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霞飞 《党史天地》2006,(6):10-15
曾几何时,他在中国共产党内权倾一时。曾几何时,他深受毛泽东的信任。曾几何时,他随心所欲地整人害人。曾几何时, 他极善伪装,以至于死后也骗去了不少花圈。又曾几何时,他被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确定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撤销了对他的《悼词》,开除了他的党籍。这个人就是康生。  相似文献   

2.
木又 《干部之友》2003,(2):38-40
曾几何时,沈阳日报报业集团原总裁、党委书记、日报总编辑傅贵余,不仅在沈阳是位风云人物,在全国新闻界也很有名气。他从一名普通的记者干到总编辑,不知写下或策划过多少得意之作。然而,他在政治生涯行将画上一个圆满句号时,却为自己留下了一生中最为惨痛的“败笔”。  相似文献   

3.
陈良 《廉政瞭望》2014,(24):64-65
元朝,是有史以来版图面积最大的帝国,也是当时世界武力最强的帝国。曾几何时,这个强大帝国的最高权力掌握在两个年轻人手里。他们风华正茂。锐意进取,可望大有作为。这两个年轻人.就是元英宗和他的宰相拜住。  相似文献   

4.
2007年7月19日,湖北省潜江市广华寺法庭。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在两位法警的搀扶下走上了被告席。听到公诉人对自己的指控,听到法官对自己的判决,他的感觉有些错位。曾几何时,自己是法庭上的执法者,是一个省会城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最高领导,而如今,同样是在法庭上,自己却成为被审判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见义勇为,离你有多远──写在各地《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条例》纷纷出台之际江苏,晓梦见义勇为,离你有多远?见义勇为,就在你身边!见义勇为需要你需要我,需要他,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予。曾几何时,见义不为,见死不救现象困惑着我们这块土地。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公安系统中有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周鲲。曾几何时,一提起他的名字,罪犯心中就打颤,特别是贩毒分子,均视其为克星、公敌。他曾获得过“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优秀青年卫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70年代的上海人,都熟悉叶昌明这个名字。他曾是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常委、上海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列席上海市委常委会议。在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年代,特别是在上海这个工人集中的地方,叶昌明可是一个显赫人物。但是,曾几何时,他又从云端跌了下来,摔得鼻青脸肿。他到底有着怎样的人生呢?  相似文献   

8.
让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健康文明的家园──太原市卡拉0K歌厅整顿纪实太原日报记者范芝萍并州城,你咋了?曾几何时,流行于沿海开放城市的卡拉0K歌屋在太原这个内陆城市俏然登场,许多人从陌生、好奇,到手握话筒放歌一曲纵情抒怀,几乎是很短时间的事。又曾几何时,歌屋...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1999,(2)
我请张宏斌来,并不是因为他是记忆的天才,他的本行是医生,要为我的一个亲戚的儿子治精神病的……他的这些药丸极其管用,亲威的儿子服后病送消解,数年间不再复犯。医生是我尊敬的,而这样的奇人更令我佩服,以后我们就作了朋友。——摘自著名作家贾平凹(治病救人)一文──张宏斌先生的炮学与超强记忆功夫,为我前所未见,钦佩万分;其精髓的我国传统医学学识,非他人所能及,更令我尊敬。──台湾荣院院长,著名医学专家赵善灿曾几何时,在我国文艺界和医疗界曾盛传着这样一位奇人的名字,有的说他可以把(红楼梦)中的诗词、灯谜、对…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06,(1):13-13
曾几何时,对一些官员来说,GDP是图腾,是一切,是发展的全部,是政绩,也是他们晋升的“硬杠杠”,以至于官场上出现了“数字出官,官出数字”之说。有些人为此而搞层层加码,管他实际效益怎样,先把“大数”(GDP)搞上去再说别的,甚至个别人不惜欺上瞒下,异虚作假。这方面最典型的.当敷原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据统计,  相似文献   

11.
张冠彩的名字,在海口市秀英地区几乎妇孺皆知,人们戏称之为“地主”。地主者,土地之主人也。曾几何时,曾列海南省房地产十杰企业第五位的秀英土地房产开发公司,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不断成长壮大,创造了令人目眩的辉煌——没有分文债务,银行存款达3亿元之巨!作为公司开拓者的他,自然声名远播。然而,世事多变,时过境迁,在张冠彩调任后不久,陶醉在往昔灿烂之中的秀英房产人,竞让时代的良机一次又一次地与自己失之交臂,光荣与梦想在无情的市场经济面前终归沉寂。  相似文献   

12.
霞飞 《党史博览》2007,(6):50-52
许多老上海人都还记得陈阿大这个名字--他是王洪文的"小兄弟",在"文革"中靠造反起家,当上了上海市主管工交工作的领导,还当上了中共九大、十大代表.但曾几何时,他随着"四人帮"的覆灭而销声匿迹,在政治舞台上失去了踪影.那么,陈阿大走过了怎样的人生道路呢?  相似文献   

13.
2007年7月19日,湖北省潜江市广华寺法庭。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在两位法警的搀扶下走上了被告席。听到公诉人对自己的指控,听到法官对自己的判决,他的感觉有些错位。曾几何时,自己是法庭上的执法者,是  相似文献   

14.
曾几何时,我们家天天盼着住进宽敞明亮的现代住宅,最好还有电梯,出门就是花园。如今,这一理想即将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是行业的领头雁,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力量。 曾几何时,国企拖着计划经济时代积累的包袱,艰难跋涉的情景让人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6.
今天40岁左右的上海人还都听说过陈阿大这个名字。他是王洪文的“小兄弟“,在“文革“中靠造反起家,爬上了上海市主管工交工作的领导人的位置,还当上了九大和十大代表。但曾几何时,他随着“四人帮“的覆灭而销声匿迹,在政治舞台上失去了踪影。那么,陈阿大走过了怎样的人生之路呢?  相似文献   

17.
<正>曾几何时,我们还在思索如何面对网络经济下的"地球村"消费模式,构想有网络参与的消费会变成什么样子;曾几何时,我们还在思索如何开发跨更大区域的新兴市场,网络将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曾几何时,我们还在思索如何方便人们的消费,进而发掘更大的内部市场。现在,在线购物已经普及到会用网络的消费者,网络消费已经进入学术界与实务界的视阈,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备  相似文献   

18.
曾几何时,收音机是大部分百姓了解国家大事的唯一渠道,是普通家庭难以企及的贵重电器。它一度左右着中国人的喜怒哀乐,也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  相似文献   

19.
曾几何时,人们还在说高校是“一方净土”。如今,高校再也不是世外桃源,社会上的腐败现象早已蔓延到高校的方方面面。近几年,媒体披露了大量高校腐败案件,其范围之广,级别之高,贪污受贿数量之大,令人咋舌。  相似文献   

20.
“仅此一家,别无分店”。曾几何时,生活在郑州市的人们在办理车辆和驾驶证业务时一直感到极不方便却又无可奈何。在短短的几年间,这种局面竞有了改观。郑州市交警支队车管所在延伸服务上所做的一系列文章,惠及群众,受到了普遍的赞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