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敬恩 《民主》2022,(8):42-43
<正>厦门岛正对着鼓浪屿轮渡的地方,有一座西洋式建筑,细看会发现罗马柱的拱门两侧却雕着龙,上面写着“厦门一等邮局”,这是中国最早的现代邮局之一,设立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大清邮局成立的第二年。紧靠厦门的漳州还有一座“天一总局”,比大清邮局早16年开办,是一家专营东南亚信汇、票汇、电汇的民间银信局。因为见证了侨批这一特殊的历史现象,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2.
邵华 《瞭望》1985,(31)
我虽然演了三十六年戏,但是让我演祁老爷子,我感到负担很重。一是我原籍浙江,一张嘴就怕“露馅”,因此,以前青艺排北京的戏,我就主动靠边站。这次是硬着头皮上。幸好有林汝为、李婉芬、“四大爷”、“白巡长”为我把场把关。家里还有个“保镖”——老伴林子丹,她是个老北京,也是老演员。二是过去我演的多半是老态龙钟的老人,而祁老太爷爱憎分明,是个倔强的老人。为了把老爷子的戏演好,我尽力琢磨剧中人的脾气秉性,在“善、诚、挚、抗”四字上做文章。后来  相似文献   

3.
我搞税务工作6年了。我们这项工作说透了真是头顶国徽,两肩重任,但一听有人说我是戴“大盖帽”的,我心里就有股酸溜溜的味儿。 我家里没人在税务局工作,我原来看着穿税务制服的人还闹不清是干什么的。我怎么进的税务局?  相似文献   

4.
1970年,我们布朗山山寨征兵,刚读完中学的我很想参军。可我是“独生子”,母亲强烈反对,于是只好呆在家里。青年人正长身体,由于缺粮,食量可观的我饿瘦了一圈。 第二年征兵时,母亲主动让我去报名,她说:“我不忍心看你在家挨饿,你就去吧……”五年的军队生活,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段。  相似文献   

5.
彭迪 《瞭望》1987,(40)
30年前我初到伦敦,在一位退休的老医生家里的楼上租了两间房住下,并开始工作。那是在伦敦西区的一条小街上。 多年难忘 夜半铃声 有一天,夜深人静,电话铃把我叫醒。 “喂!我这里是电报局,你是彭迪博士吗?”英国人很讲礼貌,猜想我可能是个有学问的人,如果是博士而叫先生就有点失礼了。 “不!我是彭迪先生”,我主动作了更正。  相似文献   

6.
20年前,著名作家王蒙写过一篇《诬告有益论》,言称“诬告无罪,诬告无害,诬告有理,诬告有益”。自从读到这篇文章之后,我就想就某些社会现象仿作一篇小品文。但十几年来,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题材。直到有一天,在饭店就餐时,看到邻座几个干部模样的人酒足饭饱之后,正在高谈阔论,且谈论的主题是公款吃喝的“作用”和“意义”。于是我茅塞顿开,赶紧掏出纸笔,伏在一边,详细记录。回家整理,发现几位发言的主题,正是“吃喝无罪,吃喝无害,吃喝有理,吃喝有益”。甲:公款吃喝有利于对外开放。家里来个客人,还得管顿饭呢,外商来了,能不招待?我们那儿有个…  相似文献   

7.
《瞭望》2006,(19)
典型的不调查研究,假大空面子工程,闭门研究出来的。我的家在吉林省长岭县一个农村,这两年农村刚刚安上电话,美其名曰“电话村”。可现在很多家都把电话线掐了,因为打不起。家里每次打我电话我都按掉再拨回去,为的是给家里省几个钱。甚至有些人家  相似文献   

8.
《民主》1998年8期刊有《慎提“公仆”》一文,读后有些不同想法。谨与作者商榷。我认为对领导干部有时美称一声“公仆”,未尝不可。“仆”的意思虽原指封建社会里被雇到家里来做杂事、供役使的人,但我们现在所说的“公仆”,其根本意思已经变化了。这里“公”,是指“国家”、“人民”。古为今用,为国家、为人民“做杂事”,供国家、供人民“役使”,是一种光荣,是一种共产党人或领导干部终生的追求。今天,对“公仆”,更应赋予新的具体的含义。我认为领导干部必须具有朱镕基总理在会见全国公务员代表会议代表时所说的三个条件才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公仆”。它们是:  相似文献   

9.
万名医师支援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城市医师支援农村活动”已明确写入“十一五”规划。2005 年启动的“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得到了患者和政府的肯定“我就是觉得脸上好瘦,脸色也不好。就去镇医院查了查,B超说是胆囊息肉, 我还不信,又到县医院查,也是这个结果。这我就犯难了,琢磨着家里一年也就有个  相似文献   

10.
“现在家里有钱又有粮。我老婆来信说,今年家里光卖山药蛋就收入三、四百元。我再也不用为家里生活发愁了。”宋有益说,“我准备给她买件雪花呢大衣过年。明年还想再盖几间房。”这个壮实的汉子是西山矿务局杜儿坪矿采煤一队的副队长,他来自雁北山区,到矿上已有十四年了。西山矿务局有六万多名职工,大部分和宋有益一样,家属在农村,自己单身住在矿上,人称带引号的单身汉。  相似文献   

11.
干我们这一行,说句俏皮话是“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在家里我也常讲这句话,要不,这活儿咋干呢? 人死就象出生,谁掐得准今天明天还是早晨晚上?所以,只要电话一到,我就得马上出发接尸,也管不了是上班下班,还是假日节日。那年大年初一,一早就来了电话,  相似文献   

12.
电话接通了,传来了革命老前辈——赵烽同志温和而热情的话语:“你们要找我谈谈吗?欢迎。要谈什么?请出个题目让我考虑考虑。事先,请给我送几本《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来看看。”六月的一个下雨天,她在家里的书房兼客厅里接待了我们。只见这位年逾七十的老干部,精神矍铄、和蔼可亲,显示出她为人平易和热诚。我们坐下以后,赵烽同志乐呵呵地说,“我长期从事群众工作,对思想政治工作有感情哩!现在我退居二线,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任老干部委员会副主任。去年,中国社科院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筹备  相似文献   

13.
我的名字叫邝美莉,和香港耶个红歌星邝美云一字之差,而且由于我做美容这一行,家里母亲和兄弟姐妹都在香港,好多人以为我和她有什么关系,也许我们两百年前是一家吧。 我原来是广州红十字会医院的内科医生,走上保健美容这一行,实在是很偶然的,甚至可以说是很意外的。1982年,我不幸遇上车祸,摔伤了脊椎骨,压迫了一边的神经,腿变得一粗一细的。医生还说,你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的,连提桶水都不行。你说那我不是成了个废人吗?那时我才三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突然被判了“死刑”。心情沮丧到了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五年深秋的一天,四川叙永县大树乡青年罗仕华疾步走在回家的路上,想到自己就要成为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脸上绽出甜甜的笑容。到家了,罗仕华站在门前,刚才的兴奋骤然变成了忧虑:父母会答应自己走吗?两个妹妹在上学,十岁的弟弟仕银是个哑巴,父亲卧病在床。 走进家门,罗仕华沉默了一袋烟工夫,终于对卧病在床的父亲说:“爸,我去验兵了。”他出乎意料地看到,躺在床上的父亲罗永书虽没有说话,眼睛里却掠过一丝满意的神色。罗仕华一颗悬着的心放下来了。然而,面对家里缺乏壮劳力的状况,他有些犹豫了:“爸,我不应该去报名。”不料,罗永书坐了起来:“尽说傻话。你走了,家里有我呢。别看我眼下有点儿病,这算啥,爸才四十二岁,病好了,啥子活计干不来!”“俺罗家要出军人了!”  相似文献   

15.
在公安系统的“官” 里,我算是最小的了,管区也偏僻。最近两年,我成了公安系统的名人,连续立功获奖。上级表彰我秉公执法,其实,我不过是心里记挂着两个字——“职责”,一个人民警察的职责。 我刚到榛柴当所长时,这里赌博、盗窃、斗殴现象十分严重,我就以此开刀。一个村支书领人耍钱,被我当场拿获,他大吵大闹:“孙长发,你初来乍到,就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我啥也没说,扯单子罚款,告诉他:“不服的话,还有更重的。”他一看我比他还“横”,乖乖交了罚款。 庙屯一带盗窃最凶,我经过5天摸底调查,查到一个靠盗窃生活的不法分子。几次传唤,这小子就是不来,我亲自找上了门。在他家里,他的亲戚、邻居围攻我,把我的领章都揪下来了,衣服也扯破  相似文献   

16.
张铭 《瞭望》1986,(18)
我是一个高中回乡知识青年,家住常德县瓦屋垱乡泉水村。那里离县城七十多里,是一个“塝田连着巴茅山,一无公路二无电”的穷乡僻壤。我家九口人,除父母亲外,还有年逾七十的爷爷、奶奶和四个未成年的弟弟妹妹,在村里算得上是顶呱呱的贫困户了。过去,为了摆脱困境,我寄希望于高考,想借此跳山“农门”。 然而,事与愿违。一九八三年我的高考分数虽然达到了录取线,但因视力不合格而被“刷”了下来。我回到家里,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心想一切都完了,只好一辈子呆在穷山沟里了。 这时,父亲来到我的房间,语重心和地说:“铭  相似文献   

17.
谢喆平 《各界》2010,(11):70-72
2001年朱镕基在母校清华作告别演讲时,曾向在座的师生们回忆起对他影响至深的几位老师:“我们也很喜欢去张奚若先生家里,坐在地上,听张先生纵论天下,大骂国民党。我后来做班长、学生会主席,读了很多很多书,我的共产主义信仰就是在那时候建立的。”  相似文献   

18.
赵琨 《求知》2001,(9):30-31
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我们党面向新世纪、迎接新挑战的宣言书。是指导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纲领,也为我们开创党建212作新局面、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推进河东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江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坚定自觉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头等大事。是各级领导干部的重大政治责任。学习江总书记的讲话,我认为必须在强化“六个意识”,推动重点工作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接通李贞家里的电话,听筒里即刻传来浓重的湖南乡音:“欢迎你们来做客!不过,我有个规矩,凡是来采访我的人,必须经过组织上的同意,不然,我可不接待哟!”早闻李贞同志组织纪律观念很强,头一次接触,果然名不虚传。得到她所属单位组织的允许,我们在一间陈设简单的客厅里见到了这位闻名全国、充满传奇色彩的女将军。她年已八旬,穿一身普通的黑布衣服,衬着饱经风霜的满头银发,显得庄重、慈祥。看我们有几分拘束,李贞同志硬把我们让到沙发上,自己则顺手拉一张藤椅坐在对面。几句笑话把我们逗  相似文献   

20.
中学时代,有一次我到一个朋友家里玩。吃饭时他父亲指着我告诉大家:“他爸爸真行,在胡宗南那里潜伏了那么久。张治中刚听说他爸爸是共产党的时候,可吓了一大跳。”这话我当时听了完全是懵懵懂懂。到 70年代,我才听到父亲亲口述说那一段往事。他说张治中在周总理的酒宴上看见父亲后倒抽了一口冷气,“啊”了一声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