和谐文化颇具启迪。  相似文献   

16.
泰国的萨迪纳制和中国云南傣族地区的田官等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1990,(3)
文章认为中国云南省傣族地区与毗邻的泰国在历史上都经过封建领主社会,两者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态基本相同,但又各具特点。由于各自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发展变化道路。泰国直接向资本主义过渡。傣族地区则沿着封建制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7.
1986年11月13目下午5时,一架泰航班机从北京飞抵曼谷国际机场,沿着舷梯走下一位身材中等、精神矍烁、慈祥可亲的傣族学者,他就是云南省政协副主席、云南民族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西双版纳“末代傣王”刀世勋先生。翌日,刀世勋先生乘火车抵达泰北清迈府,受到泰国学者们的热烈欢迎,他们兴奋地说:“召孟罕勒(刀世勋的傣名)的到来,为这次学术研讨会增添了光彩。在中泰两国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研讨会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8.
加缪的中篇小说《局外人》和阿尔志跋绥夫的长篇小说《萨宁》在面世之初都曾引起过关于小说主人公形象的激烈讨论。长期以来,这两部作品的主人公默尔索与萨宁一直是法国和俄国文学史上非常独特且极富争议性的文学人物。从人物性格的真实性、对待自然的态度和反抗性等角度看,默尔索和萨宁的形象有相似之处。从叙述方式角度看,两个主人公的形象亦存在不同,这也反映出作家创作思想的差异。对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经典文学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并通过人物形象的联系和碰撞获得更多启示。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出差到云南,有幸到缅甸的勐拉逛逛。勐拉地区,离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首府景洪100公里。勐拉,指的是掸族,意思是傣族。在缅甸3000多万人口中,掸族占7%。勐拉地区与中国这边清洁,平坦的柏油路,鲜艳、多姿的民族服装形成鲜明的反差,看来这个地区还很贫穷,落后,至少有待于开发。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地发挥侨联组织在服务“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侨界高新技术人才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积极性、创造性,吸引更多海外高新技术人才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回国创业,中国侨联于2010年8月24日至29日,组织开展了第十届海外高新技术人才为国服务暨第三届新侨创新成果交流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