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芸 《中国卫生法制》2009,(1):17-18,21
实施市场经济以来,我国医学和医疗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对维护人类生命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与此同时,由于(1)医疗技术主义忽略对患者人格的尊重、(2)法制化建设中患者权利意识不断增强、(3)我国目前尚未实现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医疗责任保险也未普及、(4)卫生体制进入市场经济改革后,医疗拜金主义倾向有所抬头、(5)医患纠纷发生后,大多医院尚无迅速妥善对应的机制、(6)解决医患纠纷的司法实践在法律适用、审判程序以及判断标准等方面尚存在较多难题等多种原因的影响,医患关系显著恶化,纠纷日益增多已成为我国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 关于再创行为法学研究的必要性同任何一项新的发现、新的创造一样,运用行为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法学,本来丝毫不足为怪,只是由于人们对发展中的行为科学缺乏了解和研究,这才增强了几分"陌生"之感。从形式上看,行为法学同在美国曾经出现过但并未形成气候的"行为主义法学"思潮似乎有着密切联系,其实并非尽然如此。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不需要也不可能用行为主义对法学进行"哲学思考",而只需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容纳新思潮,开放方法论,用行为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法学,并由此为传统法学开拓一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情况下,以共同富裕为目的,基本经济问题和经济关系由市场决定,生产要素和资源由市场配制的经济运行体制.市场经济要求建立真正以权利为本位的和以法制为本位的经济,它对法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法学研究应与经济学研究紧密结合马克思曾指出:“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在这里,马克思揭示了法的关系取决于经济关系这一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理论,而我国过去的法学  相似文献   

4.
完善高校法学实践教学方式的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璇 《法制与社会》2010,(30):228-230
实践性教学是高校法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高校开展的法律诊所、模拟法庭、审判观摩、案例教学等四种实践性教学方式,对提高法学教学的质量起了很大的作用。但相比国外实践性教学,我国高校的实践性教学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应加以提高。高校应全面完善法学实践性教学,从根本上扭转目前法学教学中尚存的"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思想,将实践性教学渗透到本科教育中的点点滴滴,从而使得法科学生的理论和实践学习达到一个相辅相成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项彰显中国特色的重大立法工程,我国《劳动法典》编纂中,基于劳动法是公法私法化/社会化之产物的社会法定位,应从劳动法整体和各项制度中作出社会化公、私法因素有机融合的安排,并弥补因公法路径依赖所致局部性私法化不足和社会化滞后的缺陷;基于多维度劳动法二元结构,应兼顾现阶段和长远的发展需要,选择劳动法二元结构的类型,并在原则普适和规则统一基础上作出分类安排;基于劳动法与民法分工合作的缺口和《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应适度扩大劳动法保护范围,分层次安排“两法”分工合作,并完善劳动法规范,以适度限制民法规范对劳动关系和经济从属性劳务关系的适用,且与人格权民法规范对接;基于现行劳动法在工具体系、形式体系和规范体系上的不足,应以解决体系性问题为导向,设计《劳动法典》的结构,布局其与以下位阶立法对劳动法律规范的安排。  相似文献   

6.
我院成人法学教育已经经历了十八年的历程,不同时期的成人法学教育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总结我院成人法学教学的发展过程和基本特点,找出办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我院成人法学教学的思路,对我院成人法学教学的拓展具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法学》1989,(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广大法学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搞“两个凡是”,不唯上、不唯书,联系实际,独立思考,提出了许多重大问题,并通过讨论和争辩使一些问题得到解决或初步解决,从而推动了我国法学的进步和发展。现在仅就笔者曾常参与的,主要是法理学和宪法学方面的一些争论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法典化是实现法的"一体化"的一种重要方式。适应全球化的需要,19世纪至20世纪,在西方的推动下,法典化的浪潮席卷全球,我国在上个世纪也被卷入,立了许多法,制定了许多法典,至今仍有许多人对此极力推崇。怎样客观而理性地评价法典化及其一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进程?本文在研究法典和法典化一般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历史实际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外国卫生法”作为新开设的一门卫生法学专业特色课程,由于统编教材的缺少,给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来了负面影响。外国卫生法学教材的编写要面向师生,既为教师而写又为学生而写。授课教师可以参与教材编写,但同时也要吸收法学专家和实务工作者参加,教材编写的内容和体系要坚持理论、立法和实践的三位一体。在教材编写时将国际卫生法的内容纳入其中,教材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予以阐释知识点,同时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与其他卫生法学的教材做好衔接和过渡。  相似文献   

10.
曲哲 《法制与社会》2012,(35):165-166
加强犯罪心理学研究为治理犯罪提供理论价值基础,在治理犯罪以及刑事一体化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近些年来,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与成果,但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弊端。本文首先阐述了犯罪心理学研究在治理犯罪及其刑事一体化的作用,然后对我国犯罪心理学的发展及其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定位等若干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企业改制中若干法律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企业改制中反映出来的法律问题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抓大放小”,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要求,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的审判职能作用,为企业改制工作服务,江苏省淮阴市中级人民法院从1997年12月1日至1998年3月10日,组织全市两级法院76名干警...  相似文献   

12.
对医疗责任事故犯罪案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忆 《现代法学》2000,22(2):87-90
医疗责任事故由于涉及到极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长期以来司法机关对医疗责任事故案件的认定和处理,常常因为对医疗责任事故的界定含混不清,以及受鉴定活动和证据的收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的影响导致司法办案人员不能正确的进行立案、起诉和审判活动。因此,正确界定医疗责任事故犯罪案件,研究医疗事故鉴定和证据收集中的有关问题,有利于司法机关正确的处理案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14.
在我国刑事审判前程序中.立案程序能将大量案件阻断于刑事程序之外,具有保障人权的积极价值:造成刑事侦查中“不经过调查无法立案、立案之前展开调查又于法无据”之困境的真正原因,不在于立案程序的存在,而在于未在立案程序之前设立只允许进行任意性侦查的初步调查程序。我国刑法的犯罪化范围远小于西方刑法,入审判程序案件的社会危害程度不低于西方国家.没必要扩大不起诉裁量范围。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公诉时的“证据确实充分”,无论在证据的量上还是质上.都低于定罪时的“证据确实充分”.没必要降低公诉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15.
法学本科教育的研究和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正> 一、改革开放以来法学教育的回顾 粉碎“四人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学教育取得了很大进展,无论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都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和发展。 (一)恢复法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地位 我国建国以后至1976年,由于历史上激烈的阶级斗争的影响,以及后来长时间的左的错误,我国法学教育虽然作为一个单独的学科得以延续,但法学教育的总趋势是萎缩。更重要的是法学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一直过于强调政治性,而法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很少研究和关注,课程设置相当简单,教学内容也侧重于对当时国家政策的解说和注释。法学教育名符其实的是一种“政法”教育。  相似文献   

16.
法学研究中的阶级分析方法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正是以此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法学研究中阶级分析方法的衰落。本文从法学研究中的阶级分析方法的相关概念谈起,阐述了分析方法衰落的现实表现以及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新闻采访权的法律性质采访权源于公民知情权。在法治国家 ,应当依法强调、保护采访自由权。没有采访自由权 ,新闻界就很难获得所发生的情况。任意剥夺、限制媒体的采访自由权 ,不仅影响到新闻界本身的生存 ,也会影响到公民知情权的实现。因此有必要通过制定相应的法规 ,对新闻媒体的采访权给予法律保障。应当看到目前舆论监督的现状不是“自由”过甚 ,而是“限制”过多。在无锡日报社与中国足协名誉侵权案中表现出来的新闻媒体及从业人员的反响 ,反映了人们要求以法律保障新闻媒体及从业员合法权益。但是 ,媒体及从业人员在行使采访…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9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全国性的法律援助专门法规。笔者作为法律援助制度的实践者,根据近年来的工作实际,结合对《条例》的学习,对涉及法律援助的几个重要问题谈谈本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20.
总供给、总需求及其结构的均衡,是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基础,谋求经济总量的平衡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目标。在我国的一些经济论著中,关于总供求及其均衡,一般是以货币形式和实物形式,分別从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两个不同的角度,就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总供求的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