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法律正义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与正义天然地具有密切相关性;没有正义论,就没有法哲学.文章在考察了历史上的各种主要的正义理论之后,主要论述了正义的概念和形态、正义与法的基本互动关系.作者认为,正义表现为一种法的价值目标,法律的最高目的就是提供和实现正义,法的特殊品格也使它能够成为维护和促进正义的最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2.
尽管正义问题 ,已经得到了哲学 (伦理学 )、社会学、法理学、诉讼法学等不同学科的大量论述 ,但是 ,这些论述无法成为法律职业者在其执业领域的具体行为规则 ,法律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法律职业者的正义与普通公民的正义必定存在着差异 ,而正义一词语义不确定的情况导致对法律职业者的评价缺乏客观统一标准 ,对此学界关注的不多。提出法律职业之正义的执业标准和具体伦理要求 ,对于弥补职业道德规范之不足、帮助法律职业者进行自我监督、评价和调整以及深入进行法律职业伦理的研究等 ,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身份正义的诉求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中的形式正义需要超越身份,实质正义需要通过身份,身份正义是基本的社会正义.强势身份集团控制社会资源形成势力,借助制度安排获得超额利益,并使这种利益格局获得文化心理认同.产生身份特权、身份歧视、社会排斥与身份摧残等现象,侵害了身份正义.身份正义吁求:奉行法治理念,明晰并均衡身份利益,兼顾分配与发展功能,有序身份流动,...  相似文献   

4.
<正>义是法的先导,法是正义的形式;正义是法的衡量尺度,司法正义是正义的题中之义;正义是法律正义之价值来源,法律正义是正义之表现形式。因此,强调社会正义的实现仍然有赖于司法正义,真正法治的构建依然维系于司法正义。  相似文献   

5.
西方女性主义发轫于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时期,在2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三波女性主义浪潮。其中,对性别正义的关注开启于19世纪70年代罗尔斯的《正义论》之后,这也是西方第二波女性主义的活跃时期,但是至今,层出不穷的女性主义流派并没有形成对性别正义的统一理解,对正义目标的主张和正义理想的设计也不尽一致。因此,从空间和时间的维度对其实现路径进行疏理和分析,能够从总体上对性别正义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对于准确理解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何者为第一性价值的问题,涉及到正义相对于特定的社会的实现程度。考虑到我国目前的具体国情以及程序正义自身的价值,最合理的选择是确立程序正义的优先地位。  相似文献   

7.
张桂梅 《工会论坛》2008,14(5):136-137
正义是人类的目标,程序是法律的生命,法律程序正义更是法治国家的理想和追求。重温罗尔斯程序正义理论,结合国内外的过去和现实,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以人为本,从程序制度建设入手,是我国法治建设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树立程序正义的理念,在立法上设计完善的程序正义制度;在司法上真正保障法官的中立性、程序参加者的参与性、平等性以及审判的及时性,以保障程序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正义可以通过人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法律来实现,但主要应通过法律来实现。正义乃是法律追求的应然价值,是法律的目的之所在。由于不存在完备的正义理论体系及正义的实证性特征,人们在通过法律实现正义的过程中必须要解决何为正义的立法、司法以及对不正义的立法、司法应如何对待的问题。本文试图对此问题作出初步应答。  相似文献   

9.
对程序工具论的理论反思,法律程序应当具有独立于实体结果之外的价值追求——程序的正义价值。程序正义价值的定义纳客,以及程序正义价值在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实现状况。加强和完善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和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毕达哥拉斯和赫拉克利特为例分析了古希腊自然哲学时期思想家的正义思想,并对其正义思想的政治实现路径给予了探究。  相似文献   

11.
现实题材电影《搜索》的核心内容是媒体也即民意对人物命运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司法实践中民意参与司法的现象层出不穷。民意可以参与司法,但不应当干预司法。文章在对民意进行历史和现实考察的基础上,对民意参与司法的正当性进行法文化层面的反思。  相似文献   

12.
鉴定结论是鉴定人运用科技进行实践的产物,每一个鉴定结论都包含鉴定人的主观认识活动,其科学的认识是产生正确鉴定结论的基础,而非科学的认识必然产生错误的鉴定结论。保障鉴定人认识活动的公正性,一方面必须完善管理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必须建立规范鉴定行为的法律制度和“证实”与“证伪”的法律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鉴定具有公正性,从而保障诉讼的公正与效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以下简称“两法衔接”)机制自2001年建立以来,国务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等有权机关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其实施的法规政策,也尝试建立了许多实施机制及措施。但是,法规政策的频繁出台,使得“两法衔接”机制陷入泥沼与混乱之中。如不对此进行修补,“两法衔接”机制极易异化为侵害公民权利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在司法审判过程中 ,明文规定在法律文本中的法律原则在个案审判中具有可诉性。第一 ,法律文本中的法律原则规定对整个法律体系具有的统帅作用也应该体现在个案审判时对具体规则适用的检验上。第二 ,法律原则能更好体现法律的精神从而弥补具体条款的不足。第三 ,明文规定在法律文本中的法律原则不是法律文本中多余的内容 ,仅规定在条文上而不适用在案件中无异于使法律原则的规定成为虚设。第四 ,在个案中 ,法律原则具体化为特定的法律规范后 ,具有明确的内容 ,操作性问题并不成为其适用的阻碍  相似文献   

15.
论受贿罪的法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益是研究受贿罪的起点和基础,我国当前的刑事立法和主流学说对受贿罪法益的解释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在分析法益基本特点的基础上,主张受贿罪的法益应当是公正的职务行为所保障的正当社会利益,也就是职务行为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16.
程序正义这一与实体正义相对应的法学理论,在制度层面已经被我国的法律予以确认,但是在实际的司法活动中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和坚持,这也是导致冤假错案频发的原因之一.究其原因,似可以做如下概括:这一生长于西方的法治理念,在被移植到中国之后,未能与中国的传统法律文化相契合,虽在制度层面被强行推而广之,但却未能得到广大司法人员内心的确认,故而未能在司法实践中被很好地贯彻.本文试图探究程序正义水土不服之缘由,以期为找到使程序正义入乡随俗之路径做出些许贡献.  相似文献   

17.
司法,是指享有司法权的国家司法机关依靠国家强制力的后盾,以国家名义运用法律于案件的专门活动,它的裁决具有极大的权威性.司法公正,就是通过司法机关全面实施法律的各种活动,使司法领域内绝大多数公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能够全面实现,而且对全人类的发展和长久幸福无害.公正是司法自身追求的理想价值,司法公正是司法的本质所决定的,是雏护法律尊严的内在要求.在一个国家中,司法公正与否,是评价这个国家是否民主、有序、健康、文明的基本标志.能否实现司法公正要保证以下三个条件:司法独立;程序公正;法官的修养.  相似文献   

18.
一切权力都容易被滥用。要防止滥用权力 ,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我国现行政治体制的制度设计 ,决定了人大对司法机关监督的必然性。关键的问题在于人大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应当坚持合法原则 ,并有利于保证司法独立 ,维护司法公正。要完善相关的制度设计 ,切实提高人大对司法机关监督的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19.
当前 ,影响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因素有法律文化传统 ,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法律的实际运行情况等方面。由于法律意识无论对立法、执法还是守法都有重要价值 ,所以必须针对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水平有待提高的现状 ,采取措施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推进我国的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