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在对外开放中处于一种什么地位?这是~个在理论上看起来简单,但在实践中往往把握得不那么好的问题。弄清这个问题,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的自觉性,促进对外开放的深入开展。提出这一问题的原委是,在过去一个时期,全国一些地方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各级政府在其中扮演了主要角色,而企业则处于一种被动和从属的地位。例如对外开放的活动由政府组织、重要信息由政府提供、重要客商由政府介绍、重要项目的谈判由政府主持等等,可以说由政府包揽了对外开放的主要事务。对这种现象应如何看?笔者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应是暂…  相似文献   

2.
一、"主体我"对"客体我"的认识与评价 当自觉主体对外部世界有了较清晰的价值认识之后,就会更加积极地定位于自觉意识的努力表现中.自我认识是我们对自己的主观评价,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认识与评价,这种评价不应该过高或过低,否则都会带来消极影响,产生持久性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3.
何谓主体?主体指的是事物的主要部分。主体意识就是:我们在考虑问题时,要把主要的方面放在第一位;无论何时何地做何事,都要牢牢地把握住主要的方面。道理虽然是这么说,而且人人都能理解、接受,但是,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主次倒置的现象却时有发生。试举两例:一是古代的。中国有句成语,叫买椟还珠。典故来源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  相似文献   

4.
生存理性——民工潮中的主体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继建  姜华 《求实》2007,(8):55-57
民工潮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特殊现象。从制度约束和理性选择的理论框架出发,我们发现,在民工潮现象中,有限制度准入提供了行为主体发挥自己主体意识、实践自身生存理性的可能空间;个体在主体意识决策下基于生存理性而进行的利益最大化选择及实践,促成了民工潮现象的产生及存在、发展。  相似文献   

5.
民工潮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特殊现象。文章从制度约束和理性选择的理论框架出发,认为在民工潮现象中,有限制度准入提供了行为主体发挥自己主体意识,实践自身生存理性的可能空间;个体在主体意识决策下基于生存理性而进行的利益最大化选择及实践促成了民工潮现象的产生及顽强存在、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现代精神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公民道德修养主要部分和必要途径,也是社会主义道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把党真正建设成为应能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共产党员的党性是无产阶级阶级性的集中体现.而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则是这种阶级性在主体中的客观反映.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现实表明,改变党的颜色首先是从改变党的性质开始的.因此,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实质上关系到党的性质,关系到能否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战士的本色,这是党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一个严肃课题.  相似文献   

8.
王保彦 《探索》2007,3(6):41-43
党员的地位与作用是判断一个党组织特点的重要维度.党员主体地位的保证与主体意识的养成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发挥创造活力必不可少的条件.明确提出党员的主体地位是总结我们党长期建设经验的创新,反映出党的建设的新定位、新视角和新导向.所谓新定位指由以把党员培养为党的决策的积极拥护者、执行者、落实者为主,拓展为主要辅助和保障党员自主决策、自我监督.新视角指党的建设的着力点由制度等硬件建设,拓展到党员自身素质的完善上.新导向指党的建设由外在的教育、约束拓展到启动和提升党员本身的主体意识.因此,尊重和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必然要求切实转变思维,在实践中挖掘和提升党员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9.
同任何社会意识的演进一样,人类主体意识和民主意识的演进亦充分显示了其明晰的社会历史性。马克思曾从人在社会中的发展状况的角度,把全部人类历史划分为三种社会形态:即资本主义以前的以“人的依赖关系”为标志的“最初的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属于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为标志的“第二大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则属于以“自由人联合体”为标志的“第三大社会形态”,那么,在这三  相似文献   

10.
《党建》2008,(4)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要求。这一论断深刻阐明了发展党内民主的根本要求。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程度是衡量党内民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党员主体地位"的提出,为党的各级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主体意识培养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健康的主体意识,既是时代要求,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本文分析了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0,(18):58-58
人作为行为主体,其行为过程是在一定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主体意识作为一种自觉意识,是人们主宰自己行为的意识中最积极、最能动的部分。因此,提高党员主体意识是党员行使民主权利、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心理基础。党员的主体意识并非党员所固有的,而是党员不断接受教育、长期经受党内生活锻炼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主体意识的民主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关键。基层民主意识的确立,提高和发展过程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互促进紧密相连,不可分离。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时,必须运用经济的手段和宣传的方法逐步消除传统政治,文化对群众的现代民主意识的影响,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的基本理论教育、引导群众。  相似文献   

14.
中国女性主体意识萌芽于西周,但在父权社会受到了极大的压制。随着西方新思想传入中国,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妇女解放的思潮。新中国成立后女性的地位得以大幅提升,但是由于现代多种压力的冲击和根深蒂固的父权制"依附"思想,中国女性主体意识出现诸多问题。因此,应树立正确的主体意识,推动当代女性全面发展。要加强女性教育,提高女性综合素质;优化产业结构,为女性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借鉴中西传统文化,构建先进的性别文化;弘扬"四自"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门头沟区委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从改变"党务公开不够、农村无职党员说话没分量和党代表参与党内事务渠道少"的现状入手,有效地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使每个师生党员都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大学生党员作为党组织的新鲜血液,是保证党的机体生机活力的重要细胞,增强其主体意识,既是永葆学生党员先进性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中的主体意识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敏  丁长青 《求实》2008,1(1):83-84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不得不面对人文精神的、物化意识等现实问题,另外主体人格的形成中主体意识的先导地位也决定了主体意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记者是一项主体性实践性强而又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在新闻实践中,记者是否具有敏锐的政治眼光和业务触角,对于及时捕捉新闻,准确反映新闻关系极大。新闻敏感是记者的重要基本功新闻敏感是指记者发现和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是记者所必须具备的特殊素质和重要基本功。新闻,就是报道近期发生的,对面上工作和社会进步具有指导意义的新闻事实。记者如果没有发现和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是不行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新闻鼻”和“新闻眼”。只有及时发现,准确把握新闻事实的价值,才能下决心去报道它,经营它,否则稍纵  相似文献   

19.
关注低保人员的主体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一张呵护数以万计城市贫困居民生存的社会“最后的安全网”,正在各地城市发挥作用。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施行10年余来,实践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特别是城市低保人员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在对城市低保人员主体意识变化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做好低保人员帮贫扶助工作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0.
公民道德建设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离开了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公民道德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过程中,要把培养公民道德主体性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公民道德建设不仅要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教育、塑造人,更要强调把公民作为道德建设的主体,把培养公民道德的主体意识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着力提高公民道德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使其成为时代道德要求的倡导者、创造者和自觉遵从者。在以往,公民道德建设往往只是强调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人的影响、制约和改造,把个人置于消极被动、无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