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符号:民工。他们.有一种共同的经历:进城打工。他们是农民的后代。他们因长年累月在林间田野躬身扶犁而变得黝黑壮实的身躯里流淌着淳朴善良的天性,也流淌着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在无数个充满希望的日子里,他们锲而不舍,用他们的智慧与勤劳的双手,为城市的建设与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在为城  相似文献   

2.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符号:民工.   他们,有一种共同的经历:进城打工.   他们是农民的后代.他们因长年累月在林间田野躬身扶犁而变得黝黑壮实的身躯里流淌着淳朴善良的天性,也流淌着吃苦耐劳的精神.   ……  相似文献   

3.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符号:民工. 他们,有一种共同的经历:进城打工. 他们是农民的后代.他们因长年累月在林间田野躬身扶犁而变得黝黑壮实的身躯里流淌着淳朴善良的天性,也流淌着吃苦耐劳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种子的力量     
《当代广西》2012,(6):22-25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近年来,在广西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潜心研究下,广西的育种繁殖技术不断突破,多项技术荣获大奖。正是他们辛勤而充满创造性的工作,改变着农民的生产、生活,改变着农业的发展方式,提升着农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5.
南方某科研单位帮助当地农民建成一座年销售收入逾千万元的鱼罐关厂,这个企业的创办,使该科研单位获行50多万元的“技术投资”收益。然而,这一高价值的科技服务,却招来了上级主管部门的严厉批评。原来,这家科研单位在过去几年为当地农民办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一直被上级主管部门认为是“缺乏为本系统企业服务的观念”而屡受批评。按照上级的精神,他们在搞科技服务时必须“内外有别”。虽然这家科研单位并未因此让诸多“买卖”从眼皮底下溜走,然而,来自上级的压力却使他们难以承受。 在加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科技如何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问题,已经很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而作为科技服务部门,是把生存发展的空  相似文献   

6.
高瑞鸿 《前进》2009,(7):42-43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必须着眼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去年以来,侯马科技局确定了一批大学生村官作为科技信息员,为广大农民提供科技致富信息以及现阶段党在农村的有关政策,帮助他们了解市场行情,使侯马市农业科技工作迈上新台阶,让农民充分享受到科技进步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曾启强 《传承》2003,(5):27
朱德,不论作为红军的总司令,还是作为新中国人大常委会的委员长,他从不讳言自己的农民出身,相反,他的言行举止,穿衣戴帽、思维方式、生活起居,处处都保留着农民的风格,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土地还家1929年1月,朱德在新城领导当地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得到那些长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受尽土豪劣绅压迫剥削的农民热烈响应。他们欣喜若狂地说:“穷人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跟着朱德干革命,把土豪的田地分掉……”。朱德一听就笑着对他们说:“不是分土豪的土地,是你们自己的地,现在让土豪还给你们,这叫土地还家。”为感谢朱德,农民们编了首歌,…  相似文献   

8.
石歌 《群众》2000,(12)
科技下乡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愈来愈突出。目前广大农民已不满足科技下乡千篇一律地发资料、上大课、开“方”取“药”,他们对科技下乡有许多新要求,期望科技下乡要创新,为他们脱贫致富“架金桥”。要常下乡,莫“赶潮”。有些地方的科技下乡  相似文献   

9.
陈昌龙 《群众》2006,(10):56-56
培育农民,切实帮助和提高农民,使之尽快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积极有效地引导农民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从被动沿袭到主动创造,让他们在农村大舞台施展“十八般武艺”,乃是当务之急。今年以来,  相似文献   

10.
群众呼声     
农民对科技下乡有“四盼”谷城县北河镇赵金城同志来信反映: 在当前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广大农民对涉农部门开展的“送科技下乡”活动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归纳起来有“四盼”: 一盼实用科技。农民由于受文化素质和传统耕作习惯的影响,对技术操作复杂的科技项目往往一筹莫展,盼望操作方法简便、技术资料通俗易懂、一学就会的实用科技;二盼实验示范。对于一些新型技术、优良种子、高效化肥农药,农民盼望先在当地进行实验示范,待成功后方可全面推广;三盼跟踪服务。农民盼望  相似文献   

11.
去年金秋十月,农民们正忙着收获果实,收获喜悦,而对山东省莱西市日庄镇的库区移民来说,他们更有一份特殊的收获——再次吃上干净的自来水了。“咚咚呛,咚咚呛……”伴随着阵阵鼓乐声,我们在日庄镇库区供水站现场看到:年轻的姑娘、小媳妇,身板硬朗  相似文献   

12.
陶勇 《小康》2006,(11):52-53
为什么需要农村合作组织农村合作组织有哪些作用?如何通过农村合作组织维护农民的权益,改善农民的处境?陈凤英:建设新农村最重要的是农民一定要有积极性,不能只想着政府能给点什么。农民要为自己而奋斗。这一点韩国做得很好,韩国的农民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办,他们项目的选定与组  相似文献   

13.
《公安研究》2013,(3):92-92
王三秀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年第8期撰文为,目前我国政府主导的农村贫困治理模式存在着较多的运作管理问题,直接制约着反贫困绩效的提升。农村贫困治理模式应当创新,而真正确立贫困农民反贫困的主体性地位则是创新之根本。贫困农民在反贫困中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他们对贫困治理的观念心理、行为特点、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江阴县华西村,是靠勤劳和政策致富而闻名全国的;近几年,他们又闯出了一条农工商齐上的道路:既稳步提高农、畜、副业,又把主要力量投到工业和商业上,使农民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最近由全村农民集资辦起了一所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农舍宾馆,吸引着一批批海外前来度假的旅遊者。别具一格的宾馆华西宾馆坐落在村东南的一片苍松翠柏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一个有着9亿农民的国家里,他们担当着为农村特殊群体解决民生问题最后一道"保障网"的使命;在一个国家的9亿农民中,他们担当着对困难群众服务最直接、关心最具体、工作最贴心的政府职能——这就是我国乡镇民政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16.
今年各地在统购粮食的时候,都采取帮助农民总结粮食统购统销的好处的办法,用农民的切身经验和看得见的事实,对他们进行生动、具体而又亲切、实际的教育,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使他们自觉自愿地把余粮卖给国家。当然,由于我国地大人多,各地几千年来,我国农民吃尽天灾的苦头。一有天灾,官僚、地主、奸商就乘人之危,加紧向农民进攻,弄得农民倾家荡产。湖南汉寿县老年农民刘棣堂说的好:「一九三一年闹水灾时,米价一天涨三次,那时我家没钱买米,六口人出外逃荒,结果死了三口。今年垸子溃了  相似文献   

17.
新跨越:当代中国农村青年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言】今天的中国 ,农民 ,既是一个耳熟能详的称谓 ,又是一个难以说清的群体。我国的改革始于农村。20多年过去了 ,广大的农村变了模样 ,当今的农民也不再是人们心目中原来的形象。特别是那些在伟大变革20年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农村青年 ,更是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 :他们是中国农村迄今为止最有文化的一代 ;他们是眼界开阔、见识最广的一代 ;他们是向往富裕与文明并奋力以求的一代 ;他们是追求知识与科技 ,对未来充满憧憬的一代……当代农村青年是正在中国厚重的土地上进行伟大而艰难跨越的幸运一代。他们是我们这个几乎每个人都…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必须得到提高,并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应采取多部门共同参与推进,全社会形成有利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氛围。在现阶段,对新型农民的要求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有现代意识,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有民主、法制观念。从政府角度来讲,通过激励政策,调动农民学习的积极性,组织农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学科技、学技能,以提升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相当必要。要满足农民对科技知识、技能、信息的需要,关键在于帮助他们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就目前而言,农村富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民被习惯称为小农,由于他们具有诸多先天不足与落后性,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组织都尝试着改造他们为集体化劳动者,然而他们只变身为集体化小农。后人民公社时期,家庭经营瓦解了农村整体社会结构,农民分化为若干阶层,但无论他们身处何处,从事何种职业,他们的身份还是农民,备受社会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如此,为有效地促进农民向市民或市民化职业农民转身,一方面要尊重农民的公民权,放弃通过合作社、集体化等方式改造农民的企图;另一方面,要根据农民阶层地域分化状况,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要求,给予城市农民工、城郊农民和居村农民的城乡均等化公共服务,进而使其享有平等的国民权益。  相似文献   

20.
农业科技与农业职教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关系,也可以说是"水"与"渠"的关系。科技发展了,才能有充足的源头之水;教育发展了,才能起到输水送水的功能。当前,由于我国农业科研体制不合理和科研经费不足(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7%,排在世界的后面),使得农业科技发展缓慢和后劲不足;从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来看,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很低,只有30%左右。而农民是最讲实际的,他们送子女到农职学校读书,就是要他们学到新技术、新知识,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发家致富,而农职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为农民、农村服务,是为当地培养能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中级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