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剩余价值生产及分配理论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方 《理论导刊》2006,25(3):15-16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生产和分配理论,揭示了工人受剥削的秘密。今天,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态势,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现阶段,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和经营方式的多样性,剩余价值理论面临新的挑战。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马克思剩余价值生产和分配理论,搞清在剩余价值分配中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体现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效率和再分配的公平,以调动全社会成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剩余价值生产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之宏观比较姚慧琴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都已表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尽管马克思在诸多经济学著述中从未使用过市场经济这一概念。但是由于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主要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和研究,而资...  相似文献   

3.
剩余价值理论作为马克思资本论的核心概念,不仅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制度的剥削实质,而且也为我国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宝贵的启示,以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为视域,从注重发展实体经济,强化金融监管以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三个领域进行阐述,旨在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起到更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谭辉 《学理论》2011,(22):73-74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创立剩余价值理论的过程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学派的生产劳动理论,并对其进行了伟大的变革,从而在政治经济学史上创立了真正科学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全面地理解和把握这一科学理论的基本内容、观点和方法,仍然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的一些理论文章中,常说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或说马克思发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也有的既说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同时又说这是他的两个伟大发现。“发现”和“创立”这两个概念是大不相同的。“发现”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或规律,经过探索、研究才认识的。恩格斯在讲到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时,正是这样正确运用的。如他说:“正象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第374—375页)可见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是社会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而决不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正确的命题马克思《资本论》的核心是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对剩余价值的分析,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这一理论给了无产阶级一个革命的理论武器,而且通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3,(30)
马克思的工资本质的核心是劳动力即商品,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工资。马克思深入分析工资和剩余价值的关系,得出必要劳动是工资的来源,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的重要理论。笔者认为,马克思的工资本质论是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延伸,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今天,重温马克思的工资本质论,对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在经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贫富差距扩大、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浅析“乌托邦革命”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的对立赵巍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中,曾经提出,由于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露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这两个伟大的发现,马克思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也就是说,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不...  相似文献   

9.
薛天红 《学理论》2015,(6):30-31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观察和分析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规律的结果,是其论述许多重大问题的语境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科学方法。一百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十年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充分证明了世界历史理论的科学性。研究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我国如何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资本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核心范畴,借助这些范畴,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和运动规律,建立了资本理论一般。文章从马克思资本理论的基本问题出发,就资本作为生产关系反映的当代表现、剩余价值占有主体的当代变化、资本运营机理的当代应然、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当代地位等,探讨其当代性价值,旨在促进资本更好地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为人类的进步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