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裴焕利同志在《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2期发表了《从1958年底到庐山会议前期纠“左”说的质疑》一文(以下简称裴文),肯定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曾努力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一些错误,却又认为这种“对错误的纠正”不是纠“左”。这种说法值得商榷。一、裴文的逻辑矛盾难以根除裴文既承认“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是“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又说从1958年底到庐山会议前期党中央和毛泽东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一些错误的纠正不是纠“左”,这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二、裴文对纠“左”含义的理解有片面性在对纠“左”含义的理解上,裴文片面强调了质的规定性,忽视了它在不同条件下规模  相似文献   

2.
从1958年底到庐山会议前期纠“左”说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以后,毛泽东和党中央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在全国严重地泛滥开来,造成了严重后果。毛泽东和党中央从1958年底到1959年7月政治局庐山会议前期,察觉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一些错误,并曾努力领导全党进行过纠正。然而,把这时对错误的纠正说成纠“左”,是很难成立的。首先,“左”和右都是有严格界线的,即质的规定性。所谓“左”,就是指思想和行动超越客观过程的一定阶段,离开了当时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时的现实性,陷入空想盲动。  相似文献   

3.
从1958年冬到1959年7月,党中央和毛泽东为了纠正“大跃进”和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多次召开政治局会议和中央全会,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并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对于当时“左”的理论和实践中的错误,是一次陆续发现问题、认识不断深化、逐步进行纠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提出的一些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起了重要作用。当时毛泽东和党中央从办人民公社的一些混乱中,发现了急于向全民所有制和向共产主义过渡,搞产品  相似文献   

4.
在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之际,毛泽东提出要破除资产阶级法权,并亲自发起了关于资产阶级法权的讨论。讨论围绕着按劳分配与资产阶级法权的关系、资产阶级法权残余的性质及表现等问题展开。随着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的逐渐发觉和纠正,讨论没有深入开展下去。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是毛泽东追求其理想社会的一种方式,对此后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要提高全党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水平,首先要提高对这一理论的认识水平、从历史与逻辑的结合上搞清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对于提高对邓小平理论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错误观点必须纠正。有人因为邓小平是在纠正了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就认为邓小平理论同毛泽东思想是对立的。这种观点的错误,是没有能够正确地区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同“毛泽东思想”这两个概念,把毛泽东同志晚年所犯错误看作是“毛泽东思想”或“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因而把邓小平对毛泽…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跃进”运动向全闷蔓延,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开始凸显和泛滥。毛泽东始终是“大跃进”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但他又是巾央领导集体中较快觉察到这些错误的领导人。发现一系列尖锐问题后.从1958年11月到1959年7月,毛泽东率领全党着手纠正这些错误,并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说:  相似文献   

7.
发动“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晚年的重大错误,但纵观他的一生,成绩是主要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的思想闪耀着马克思主义者的光芒.然而,社会上有一些人对毛泽东的晚年给予了不公正的评价.本文从政治、思想、经济、外交四个角度整理论述了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思想和决策,对于纠正毛泽东晚年问题上的认识偏差,指导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湘潮》1992,(3)
1959年7月,为纠正党内严重存在的“左”倾错误,党中央召开了庐山会议。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和参加会议的省委其他同志,在大会发言和私下与毛泽东的多次交谈中,对“大跃进”以来党在工作中的“左”倾错误提出了中肯的批评。但是,当彭德怀上书毛泽东后,毛泽东一改反“左”的初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他想通过“大跃进”走出一条在中国迅速发展国民经济的道路,通过人民公社探索一种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形式。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毛泽东一察觉到运动出现偏差,率先提出并带头纠正,以求运动健康发展。1958年11月2日至10日,1959年2月27日至3月5日,毛泽东在河南召开两次“郑州会议”,即是他发现并开始着手纠正错误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纠正“大跃进”错误的努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及“大跃进”中的瞎指挥、浮夸风,打破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使国民经济蒙受重大损失。对此,作为党的领袖的毛泽东当然要负主要责任。但是,只要我们客观、公正地回顾这段历史,就会发现,正是毛泽东较早发现“大跃进”中的问题并率先采取措施加以纠正的。1958年下半年“井产风”一出现,毛泽东就再三指示要坚决纠正。他认为,建成共产主义是需要条件的,因此他赞成斯大林有关共产主义条件的论述。他指出:“不忙于宣布消灭阶级”。①他告诫全党,要召惕“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情绪的危险性。一要把“革命热情与…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也是较早通过调查研究觉察到运动中出现问题并努力加以纠正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问题后,毛泽东多次召开会议纠“左”。面对一些地方刮起的“穷过渡”风,他强调要弄清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礼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区别,强调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大跃进历时三年(1958~1960),是中央领导层的集体决策,朱德一度赞同与推动。然而十分重视实际的朱德经过多次调查研究后,较早地觉察到“大跃进”的错误并提出纠正措施,是党中央最早认识大跃进错误的领导人之一。  相似文献   

13.
胡新民 《党史博采》2022,(8):10-14+25
<正>为了尽快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党中央在1958年正式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并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秋冬之间,党中央开始发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问题。毛泽东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也是较早通过初步调查研究觉察到运动中出现问题并努力加以纠正的领导人。从1958年11月第一次郑州会议到1959年7月庐山会议前期,毛泽东领导全党作了许多努力,纠正已经觉察到的“左”倾错误。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在七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经过正确与错误两个方面的检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价级革命家,科学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经验,形成了毛泽东建党思想,其主要内容为: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它决定了党的建设总方向;提出了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必须特别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的原理;树立党的“三大作风”,这是区别一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提出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解决党内思想矛盾,以达到既并通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目的;以整风形式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以达到增强党性,提高马列主义理论水…  相似文献   

15.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华人民共和国遭受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对“这一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毛泽东“负有主要责任”。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者,毛泽东所犯错误无疑是严重的,而且终身也未能彻底纠正这一根本性的错误。但是,10年之中,他对这场错误运动的认识,也并非一成不变,他一直在反复思考这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他既坚持了总体上的错误方针,又局部上改正了一些已经察觉到的错误,并试图纠正另一些错误,客观上为党和国家在以后纠正“文革”根本性错误准备了条件。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理解这10年中,尤其是  相似文献   

16.
1958年至1960年间,全国范围内开始了“大跃进”。运动中,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大失调,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大跃进”运动的严重后果,让刘少奇痛心疾首,他开始反思这场运动,提出了许多切中时弊的意见和观点,尽力纠正“左倾”错误路线造成的损失,为国民经济的调整与恢复作出了重大努力。  相似文献   

17.
重提整风精神大有必要程桂芳提起整风,很多人立即就会想起我党历史上1942年的整风运动。遵义会议以来,党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但是还没有来得及从思想上彻底清理,广大干部还没有深刻认识这些错误产生的思想根源,因此,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决定在全党...  相似文献   

18.
一、纪念毛泽东学习毛泽东这个问题我想讲两点认识: 第一,要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要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是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来的。在全党批判了“两个凡是”之后,开始纠正“左”的错误,当时,社会上有一小部分人,产生了另一种思想倾向,即夸大毛泽东的错误,甚至全盘否定。因此,邓小平同志郑重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小平同志鲜明指出:“回想1927年革命失败以后,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中国革命有极大可能到  相似文献   

19.
党史学界普遍认为,1959年7、8月在庐山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即庐山会议,前期本来是反“左”的,后来因为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信提意见,会议转向反右。本文对此提出一点不同看法。 1959年夏召开的庐山会议的目的是统一全党对形势的认识,在肯定“三面红旗”的前提下,总结经验教训,动员全党完成1959年的“大跃进”任务。会议期间,由于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信,对1958年以来产生的“左”倾错误及其经验教训提出一些中肯的意见,会议便错误  相似文献   

20.
粮食问题:七千人大会上的重要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正芒 《党史博览》2007,(12):13-16,27
1962年初,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扩大的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图为大会主席台,前排从左至右,依次为朱德、刘少奇、毛泽东、周恩来、陈云、邓小平。七千人大会是“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性大会。这次大会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进行了初步总结,有限地纠正了一些“左”倾错误,是开得较为成功的一次大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